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
A.都含有氢原子
B.都含有酸根
C.都含有氢元素
D.酸溶液中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2.下列物质中,不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是()
A.Na2SO3B.Ba(OH)2C.KMnO4D.KCl04
3.检验Cl-,Br-,I-离子的试剂是,实验现象是.
4.有关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后有血红色物质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3+存在
B.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CO32-存在
C.用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时火焰为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钠元素,可能有钾元素
D.分别含有Mg2+、Cu2+、Fe2+和Na+的四种盐溶液,只用NaOH溶液是不能一次鉴别开的
5.有M、N两种溶液,经测定这两种溶液中含有下列12种离子:Al3+、Cl-、Na+、K+、NO3-、OH-、Fe2+、SO32-、CO32-、NH4+、SO42-、H+.
(1)完成下列表格中实验①的结论和实验②的实验内容以及现象:实验内容以及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N溶液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无沉淀产生N中不含______离子
②______ 确定M溶液中含有Na+,不含K+
③用pH试纸检测M溶液,pH试纸呈蓝色______
(2)根据①、②、③中的实验回答:NO3-存在于______溶液中,理由是______;Cl-存在于______溶液中,是根据______确定的.
(3)根据(1)中的实验确定,M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______.
6.实验室现有失去标签的甲、乙、丙、丁四瓶试剂,都是初中科学实验室里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均为黑色固体粉末,丙、丁为无色的酸的稀溶液.为确定成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甲+丙或丁有气泡产生;固体溶解,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
(2)乙+丙或丁无气泡产生;固体溶解+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则甲是______(填化学式、名称均可,下同),乙是______.若要证明丙是稀硫
酸,则可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7.有一瓶溶液,只可能含有Na+、NH4+、Cu2+、Cl-、SO42-、CO32-中的几种,取
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2)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滴加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量没有减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无沉淀生成,加热后产生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一定没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
8.离子检验的常用三种方法,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检验方法沉淀法显色法气体法
判断依据反应中有沉淀生成或溶解反应中有颜色变化反应中有气体生成A.CO32----------------气体法
B.SO42------------------沉淀法
C.H+--------------------显色法
D.Cl---------------------气体法
9.下列有关离子(或物质)检验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样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则一定为钠盐
B.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含有SO42-
C.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中和OH-,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含Cl-
D.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丝绸和棉布
10.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B.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一定有Al3+ C.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D.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溶液产生,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11.实验中在对某种样品进行检验时,加入试剂顺序的不同对最后结果的判断具有很大影响.某样品中可能含有SO42-,实验中加入试剂种类和顺序正确的是()
A.BaCl2溶液,稀盐酸B.稀盐酸,BaCl2溶液
C.BaCl2溶液,稀硝酸D.稀硝酸,BaCl2溶液
1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利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得到氮气.空气各主要成分的沸点如下:
N2O2Ar CO2
-196°C -183°C -186°C -78°C
现将空气深度冷却液化,然后缓慢升温,则最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______.(3)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g+、Fe3+、Na+、SO42-等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步: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
第二步: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第三步: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①写出第三步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上述待测液中一定含有______离子,一定不含有______离子,还有一种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要检验这种离子的实验方法是(填写实验名称和观察到的现象,不要求写实验操作过程)______.
13.检验SO42- 离子,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先加过量稀硝酸,没有产生沉淀,再加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 B.先加过量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C.先加过量稀盐酸,没有产生沉淀,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 D.先加过量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14..小强同学为了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两支试管中分
别盛有这两种溶液),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B C D
15.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溶液中含有SO42-.
甲同学的方案:溶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乙同学的方案:溶液无沉淀白色沉淀
试评价上述两个方案是否严密,并分别说明理由.
16.稀盐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我们已经知道,在稀盐酸中存在
H2O、Cl-和H+,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研究下面的问题:可能是稀盐酸中的哪一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___
_
.
17.小王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据此,他得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的结论。
他的结论合理吗?
,理由是。
18.试剂:__和__
操作:先加___,后加_____
现象:开始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
结论:溶液中含SO42-
19.某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三种阴离子,要求只取一次待测液就能将阴离子都检验出来,试设计一种简便的检验方法(不选用指示剂。
)写出检验的实验步骤及现象
20.某溶液中可能含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三种阴离子,要求只取两次待测液就能将阴离子都检验出来,试设计一种简便的检验方法(不选用指示剂。
)写出检验的实验步骤及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