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险评估、应急预案

风险评估、应急预案

风险评估技术方法(依据API Spec Q1-2013和ISO9001-2015标准编写)编号:XXX/QR5.3-01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版本/修改状态 : A/02017-03发布 2017-03实施风险因素清单(二)供应商的绩效、以及材料的可靠性和供应能力的风险评估(供应链风险评估)重要风险因素清单重要风险因素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编号:XXXX/QR5.3-04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版次:A/0发布:2017-03 实施:2017-03评估重大风险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XXXXX有限公司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依据API Spec Q1-2013和ISO9001-2015标准编写)编号:XXXX/QR5.5-01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版本/修改状态: A/02017-03发布 2017-03实施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API Spec Q1-2013和ISO9001-2015标准)要求和变化,对风险进行评估。

根据风险评估的报告,有针对性的形成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害,故策划形成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根据本公司进行的《风险评估报告》,以及(API Spec Q1-2013和ISO9001-2015标准)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进行策划。

1.3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作为生产设备恢复性、供应商的供货稳定性保证的措施,以避免供应链中断。

同时对交付过程中,不合格品放行以及相关主管检验放行的人员的符合性和可靠性,作出预防性的措施,避免给公司造成更大的损失。

1.4 应急预案体系本应急预案由总则、组织机构、职责情况、预防与预警、相应程序、信息发布、后期处理、保障措施、应急演练、现场处置方案、奖惩、负责部分构成。

1.5 应急工作原则首先以保证供应链中断及时得到解决和排除。

同时要保证交付过程以及交付后的风险得到控制和及时处理。

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可能对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和损失。

依法规范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与实施,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与有关政策相一致。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防为主、群防群治、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基础工作。

增强预警分析能力、做好方案演练,将预防与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和减少风险的发生,将是我们今后工作中的重点。

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人力、技术、物资等应急资源,科学整合、提高效率、避免重复建设。

2风险的识别和防范2.1 生产设备的风险预防和抢救生产设备经过风险识别和分析,确定主要存在设备有失效后,抢救和恢复能力方面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要素:1、有设备运行中断的应急预案2、有执行应急预案相应能力人员3、曾经演练过设备抢救维护4、有抢救生产设备的作业指导书5、有现场巡查设备状态的制度6、生产设备抢救人员有培训经历2.1.1 设备风险的预防1、设备运行中因零件损坏,造成设备停止运行:应急预案:根据零件寿命,提前更换相关零件。

或现场准备好备件,以便及时得到更换,以保证设备尽快得到恢复正常。

2、没有演练过设备抢救维护应急预案:举行应急抢救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抢救人员的能力和熟练程度。

将抢救人员姓名和职责张贴公布,并颁发责任书。

3、没有现场巡查制度应急预案:根据可能发生的生产设备故障或设备故障中断,相关易发问题的设备,明确责任人,并张挂在设备上。

每天巡查后应形成巡查记录。

4、生产设备抢救人员没有培训经历应急预案:设备抢救人员,应立即进行培训,形成培训记录。

2.1.2 设备风险的抢救1、所有设备的应急抢救零件均应有专人保管,突发事件出现后,第一时间责任人应总负责设备抢救。

同时设备零件报关人员第一时间也应到现场,准备及时提供设备零件的工作。

2、公司管理者代表,应负责所有应急策划的组织和领导工作。

除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外,还应参与抢救工作。

2.2 供方的风险预防和抢救供方供货及时和稳定、供方产品质量的可靠性,是影响供货质量的重要因素。

经过对供方的风险识别和分析,确定主要供方存在的供应能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不同能力的要素:1、具备全系列产品供货能力,且非常稳定2、具备部分产品的供货能力,比较稳定3、具备少量产品供货能力,不太稳定4、供货能力极不稳定,范围有限5、相关领域的国内一般企业2.2.1 供方风险的预防1、具备部分产品的供货能力,比较稳定:应急预案:根据供方的情况,还应选择另外一家相同产品的供方,以解决突然供应链中断。

2、国内同领域的一般性企业,非著名企业应急预案:根据供方的情况,还应选择另外一家相同产品的国内著名供方,以解决突然供应链中断。

2.2.2 供货风险的抢救1、所有合格供方的货物,为预防可能出现的断货,影响供应链的运行,应对同样的货物留有一定的备存。

2、公司管理者代表,应负责所有供方的生产和经营信息的了解,以获得必要的预警信息,以便采取相关应急手段。

2.3 不合格产品放行的风险预防和抢救不合格品的放行,应保证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以及顾客对产品的要求的满足。

所有不合格经过返工和翻修,都应达到顾客要求的质量。

如不能满足顾客原来的要求,但经过重新设计并证明是可以使用的同时告知顾客。

不合格放行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不同能力的要素:1、没有现场不合格处理规定2、放行人员没有专门培训3、没有放行人员任命书4、没有现场不合格维修的设备2.3.1 不合格放行风险的预防1、没有现场不合格处理规定:应急预案:尽快形成现场不合格处理的规定,以保证售后问题的解决。

2、放行人员没有专门培训应急预案:尽快进行放行人员的培训,形成放行人员责任制,以避免放行风险带来的危害。

3、没有放行人员任命书应急预案:尽快形成放行人员任命书,确认相关职责,以避免放行风险带来的危害。

4、没有现场不合格沟通专用车辆应急预案:尽快满足现场沟通专用车辆,保证现场不合格交通车辆,以避免放行风险带来的危害。

2.3.2 不合格放行风险的抢救1、现场不合格品,应有市场部负责人员负责。

2、公司管理者代表,应负责不满足设计验收准则的放行,并监督向顾客发送告知函,以获得顾客的满意。

2.4 主责质量检验人员的风险预防和抢救为保证主责质量控制人员的可靠性,经对风险识别和分析,确定主要存在以下不同能力的要素:1、检验人员没有淘汰制度2、检验人员的变更没有管理规定3、没有现场不合格处理的规定2.4.1 质量主责人员风险的预防1、检验人员没有淘汰制度:应急预案:根据检验人员的情况,形成检验人员淘汰的规定,以防止检验人员责任心的流失。

2、检验人员的变更没有管理规定应急预案:检验人员,特别是主要质量控制人员,如果发生变更,应及时进行评估,以保证不会因为人员变动带来风险。

另外还应规定,检验主责人员如离职,需提前6个月提出申请,以避免主要人员离职带来的风险。

3、没有现场不合格处理的规定应急预案:根据现场出现的不合格的特点,应形成现场不合格处理的规定,特别是相关责任人职责的明确,以及不同情况的处理规定。

避免由于没有规定,造成风险。

2.4.2 主责质量管理人员风险的抢救1、主责质量管理人员负责放行工作,为避免该人员工作失误,应当有监督机制,保证避免风险。

为此,把关不严的问题出现后,应及时准备告知顾客,以便事顾客了解到相关信息,不出现误用和不知情的风险。

2、公司管理者代表,应负责主责质量管理人员的监督工作,重大的交付,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应亲自出面解决,以表示对顾客的重视,并挽救相应的损失。

3、应急小组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3.2 风险应急小组成员的职责3.2.1 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全企业应急救援工作,以及发生应急事故时的外部沟通工作。

3.2.2 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负责事故发生后协调接待,内部沟通等工作。

3.2.2.1负责事故处理时生产开停工的调度工作。

事故现场有关分析调查,事故处理中的监督检查工作。

3.2.2.2协助组长在事故处理中安全用电、停电停水及供电供水设备设施的安全,负责报警。

3.2.2.3负责协调厂所属应急救援的车辆调度、物资供应人员疏散和道路管制工作。

3.2.2.4负责事故中压力容器、管道事故报警,伤员的包扎护送。

3.2.3 各部门成员:负责发生应急事故时,按照预定方案具体安排本部门工作,并负责及时将本部门工作情况向应急小组副组长汇报、同时负责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

3.2.3当供货或质量收到影响时由市场部向客户告知相关情况,同时做好协调沟通工作。

4 、风险应急预案管理内容4.1风险的单位和部门、要按照企业要求建立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时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程序,并迅速向企业报告情况。

4.2对救援人员的学习培训,救援时做有章、有序、有效。

4.3应急救援责任分工,做好消防抢救、抢修、工具器材,交通车辆等各项物资准备工作。

5 、风险应急预案的一般程序5.1发生事故现场负责人要立即报告指挥部领导及有关部门。

5.2指挥部领导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到相关部门负责人并迅速到现场指挥组抢救人员和财产,了解情况并保护现场。

5.3视具体情况,根据应急救援预案派出抢险队伍,抢救伤员,查明事故发生地点,具体部位,原因迅速采取果断措施,防止事故态势的扩大和蔓延。

5.4综合部要立即设立警戒线,疏散群众,搜集事故的相关资料。

5.5 市场部根据实际情况向客户告知相关信息。

应急救援通讯联络系统组长:电话:副组长:电话:组员:客户联系方式:供方绩效和材料可获得性应急演练记录编号:XXXX/QR5.5-02 序号:01生产设备发生故障应急演练记录发生产品质量事故应急演练记录质量人员离职造成人员短缺应急演练记录XXXX有限公司应急演练效果评估报告一、演练目的1、验证风险评估管理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实用性、可用性、可靠性;2、相关部门风险评估管理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应急行动程序,以及风险评估管理应急队伍的协同反应水平和实践能力;3、提高员工风险评估管理意识;4、风险评估管理制定的应急预案。

二、演练范围:1管理设备的可获得性和维护;设备变更;检测设备变更应急计划a) 经常性的进行厂内供电线路的检查b)积极与供电部门沟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用电高峰c)经常性的进行厂内供水管道和供水泵的检查与清理,厂内储备备用水d)做好关键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e)做代用设备备件的使用准备,f)积极与生产厂家沟通,培养自修能力储备各种设备易损零件g)做好应急预案,按Q1标准执行2供方绩效和材料可获得性/供给:供方变更原料变更应急预案.a) 积极与供方沟通,及时得知供方供货情况b)督促供方提高产品质量c)严格执行原材料进厂检查制度d)对关键原材料进行储备,按照年度采购计划进行采购3不符合产品的交付,产品标准,客户要求变更,仓储条件变更,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管理应急预案a) 在不符合产品的交付事故发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程序,迅速向顾客通报,要求对不符合产品的交付进行控制和封存,b) 在公司内迅速给成调查小组,分析发生不符合产品的交付事故和事故原因,杜绝再次发生同类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