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管理套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位评估简表
(企业管理套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位评估简表
46-
55岁
56-
60岁
61岁
以上
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者)
4
2
1
1
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者)
14
10
2
2
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者)
7
6
1
助教(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者)
1
1
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者(或相当学历)人数
6
其中45岁以下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者
2
本专业在校本科学生数
共计
2000级
实验室建设及仪器设备情况
本学科、专业建设共用或专用的实验室有:管理模拟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会计模拟实验室、金融模拟系统实验室、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验室、旅游规划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外语语音实验室,以及相关应用软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本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实验条件的需要。
到2003年为止学校已对本学科、专业投入仪器设备总价值达到116.78万元,计算机房2个,多媒体合班教室1室,共有计算机120多台.本专业教研室拥有台式电脑4台、激光打印机1台,并与校园局域网以及INTERNET广域网连通。能基本上满足本专业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的要求。
13.社会保障学40吴战波副教授达到
14.国家公务员管理30吴战波副教授达到
教
学
计
划
执
行
情
况
计划规定课程门数6门
现已开出课程门数6门
已
开
出
专
业
课
名
称
、
学
时
、
任
课
教
师
职
务
、
是
否
达
到
大
纲
要
求
课程名称学时任课教师姓名任课教师是否达到
职称大纲要求
1.人力资源管理50方勤敏教授达到
2.管理技能开发40张四龙讲师达到
(企业管理套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位评估简表
本学科、专业的基本情况
院(系)名称
教研室(研究室)与实验室设置情况
旅游与管理学院
教研室设置:
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
实验室设置:
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含管理模拟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外语语音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教
师
情
况
专业技术职称
合计
35岁
以下
36-45岁
教学
经费
情况
本专业十分重视教学条件的改善,自创建以来切实落实了教学经费的投入,生均经费由2000年的2210元(其中包括教学业务费1650元,教学差旅费360元,体育维护费100元,教学仪器设备维护费100元)逐年递增至2001年的2480元,2002年的3100元,2003年的4300元,三年间增加了2倍多。也因为有大量的经费作保障,才使本专业的办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企业文化30王捷二副教授达到
3.伦理学30张群英副教授达到
4.广告学30龚茂国讲师达到
5.近现代中国
历史人物评价30张素宁讲师达到
6.沟通技巧30彭学强副教授达到
7.人类学30周训芳教授达到
8.逻辑学30张群英副教授达到
9.人才培训学40曾月征讲师达到
10.专业电算40张冰新副教授达到
11.外国人事30钟永德副教授达到
4.规范教学管理。本专业创办以来,我们不断加强各个教学环节的规范管理,完善和落实各类教学规章制度,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坚持开展教学工作评估。为了加强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管理,学校还建立了教学督导团和督导制度,从而确保了日常教学秩序的稳定。在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制定及修订、教学质量监控以及学生课程选择与考核等方面我们也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1)2004年1月上旬,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具体选题;
2),完成初稿;
4)2004年6月上旬,完成定稿;
5)2004年6月中旬,进行答辩。
目前,2000级学生基本能按时完成阶段性任务,部分同学已提前完成任务。
本学科、专业培养本科生的物质条件
3.社会调查学40刘君昂副教授达到
4.保险学40吴战波副教授达到
5.市场营销40邓德胜副教授达到
6.组织行为学40陈锡文教授达到
7.劳动法学30刘晓艳讲师达到
8.劳动经济学30曾月征讲师达到
9.管理心理学40吴幻珍副教授达到
10.人际关系学40陈爱吾讲师达到
11.社会学48刘晓艳讲师达到
12.现代企业管理30方勤敏教授达到
13.英语口语与听力72伍辉讲师达到
14.线性代数30申初联讲师达到
教
学
计
划
执
行
情
况
计划规定课程门数14门
现已开出课程门数14门
已
开
出
相
关
专
业
基
础
课
名
称
、
学
时
、
任
课
教
师
职
务
、
是
否
达
到
大
纲
要
求
课程名称学时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是否达到
姓名职称大纲要求
1.财务管理50盛均全副教授达到
2.秘书与写作40李航宇讲师达到
2.强化师资培养。本专业作为新经济时代的产物,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四年来,先后引进正教授1人,硕士研究生5人;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定期派遣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学习。目前,本专业已有1人获硕士学位,两人赴中国人民大学进修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1人赴芬兰赫尔辛基工商管理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本学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基本合理的师资队伍。
2.体育60刘佳副教授达到
3.计算机文化基础48张冰新副教授达到
4.毛泽东思想概论(Ⅱ)34杨立辉副教授达到
5.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46欧祝平教授达到
6.邓小平理论(Ⅱ)46杨岳生副教授达到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原理36龚金凤副教授达到
8.思想道德修养20严爱军副教授达到
9.当代世界经济政治24邓集文副教授达到
总之,四年来,我们始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制定和完善了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投入了大量经费改善教学条件,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保证了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效果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教
育
质
量
自
我
评
估
本专业自创办以来,本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保证了较高的办学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材
建设
及图
书资
料情
况
制定了教材建设规划,选用了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材,且所选教材均为国内著名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优秀教材,适用率达90%以上。
本学科、专业拥有中外文图书、期刊225种,共计3.6万多册,其中校(院)图书馆藏书30000余册,院(系)资料室藏书8300余册;还有各类相关的应用软件,总价值25万余元,其中与本专业联系紧密的图书占90%以上,并建立了严格的借阅管理制度。为本专业的科研与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知识积累及信息查询服务条件。
12.第二外语80邹革新副教授达到
13.专业英语40张四龙讲师达到
14.现代办公技术30张冰新副教授达到
15.演讲与口才30王劲松讲师达到
16.发展与就业30方勤敏教授达到
17.现代礼仪30陈爱吾讲师达到
教
学
计
划
执
行
情
况
计划规定课程门数9门
现已开出课程门数9门
已
开
出
实
验
、
实
践
课
名
称
、
学
时
、
任
课
教
师
姓
7.变革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意味着一场“换笔革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对专业教师进行了计算机培训,95%以上的教师能熟练地采用多媒体教学。同时,针对本专业的特点,对采用双语教学也进行了初步的规划和部署。
8.重视硬件建设。近4年来本学科、专业共投入200余万元,配备了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及相关应用软件。为提高本专业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HRM专业综合实习10周吴战波等正副教授、讲师达到
8.毕业实习6周方勤敏等正副教授、讲师达到
9.毕业设计论文10周方勤敏等正副教授、讲师达到
教
学
计
划
执
行
情
况
毕
业
论
文
或
毕
业
设
计
目
前
或
计
划
执
行
情
况
、
指
导
教
师
情
况
本专业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具有较强规范性与可操作性的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程。在毕业论文选题、指导教师筛选、写作格式规范、写作进程安排等方面均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作为本专业的第一届本科生,2000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目前正在按计划撰写毕业论文。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5.突出教学中心。学校建立了一套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的激励机制,有效地保证了广大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本专业教师严守教学岗位,热心教育事业。高职称教师坚持为本科生上课每学年人均达4门以上,主讲教师每学年为本科生授课均超过150学时。
6.注重实践环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学生创造性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为此,我们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初步建立了一套将案例教学、模拟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三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实践教学链,并最终与各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