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压电机 滚动轴承 检修标准
高压电机 滚动轴承 检修标准
2、解体前的工作
1、拆开电机三相电缆接头,把接头三相短路并接地。拆开接地线。
2、拆联轴器护罩,拆联轴器螺丝。
3、拆地脚螺丝、地脚稳钉。
4、拆水管及通风冷却装置
5、吊离原位、吊面,或运至其它检修场地。
1、拆时做好相序记号,以免接线时接错。电缆接地线截面要大于25mm2。
2、如果两个联轴器之间没有相对位置记号,需替机械部分做好标记,以免连接时与修前状态不同。地脚的垫片做好记号,就位时按原位置恢复。
1、清洗转动时转动灵活平稳,轴承声音小、单一,无振颤或大的磨擦声。晃动不过大,无卡涩、制动、摆动及轴向窜动现象。
2、轴承应清洁无杂物:滚珠(柱)及滑道无过热、麻点、脱皮、锈斑和裂纹。保持器应完整、无弯曲、变形、裂纹、磨损,
2、盘动轴承,仔细检查。
3、用1~2mm保险丝事先压扁,比轴
承间隙稍大,塞进外滑道挤压后,用千分尺测量轴承游隙是否合格;也可用塞尺进行测量,但转动轴承外圈的力要适当。
5、静子温度表送热工校验,测温元件直流电阻及绝缘电阻测量,一般绝缘电阻用250V兆欧表测量在0.5MΩ以上。
1、如果情况严重,应全部更换绕组(过热、脱皮),线圈松散可重新浸漆。放电痕迹要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2、如有此况,应进行处理。线圈绝缘应紧固,无过热变色、擦伤、断裂、焦脆和老化现象。从通风孔或风道口处检查线圈绝缘应平直完整,引线、小辫接头处绝缘应严密紧实、没有断裂、枯焦、酥脆等现象。漆膜脱落严重,应在彻底清扫后,重新喷原质绝缘漆。线圈端部、端部连线和鼻部引线的固定应稳固可靠。所有垫块、隔木及绑线均应齐全规正,紧固不松动,端环应紧固、绝缘完好、无破裂或磨损。端环与所有端部线圈都应紧固接触。
组装完后,盘动转子应灵活,不得有碰卡声。
20、塞气隙
这项工作一般对座式轴承电机进行,对于端盖式轴承的电机空气间隙已由厂家调整规定,基本不变,除事故异常更换转子及怀疑间隙偏差等特殊情况要求测量外,一般不进行这项工作。
用塞尺塞入静转子铁芯间,不应过松或过紧,(一般测上下左右四点,最少三点)
气隙差最大不许超过10%。
12、转子、风叶
外观检查并用工具轻轻敲击,判断其是否有断裂、松动现象,紧固风扇固定螺丝。
固定应牢固,叶片不得有变形、裂纹、开铆、损坏等现象。
13、轴承清洗检查
1、轴承内的油应用竹片等非金属物刮出,用清洗剂冲洗,一边洗一边慢慢转动,切不可用棉丝擦洗,可用白布擦洗。洗毕用少量清洗剂冲洗干净,并待清洗剂挥发后再加入润滑油。
2、当电刷磨损至顶部凹入刷盒内2-3 mm时更换相同型号及相同尺寸的电刷。
3、电刷上的弹簧压力维持在12.7-18.1N之间。
4、刷握与集电环表面间隙在3-5 mm。
22、集电环与刷架的检查(适用绕线电机)
3、其它同定子
11、鼠笼条检查
1、用改锥轻轻撬动短路环和鼠笼条,有无裂纹、折断、开焊、位移和显着变形等现象。
2、笼条两端伸出部分整圆用浸渍无纬玻璃丝带绑扎3层以上,并注意绑扎方向与实际转向相同。冬季应注意烘干。
3、发现笼条开焊断裂时,应及时进行补焊或更换处理。注意应讲究焊接工艺,防止端环产生热变形。
1、笼条和短路环应无裂纹、焊接良好,无开焊、夹杂、缺肉及断裂现象;强度足够,笼条无串动。铸铝转子表面应光滑平整;导电条和端环不应有气孔、缩松、缩孔、夹渣、裂纹、细条、断条和浇注不满、熔化等现象。转子笼条两端伸出的尺寸应相等。
2、笼条与铁芯间配合应紧固,无振动磨损现象。否则需设法使其牢靠地固定在槽孔内,如可采用“冲压”法,即用凿子状的工具打击笼条上表面,使其产生塑性变形。
磨损最大允许值
0.05
0.12
35~50
0.01~0.02
0.05~0.07
0.20
55~80
0.01~0.02
0.06~0.08
0.20
85~120
0.02~0.03
0.08~0.10
0.30
130~150
0.02~0.04
0.10~0.12
0.30
14、轴承套的检查
10、转子铁芯检查
1、用榔头敲击固定铁芯的键是否松动、跑出。平衡块螺丝无松动、开焊。
2、磁铁应紧固,无松动、无磨损、无锈蚀,各组磁铁连接应紧密,通风孔应畅通。
1、铁芯花鼓轴镶嵌应紧密无移位(固定铁芯的键不得跑出),平衡块螺丝应紧固。
2、运行中振动大的、或怀疑铁芯有跑出现象的、或转轴弯曲的电机应校调转子静平衡。一般转子铁芯的偏心不大于0.02mm,视转静子间隙的大小最多不许超过0.10mm(指偏心大小之差)。
5、吹灰清扫
用0.2—0.4Mpa无水无油的压缩空气或吹尘器将转子静子大盖等吹净。再用棉丝擦净。用白布将线圈线各部擦净。
在吹尘清扫前,先检查转静子各部有无异常。
各部件无灰尘、油垢、静子线圈不得留有棉丝头。
6、静子检查
铁芯检查
可用小刀或改锥检查铁芯松紧度,松弛的可打入绝缘板制的楔子。
铁芯过热或扫膛的铁芯,可用高速砂轮进行局部打磨,再用37~39%的硝酸腐蚀,并出现片间铁纹。
2、装到中心后慢慢放下,取下装转子工具;
3、装大盖时与拆大盖相反,应先装前大盖,再装后大盖。
装前大盖:将大盖吊起摆正,用手推上然后用枕木、铝锤或铜棒轻轻敲击,使大盖逐渐均匀地进入止口,或用较长一些的轴承室螺丝往里叫。将稳钉按原位装好,然后对称地将螺丝拧紧,大盖装好后再装小盖。
注意检查端盖导风筒无变形,螺丝紧固,与风扇距离一般在3~4mm以上。
定子外壳、端盖、零部件、接地线等部分的检查
各部件无破损、裂纹、开焊、变形、缺失等现象;接地线各部分无压伤、折断及裂纹,截面符合要求。
18、组装前的工作
组装前应全部仔细检查电机各部件。
500KW以上电机应由班组、车间主任、技术员验收
1、静转子应无遗留物并清洁干净
2、组装记录应齐全,无误。
19、组装
1、用专用工具将转子水平吊起,专人负责看好四周间隙。缓慢地装进静子膛内;
4、撬拆端盖时注意不要磕碰到定子线圈。
5、有稳钉的应做好稳钉位置记号。
4、抽转子
1、用专用工具抽转子(轴头应用铜皮垫住,要设专人监视静转子四周气隙)
2、转子抽出后平稳地放在枕木上,(要防止滚动)或铁马上。
1、转子应平衡,气隙应一样,不得碰坏线圈。如带风扇勿使其受力。
2、放在枕木上时为了防止笼条受集中的应力,应将枕木放在铁芯上,切勿放在笼条上。
每个线圈勾手线的根部要用Φ6-10的浸渍涤纶护套玻璃丝绳缠绑一圈,并与相邻线圈的勾手线间穿接拉紧,使其沿整个圆周成为一体,里外勾手线分别进行绑扎。
3、线棒要见本色,表面要平滑、光亮,擦完后用洁净白布反复擦,布应本色,不易擦处应呈灰白方为合格。若绝缘老化,漆皮剥落,则应喷漆干燥。
4、焊接采用银焊焊接,然后半迭包浸渍的B级胶带(0.14×25mm594环氧粉云母带)8层,再半迭包无缄玻璃丝带1层。
轴颈应光洁无毛刺,无锈斑,无裂纹,凹凸不平。光洁度符合要求,其圆锥度不大于轴径直径的0.2‰,椭圆度不大于轴径直径的0.3‰。
16、通风冷却装置检修
1、冷却器吊出解体
2、冷却器清扫检查
3、冷却器组装、水压试验
4、冷风室检查处理
5、进水过滤器滤网清扫。
1、对风冷式冷却器的进风过滤器进行清扫,篦子框架、拉手、网子、过滤物等无损坏、变形;
铁芯应紧固,平整,无毛刺、扫膛位移和锈斑现象,和机座连接的弧形键不应开焊,端部压指无断裂掉块、与铁芯压接紧固,通风沟干净、畅通。
对铁芯过热或扫膛的电机,处理后应做铁损试验。
7、槽楔的检查
1、用敲击法检查是否松动(可用改锥或小铜锤轻敲背楔,如有空响可认为松动)。
2、垫条是否跑出。
3、槽楔是否与磁铁有严重磨损。
高压交流异步电动机(滚动轴承)检修标准项目
检修项目
检修工序及工艺
质量标准
1、检修前的准备
1、停电检修前在运转时先对电机的声音、温度、振动及轴承的声音温度等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在大修时做重点检查处理。
2、现场起吊设备检查、准备。
3、专用工具、材料准备。
4、履行必要的工作许可手续后方可进行检修
1、起重设备均做过负荷试验并合格。
5、新轴承安装前应进行清洗检查合格方可安装,严禁使用不合格及无厂家无型号的三无产品。安装时轴承型号要向外。
6、轴承内径与转轴的配合为基孔制,一般为过渡配合,大型、重载电动机则为过盈配合,一般轴的公差带采用m6,详见附录:轴承基础知识。
滚动轴承允许间隙参考值
轴承内径
(mm)
径向间隙(mm)
新滚珠轴承
新滚柱轴承
9、定子引线及线鼻子检查
1、引出线瓷瓶紧固、无裂纹。
2、引出线是否断线、少股,绝缘是否老化,线鼻子接线是否松动、过热。
1、核对截面和机械强度应足够。
2、绝缘应良好,不老化、不磨损,接线紧固。引出线铜鼻子与导线的焊接应可靠,焊锡丰满,导线无折断,引线板或瓷瓶应牢固正确、绝缘良好、无破损、裂纹及脱料现象。
即(大—小)/大×100%<10%,
或各点空气间隙与平均空气间隙之差与平均空气间隙之比宜为±5%。
21、电刷与刷握检查(适用绕线电机)
1、电刷在刷握内应能自由活动,不得过松或过紧,与集电环接触良好。
2、电刷过短应更换。
3、电刷压簧要有适度压力。否则更换压簧。
4、刷握与集电环应垂直。
1、电刷与刷握间隙为0.1mm,接触面要在80%以上。
1、松动超过槽楔的1/3要进行处理。槽楔出槽口部位必须紧固,且出槽口部分约为10~15mm,小型电机(100kw以下)为5~10mm。
2、如有跑出要加厚垫条重新打紧。
3、如有严重磨损应重换槽楔
4、槽楔无过热焦脆、无断裂、无凸出现象。
8、定子线圈检查
1、对于中小型低压电机应检查漆皮是否过热变色、脱皮、松动,槽口有无放电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