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2章 胶体化学

第12章 胶体化学

思考题:
1.为什么加入与胶体粒子电荷异号离子能引起聚沉呢?
2.在进行重量分析实验时,为了尽可能使沉淀完全,通常加入大量电解质,或将溶胶适当
加热,为什么?试从胶体分散体系观点解释。

3.胶粒吸附稳定离子时有何规律?
4.影响胶粒电泳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电泳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5.什么是ζ-电势?如何确定ζ-电势的正、负号?
选择题:
1.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相同点是()
A.热力学稳定体系 B.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C. 动力学稳定体系
D. 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2.稀的砷酸溶液中通入H
2S制备As
2
S
3
溶胶,H
2
S适当过量,则胶团结构为()
A. [(As
2S
3
)
m
·nH+,(n-x)HS—]x+·xHS—
B. [(As
2S
3
)
m
·nHS—,(n-x)H+]x-·xH+
C. [(As
2S
3
)
m
·nH+,(n-x)HS—]x-·xHS—
D. [(As
2S
3
)
m
·nHS—,(n-x)H+]x+·xHS-
3.下列诸性质中,哪一个属于亲液溶胶()
A.溶胶与凝胶作用可逆 B.需要第三种物质作稳定剂
C. 对电解质十分敏感
D. 丁达尔效应很强
4.关于ζ-电势,描述错误的是()
A.是指胶粒的相对运动边界与液体内部的电位差
B.其值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
C. 其值一般高于热力学电势
D. 有可能因外加电解质而改变符号
5.有两种利用光学性质测定溶胶浓度的仪器:比色计和比浊计,它们分别观察胶体溶液的
()
A.透射光、折射光 B.透射光、散射光
C. 透射光、反射光
D. 折射光、散射光
6.大分子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尺寸为()
A.> 1μm B.< 1 nm C. 1 nm ~ 1μm D. > 1 mm
7.下列分散系统中,丁达尔效应最强的是()
A.空气 B.蔗糖水溶液 C. 大分子溶液 D.硅胶溶胶
8.向碘化银正溶胶中滴加过量的KI溶液,生成的新溶胶在外加直流电场中的移动方向为()A.向正极移动 B.向负极移动 C. 不移动 D.无法确定
9.用0.08mol·L-1的KI和0.1mol·L-1的AgNO
3溶液等体积混合制成水溶胶,电解质CaCl
2

Na
2SO
4
、MgSO
4
对它的聚沉能力顺序为()
A.Na
2SO
4
> CaCl
2
> MgSO
4
B.MgSO
4
> Na
2
SO
4
> CaCl
2
C. Na
2SO
4
> MgSO
4
> CaCl
2
D. CaCl
2
> Na
2
SO
4
> MgSO
4
10.下面属于水包油型乳状液(O/W型)基本性质之一的是A.易于分散在油中 B.导电性强
C. 导电性弱
D. 乳化剂的特点是亲油性强
11.将两滴K
4[Fe(CN)
6
]水溶液滴入过量的CuCl
2
水溶液中形成亚铁氰化铜正溶胶,下列四种
电解质聚沉值最大的是()
A. KBr
B.K
2SO
4
C. K
4
[Fe(CN)
6
] D. NaCl
12.在相同的温度及浓度下,同一高分子化合物在良性溶剂中与在不良性溶剂中其散射强度
是()
A. 在良性溶剂中的散射强度大于在不良性溶剂中的散射强度
B. 在良性溶剂中的散射强度小于在不良性溶剂中的散射强度
C. 在良性溶剂中的散射强度等于在不良性溶剂中的散射强度
D. 无法确定
13. 下列属于溶胶光学性质的是( )
A .唐南平衡 B. 丁达尔效应 C .电泳 D. 沉降平衡
14. 在等电点上,两性电解质(如蛋白质、血浆等)和溶胶在电场中( ) A .向正极移动 B. 向负极移动 C .不移动 D.无法确定
15. 胶体系统产生丁达尔现象的实质是胶体粒子对光的 ( ) A .反射 B. 透射 C .散射 D. 衍射
16. 若分散相固体微小粒子表面吸附负离子,则该胶体粒子的ζ-电势( )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等于外加电势差
17. 对于以AgNO 3为稳定剂的AgCl 水溶胶胶团结构,被称为胶体粒子的是( )
A .m AgCl ][ B. -+-
-⋅x m Ag x n nNO AgCl })(]{[3
C .-+-+⋅-⋅33})(]{[xNO NO x n nAg AgCl x m D. +-+-⋅x m NO x n nAg AgCl })(]{[3
18. 一定量以KI 为稳定剂的AgI 溶胶,分别加入浓度c 相同的下列电解质溶液,在一定时间
范围内,聚沉值最小的是 ( )
A .La(NO 3)3 B. NaNO 3 C .KNO 3 D.Mg(NO 3)2
19. 作为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大的一端亲水,小的一端亲油,则此乳化剂有利于形成
( )型乳状液
A .O/W B. O/W C .O/W 和O/W D. 不确定 20. 使用明矾KAl(SO 4)2·12H 2O 来净水,主要是利用( ) A. 胶体的特性吸附 B. 电解质的聚沉作用 C. 溶胶之间的相互作用 D. 高分子的絮凝作用 判断题
1. ζ-电势在数值上一定小于热力学电势。

2. 溶胶是均相系统,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

3. 溶胶粒子因带有相同符号的电荷而相互排斥,因而在一定时间内能稳定存在。

4. 过量电解质的存在对溶胶起稳定作用,少量电解质的存在对溶胶起破坏作用。

5. 同号离子对溶胶的聚沉起主要作用。

6. 乳状液必须有乳状剂存在才能稳定。

7. 有无丁达尔效应是溶胶和分子分散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

8. 溶胶是亲液溶胶,而高分子溶液是憎液胶体。

9. 根据Schulze-Hardy 价数规则,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值与反离子价数的六次方成反比。

10. 在外加直流电场中,AgI 正溶胶的胶粒向负电极移动,其扩散层向正电极移动。

填空题
1. 胶体分散系统的粒子尺寸为 之间,属于胶体分散系统的
有 、 、 。

2. 溶胶的主要特征是: 、 、
系统;高分子溶液的主要特征是: 、 、 系统。

3. 溶胶的动力学性质包括 、 和 。

4. 溶胶的电学性质有:由于外加电场作用而产生的 和 ;由于外加压
力或自身重力作用而流动或沉降而产生的
和。

5.使溶胶完全聚沉所需电解质的量,称为电解质对溶胶的。

6.一定量的高分子化合物加入溶胶中可使溶胶聚沉,其聚沉作用主要是
、、。

7.乳状液的类型可分为,其符号为和,其符号
为。

8.电解质Na
2SO
4
、MgCl
2
、AlCl
3
对某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148、12.5和0.17,则该溶胶带
电荷。

9.对某Al(OH)
3溶胶,KCl和K
2
C
2
O
4
的聚沉值分别为8.0×10-2mol·dm-3和4.0×10-4mol·dm-3,
若用CaCl
2
进行聚沉,则聚沉值为 mol·dm-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