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预防PPT课件
量。
•
一般指的是ABCDE,贯穿在冠心病发病的各个阶段,
只有坚持二级预防才能够有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有效降
低复发。
2019/8/23
12
• A:抗血小板、抗心绞痛治疗和ACEI:
•
一般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前者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可减少冠脉内血栓形成;
后者可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重塑、变形,对合并有高
冠心病的三级预防
2019/8/23
心血管专业:田焕平
1
• 冠心病的概念: •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
简称,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官腔狭窄或 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 病。
2019/8/23
2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 最重要的一种,各种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官腔 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官腔缩小。
2019/8/23
17
• 冠心病的三级预防:
•
主要针对后期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合理适当的康复治疗
措施,预防严重并发症,防止伤残的发生。对冠心病患者
Hale Waihona Puke 实行有计划合理治疗和积极的自我保健相结合的对策,做
好饮食调养、体育运动及药物预防,是防止冠心病病情复
发和恶化的关键,也是三级预防的关键。
2019/8/23
18
9
• 根据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一级预防包括:
•
1)控制血压;控制血糖;
•
2)身心愉快:忌怒、惊恐、焦虑、紧张;
•
3)控制饮食:饮食清淡易消化,少油腻、脂肪;
•
4)戒烟限酒:吸烟是造成心肌梗塞、中风的重要因
素,应绝对戒烟。少量饮酒可促进血脉流通,但不能饮用
烈性酒;
•
5)劳逸结合、体育锻炼。
2019/8/23
家族史
其他因素:A 型性格、口服
避孕药、饮食 习惯
2019/8/23
4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
} — — — — 单核细胞
平滑肌细胞
吞噬 脂质
泡沫细胞
脂纹
纤维斑块
粥样斑块
2019/8/23
5
• 冠心病根据发病特点及治疗原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
不稳定型心绞痛
•
心肌梗死
• D:控制饮食和糖尿病治疗
• 糖尿病患者中本病的发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出数倍,
且病变进展迅速,本病糖耐量减低者也十分常见。糖尿病
者多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患者还
常有凝血第Ⅷ因子增高及血小板功能增强,加速动脉粥样
硬化血栓形成和引起动脉官腔的闭塞。
•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
血压、心功能不全者更有帮助。
2019/8/23
13
• B:β受体阻滞剂和控制血压 • 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缺血反复
发生,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对改善近、远期预后均有重 要作用。 • 控制血压,一般来讲,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应将血 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可减少冠心病的急性事件, 且可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肾、眼等损害。
谢谢大家!
2019/8/23
19
10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是针对已患冠心病患者为了控制或延缓冠心病的进展,
减少冠心病的并发症,使病情长期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或 使原有病情改善,从而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的目的。 主要措施有两个:一个是寻找和控制危险因素; 另一个是可 靠持续的药物治疗。
2019/8/23
11
•
冠心病二级预防提倡“双有效”,即有效药物、有效剂
此外还有: 肥胖、缺少体力活动、 性情急躁
2019/8/23
8
• 冠心病的预防分为 • 一级预防(对未发生冠心病疾病的危险人群而言) • 二级预防(对冠心病早期的患者而言) • 三级预防(预防冠心病的恶化及并发症的发生)
• 预防措施无论对冠心病患者或冠心病高发危险人群都十分 必要。
2019/8/23
生有密切关系。可见,控制糖尿病对冠心病患者是何等重
要。
2019/8/23
16
• E:健康教育和运动 • 定期康复指导,加强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预防
知识普及。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预防肥胖 、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脂代谢均有裨益,是预防本病 的一项积极措施。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做剧烈 运动,对老年人提倡散步(每日1小时,可分次进行), 做保健体操,打太极拳等。
•
猝死型(也有将其包括在内);
•
慢性冠脉病CAD(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CIS):
•
稳定型心绞痛
•
缺血性心肌病
•
隐匿性冠心病
2019/8/23
6
冠心病
需氧增加性心肌缺血☛慢性稳定
型心绞痛
供氧减少性心肌缺血☛引起ACS
2019/8/23
7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年龄 性别 家族史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及糖耐量 异常、 高脂血症
2019/8/23
14
• C:控制血脂和戒烟 • 众所周知,胆固醇增高是引起冠心病的罪魁祸首。他
汀药物能有效降低TC 和 LDL-C,还有延缓斑块进展、稳定 斑块和抗炎等调脂以外的作用。所有冠心病患者,无论血 脂水平如何,均应给予他汀类药物,并根据目标LDL-C水 平调整剂量。
2019/8/23
15
发生机制包括: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学说、平滑 肌细胞克隆学说等。
近年来多支持“内皮损伤反应学说”,认为各种主要危 险因素最终都损伤动脉内膜,而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是动 脉对内皮、内膜损伤做出的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的结果。
2019/8/23
3
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
血脂异常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和糖 耐量
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