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去年的树》教案2

人教部编版《去年的树》教案2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含教学反思)-8 去年的树∣人教部编版去年的树教学目标: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这句话有所感悟;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能读懂鸟儿心情的变化,通过相关句子,读懂它的内心世界。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1.找出角色对话。

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____”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教学目标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大树与小鸟“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

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小鸟与树根“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小鸟与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小鸟与小姑娘“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

学生自读思考: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第二课时一、演一演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演员。

2.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

二、写一写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

2.大家交流,评价。

板书设计:树与鸟儿相约去年的树信守诺言珍惜友情鸟儿寻找树教学反思:《去年的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确立了两个重要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

在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文本,带入作者的心灵,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重点抓住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

这样,渐渐地,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

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学生从读中能有所感悟,懂得友情的珍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去年的树∣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单元概述花儿会跳舞,星星在歌唱,童话的王国真奇妙。

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篇编童话的习作,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

《去年的树》讲述了一个关于“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故事。

《那一定会很好》写了一粒种子成为一棵大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蟋蟀青头和红头这一对好朋友之间的动人故事。

《一块奶酪》则通过蚂蚁队长处理一丁点儿奶酪残渣,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

围绕本单元的体裁,本单元的习作安排为编童话,通过一些词语的提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编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快乐读书吧》编排了世界著名的童话集《安徒生童话》,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

1.会认、会写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人物心情,感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

3.能表演童话,根据词语编童话。

4.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学习童话的收获。

5.学习三种常用的修改符号,能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6.有阅读童话书的兴趣,能完整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书。

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心情。

2.感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学习童话的收获。

难点根据给出的词语自编童话。

《去年的树》2课时《那一定会很好》1课时《在牛肚子里旅行》2课时《一块奶酪》1课时《习作:我来编童话》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快乐读书吧》1课时8去年的树本文是日本男作家新美南吉写的一篇童话。

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

冬天来临,鸟儿南飞之时答应树的请求——明年春天再来唱歌给它听。

可当鸟儿飞回来时,树却不见了。

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是一个优美动人的童话故事,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含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

小鸟和大树都是同学们在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事物,而且在课文中被赋予了很多情感,这已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习这篇拟人体童话,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还要展开想象,试着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入情入境地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本课时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念,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

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为学生创设情景,注意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领悟童话所揭示的道理,并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以读促写的效果。

【知识与技能】1.会认6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

3.能联系课文展开想象,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

4.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能和家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重点识记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课文。

难点联系课文展开想象,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

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第一课时1.会认6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

理解文章内容,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重点会认6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

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去年的树》。

作者是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新美南吉,他创作的很多儿童作品都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2.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交流。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标记下来,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小组交流。

2.指导生字的练读。

师重点指出“切”是多音字,在文中读qiē。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朗读情况。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生说说自己读完课文后的理解,老师指导概括:鸟儿和大树是(),鸟儿天天给树()。

冬天来临,鸟儿去南方之前答应大树()。

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来后却发现() ,于是鸟儿(),最后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5.说说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品读课文,研读对话1.老师发现,课文中有很多语句能体现出鸟儿和大树是好朋友,你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吗?找到后再读一读,去感受他们之间那种深厚的情感。

2.指名读一读,再交流感受。

(1)“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一句。

真是一对好朋友,朝夕相处,多么令人羡慕啊!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学生自由朗读)他们朝夕相处,然而好景不长。

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2)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对话。

分角色读对话,从对话中,你能感受到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心情吗?(伤心、无奈、难舍难分。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自由找朋友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小结:分别时是那么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

(3)时间慢慢地过去,春天又来了。

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

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可是,树却不见了!为了找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鸟儿是怎么做的?小组朗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讨论交流。

3.鸟儿在寻找树的过程中,有许多次急切询问的话语,请你找一找。

用笔画一画,再用心读一读。

4.出示鸟儿问的三句话卡片。

(1)“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任选一句自由练读,指名读。

师生评议,想象体会鸟儿寻找过程中的心情后再读。

(4)分角色朗读鸟儿与树根、大门、小姑娘的对话。

(鸟儿寻找树时的三次对话,语气要一次比一次显得焦急。

而树根、大门、小姑娘的话因为身份不同,朗读时应有所区别,树根的话,要用略显同情、伤感的语气读,门先生的话,语气比较平淡,小姑娘的回答,要用略显稚嫩的语气读。

)现在,咱们都是正焦急地寻找朋友的鸟儿了,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

(5)学生做鸟儿,自找合作伙伴练读。

5.教师采访“鸟儿”。

(可怜的鸟儿,找不到朋友树,你心里怎么想?你在心里呼唤树是吗?怎么呼唤的?)6.总结:鸟儿在寻找树的过程中是那样焦急、担心、急切,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