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物】种群的特征PPT优秀课件1
【生物】种群的特征PPT优秀课件1
边缘效应:记数方法: 在统计样方中个体数量时—,—遇蒲到公英的问题之
一是如何处理样方边缘上的个体。一般而言,样
9 方顶边、左边及左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
缘不作统计。
——其他植物
样方边缘上的个体的处理:只计样方相邻的两条边上
(计上不计下,记左不计右)
如何调查一片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9
10
10
心形图形所代表生物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1米
4个/㎡
1米
心形图形所代表生物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抽样调查
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逐个计数: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样方法
估算方法:
标志重捕法
(一)样方法:
探究: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
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蒲公英(双子叶) 龙爪茅(单子叶)
如何调查一片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1、请估算材料中绵羊的种群密度
(二)标志重捕法: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课件(共30张PPT)PPT课件人教版部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
总数 N
第一次捕获数M
第一总次数捕(获N数)(M)=
第二次捕获的标记数(m) 第二次捕获数(n)
可得:N=
第二次捕获数n 其中标记数m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 PT)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1
8
N=(9+8+10+10)÷4=9.25株/m2≈9株/m2
样方法:
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昆虫卵、作物植株上蚜虫、跳蝻、蚯蚓的密度等)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呢?
(二)标志重捕法:
材料:欲调查1hm2草原上绵羊的种群密度,第一次 捕获并标记了M只,放回后第二次捕获n只,其中标 记的为m只。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 PT)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例1、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 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 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 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 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 有多少只?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 PT)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材料:欲调查10hm2草原上绵羊的种群密度,第一 次捕获并标记了M只,放回后第二次捕获n只,其中 标记的为m只。
1、请估算材料中绵羊的种群密度
n × M ÷10 只/hm2 m
2、思考用于标记绵羊的标记物有何要求。
3、若标记后的绵羊更难捕获,则计算 的值与实际的种群密度值有何差异?
偏高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 PT)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n ×M m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 PT)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材料:欲调查10hm2草原上绵羊的种群密度,第一 次捕获并标记了M只,放回后第二次捕获n只,其中 标记的为m只。
1、请估算材料中绵羊的种群密度
n × M ÷10 只/hm2 m
2、思考用于标记绵羊的标记物有何要求。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 PT)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 PT)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标志重捕法应注意的问题:
①调查期限不宜过长或过短。 过长会发生个体的出生和死亡,增加迁入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C )
A. 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苗、小鱼和大鱼 B. 一座山上所有的植物 C. 棉田中由幼蚜、有翅蚜和无翅成熟蚜等组成的 全部棉蚜 D. 大兴安岭的红松林中所有的生物
种群: 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
的全部个体。
①一定自然区域:时间和空间上均有限定
②同种生物:个体间能相互合作、交配、争夺资源
N=(42×38)/12=133只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 PT)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 PT)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出生率和死亡率:
通常以a‰表示。
③全部个体:包括幼年、成年、老年等所有年龄段 的个体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
数量特征 空间特征
一、种群密度 1、含义
——最基本数就 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2、表示方法:
①①小养范鱼围池的中水每生立生方物米—的—水单体位中体鲫积鱼;的数量 ②②大每范平围方及千陆米生农生田物面—积—内单田位鼠面的积数量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 PT)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迁入率和迁出率
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 个体,占该种 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和迁出 率
迁入率>迁出率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大 种群密度减小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 PT)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1)概念
出生率:在单位时间内出生的新个体数目占该种群 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 的直接表现。
a.出生率>死亡率 b.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增加 种群密度 减小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 PT)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和迁出的可能性;过短会影响标志个体的均匀 分布。 ② 标志方法要合理。标志物三不:
不伤害、不醒目、不脱落。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 PT)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30张P PT)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