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楼宇自动化控制(BA)系统方案目录酒店 (1)楼宇自动化控制(BA)系统方案 (1)一、工程概况 (5)二、系统概述 (6)三、需求分析 (6)1.建筑物楼控管理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6)2.节能要求 (7)四、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依据 (7)五、系统设计思想 (8)1.设计目标 (8)2.设计原则 (9)六、系统特点 (10)1.采用单层网络结构 (10)2.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10)3.系统硬件配置 (11)4.系统软件配置 (11)七、本方案的关键技术 (12)1.设计要点 (12)八、重要设计策略 (13)1.设备的节能和环保控制 (13)2.现场实时控制功能在DDC中编程组态完成 (14)3.设计合理的闭环控制方案 (14)九、楼宇自控系统与它方系统设备的接口 (15)十、系统监控功能 (15)1.中央工作站 (15)2.软件功能 (15)十一、子系统功能及实现方式 (17)1.冷热源系统 (17)2.新风和空调系统 (23)3.送/排风机系统 (25)4.冷水机组系统 (26)5.锅炉机组系统 (27)6.电梯系统 (27)十二、BAS系统机房和供电要求 (28)1.BAS中央控制室 (28)2.BAS系统电源和接地 (28)十三、系统性能描述 (28)1.OPTISYS操作系统 (28)2.OPTISYS软件功能 (31)3.OptiSYS楼宇控制器 (33)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酒店改造项目,包括五星级酒店及餐饮楼,总建筑面积约为40000平方米。
建筑采用“回”字形布局,由回字形建筑结构将中央的绿化和休闲功能区包围起来,与餐饮楼构成一个整体的功能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提高建筑的先进性、舒适性、便利性,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要求,当前建筑的功能越来越复杂、规模增大、标准提高,机电设备的数量也急剧增加,从而也大大增加了建筑的电资源、水资源等等能源的消耗。
同时节能减排,如何降低运行及维护成本这一现实的问题,也摆在了我们建筑管理者和使用者的面前。
从现有建筑的使用的结果来看,经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得出中央空调系统占整个建筑的耗能往往在50%以上。
酒店包括主楼和餐饮楼,主楼中又可划分为多个功能区,是典型的现代化建筑群,从现有的机电及暖通资料分析和估算,其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将至少达到建筑总能耗的60%。
酒店采用了先进的集中供暖和制冷的中央空调系统,由能源中心统一向所有建筑集中供给冷热源。
大量的机电、暖通设备分散在建筑的各个楼层和角落,若采用分散管理,就地监测和操作将占用大量人力资源,有时几乎难以实现,即使是采用最先进的、最节能的设备如果不能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也是无法发挥其作用。
如采用楼宇自动化系统,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便可实现对所有机电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监测,确保楼内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用户、顾客及工作人员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长期保持设备的低成本运行。
一旦设备出现故障,系统能够及时知道何时何地出现何种故障,使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而建筑装有楼宇自动化系统(BAS)以后,可节省能耗约25%,节省人力约30%。
基于以上情况,本工程BAS系统的设计采用适度超前、经济、适用、优化组合的成套技术体系,力求为业主方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通信便捷,环境优雅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现代医疗建筑群。
本工程中的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具体监控与监测的范围包括冷水机组、空调机组监控、新风机组监控、供配电监测与报警、电梯监测与报警等。
二、系统概述酒店改造成后将体现21世纪智能化建筑的特点,采用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建筑群内的机电设备进行监控管理。
该系统一方面为建筑提供健康、舒适、洁净的空气环境,另一方面监控和保障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能够节约能源消耗。
为了将酒店改造成一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的建筑,向在建筑内工作人员提供安全、舒适、便利、快捷的卓越服务,建立先进和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提高办事效率,我们设计了一个具有最新技术、高运作效率、低维护成本、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的楼宇设备控制系统。
我们建议选用BA研究院生产的OptiSYS楼宇控制系统。
本方案采用国内知名自控品牌BAOptiSYS系统,整个系统共有监控点位1800多个。
整个网络结构由管理级网络和现场网络构成。
本系统监控中心计算机设在中心监控机房。
三、需求分析1. 建筑物楼控管理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便于统一管理及维护,减少使用成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全局协调管理,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使主管人员迅速做出决策,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2. 节能要求酒店设计功能齐全、人流量大,为了加大空气的流通能力,需要大量使用新风。
由于大量使用新风,对能源的消耗明显的增加,所以对楼宇自控系统的需求也更为明显。
如楼宇自控系统能够在某些新风要求较高的区域,在无人状态下进行新风换气,从而减少正常使用时的能耗。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为酒店的楼宇自控系统对以下设备进行监控:□冷水机组及循环水系统;□空调机组监控系统;□新风机组监控系统;□供配电监控系统;□电梯监控系统;整个建筑的楼宇自控系统选用BA的OptiSYS楼宇控制系统。
系统采用分布智能式结构,系统工作站、控制管理软件、通信设备、现场控制器(DDC)和末端设备(各类传感器、阀门和执行机构)等组成;对建筑内相关机电设备进行适时监视或控制;实现室外环境参数监测,地源热泵系统、冷水机组及循环水系统、空调机组系统、新风机组系统、电梯系统、变配电系统的整体监控。
系统网络结构由管理级网络和现场网络构成。
在考虑系统硬件配置时,除满足目前需要以外,对于DDC控制器及其扩展模块上的输入输出点数量,考虑了大约15%的备用量,作为将来可能的调整及设备增加之用。
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监测”的集散型控制模式,从而确保系统使用的可靠性。
四、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依据我们的设计依据是:□随业主提供电气、暖通、给排水等专业设计图纸资料;□《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50019-200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自控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1987)□《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中国室内给水排水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4728-85)□《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 20573-95)□《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相关产品安装使用手册五、系统设计思想1.设计目标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BAS)是酒店实现智能化建筑的重点组成部分之一。
建设楼宇自控系统的目的在于为酒店提供健康、舒适、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对建筑物内的各种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高效的管理,同时考虑节约运行能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轻操作管理人员劳动强度,从而达到减少整个建筑运行费用的目的。
因此,整个建筑的BA系统应体现舒适安全、自动控制、高效管理、节能等特色。
系统设计目标如下:1)确保建筑内医疗和工作环境的舒适性;2)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对于空气质量的要求;3)确保所有设备时刻处于高效和最佳工作状态,并提供高效的管理;4)提高建筑物和内部人员整体安全水平和灾害防御能力;5)通过优化控制提高过程控制水平,提供最佳的能源控制方案,实现合理的能源管理,节约能源消耗,减少劳动强度;6)提供设备运行状态的有关资料、报表,实现设备维护工作的自动化;优化设备运行的控制,降低运行成本,节省人力,并实现系统功能和信息的共享;7)成为智能化系统集成的基础网络。
2.设计原则先进性: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中央监控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将各层的控制器,现场传感器、执行器及远程通信设备进行联网,实现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的综合监控及管理功能。
系统支持目前业界先进的以太网技术。
安全性:系统的构成能保证系统和信息的高度安全性,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使整个系统受到非法入侵或意外故障时,对系统破坏限制在最小程度。
同时在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安保、消防等方面的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联动措施,保障建筑内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以及建筑设备的安全运行。
可靠性和容错性: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特点,保证每个子系统都能独立控制,同时在中央工作站上又能做到集中管理,使得整个系统的结构完善、性能可靠。
可扩展性:系统方案中的总线能力、软件资源、DDC I/O点均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以便根据业主要求灵活增加少量控制点而无需增加额外的费用。
另外,我们选用的BAS系统,允许在统一的集成监控平台下,扩展新的控制网络总线,所以系统规模可以成倍增加。
可集成性:系统具有充分的开放性能。
OptiSYS楼宇控制系统,具有与其它建筑设备和系统产品进行数据通讯的能力,,以便建立以BAS为基础的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BMS),同时BAS系统应能向集成系统提供通信接口,具有和第三方作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能力,以便后期根据业主要求实现管理信息系统集成。
开放性和互操作性:系统容许不同厂家的产品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并容许不同厂家的标准产品相互替换,以便系统今后的维护、扩展、更新。
经济性:以切合大楼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各设备的监控方案进行优化,充分考虑实际需求,杜绝重复投资,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易操作性:方案推荐一套完整的具有良好人机界面的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以支持BAS系统的正常工作。
系统的操作界面为中文图形界面,采用网页化的浏览方式。
六、系统特点本方案所采用的系统符合以下要求:1.采用单层网络结构OptiSYS楼宇控制系统采用了单层网络通讯结构和世界先进技术,使得OptiSYS楼宇控制系统无论在可靠性和技术上都是世界领先的水平。
2.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网络管理域:采用高速以太网组成建筑物的信息主干网,符合TCP/IP协议。
可以利用OPC技术支持多种开放式协议(包括CAN-bus、BACnet、ARCnet、LONTALK),兼容多种标准接口软件(包括OPC、ODBC、DDE 等)网络数据域:采用模块式智能型现场控制器PCS300系列,可完全独立于中央站工作,并通过以太网实现相互间的双向通讯和数据交换。
当系统通讯发生故障时,各个DDC仍然能独自完成正常的监控功能。
可以采用网关技术把冷水机组系统、电梯系统、变配电系统与BA 系统相连接,实现对各个子系统的远程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