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一、需了解的知识: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
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不同于西方的歌剧、舞剧、话剧。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秦腔、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昆曲、粤剧、川剧、淮剧、晋剧、汉剧、湘剧、潮剧、闽剧、祁剧、莆仙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吕剧、花鼓戏、徽剧、沪剧、绍剧等六十多个剧种。
(记住几个)戏曲是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可扮女、女可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xingtou,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
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
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戏曲的起源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先秦时期(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
唐中后期(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
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宋金时期(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
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元朝时期(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
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
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其中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为关汉卿,他的代表作《窦娥冤》历来被后人称颂。
明清时期(五)明清——戏曲的繁荣期。
戏曲的特点京剧京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发源于十九世纪中期的都城北平,并于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其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它是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的。
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戏剧叫做“京戏”,也叫“京剧”。
又由于京剧在京师的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háng)、流行(háng)(龙套)七行(háng),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经典剧目:《铡美案》、《霸王别姬》、《白蛇传》、《借东风》、《玉堂春》、《杨门女将》、《赵氏孤儿》......豫剧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紧次于京剧,居各地方剧种之首,目前在我国十六个省市有专业豫剧团的存在。
评剧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形成于唐山,故又名“唐山落lào子”。
后来因其上演剧多有“惩恶扬善”、“警世化人”、“评古论今”之新意,改称“评剧”。
《杨三姐告状》、《安重根刺伊腾博文》等现代戏面对社会现实生活,以时事新闻为题材,在当时很有影响。
《杨三姐告状》又名《枪毙高占英》。
根据真人真事编剧。
写民国七年,富绅富贵章之子高占英娶贫女杨二姐为妻,高流氓成性,与其大嫂裴氏、五嫂金玉通奸。
二姐劝夫改邪归正,高便怀恨在心。
奸夫淫妇合谋,害死二姐。
三姐杨玉娥在吊孝中发现疑点,乃赴滦县告状,县官受贿,致使三姐败诉。
三姐不服,上告直隶总厅(天津),斗争终于胜利。
高占英伏法遭枪决。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领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
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戏曲的三大艺术特色综合性、虚拟性、程序性——(一)综合性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
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
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
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
唱,指唱腔技法,讲求“字正腔圆”;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
(二)虚拟性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
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
中国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
其次是在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诸如刮风下雨,船行马步,穿针引线,等等,更集中、更鲜明地体现出戏曲虚拟性特色。
戏曲脸谱也是一种虚拟方式。
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既是戏曲舞台简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写神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更是一种美的创造。
它极大地解放了作家、舞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曲的审美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三)程序性程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
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
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
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
二、**********重点归纳: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
“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
里边又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
“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
“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
“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我国戏曲的又一特点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尽管舞台上没有崇山峻岭、江河湖泊,没有狂风骤雨、似火骄阳,但是演员可以凭借虚拟的表演,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京剧《三岔口》,仅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靠演员精湛的技艺,就表现出了摸黑打斗的真实情景。
这些虚拟动作,都有一套基本固定的格式,叫程式化动作,是从生活中提炼,经过艺术夸张的规范性动作。
我国戏曲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另外,戏曲中的唱腔、龙套(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脸谱、服饰以及演出场地所涉及的露台、庙台、舞台等也都有它们特殊的韵味,在这里不一一赘述二、几个主要戏曲剧种简介:1、昆剧——中国戏曲之母。
昆剧,亦称昆曲。
我国现存历史较长的地方剧种(包括国粹京剧),几乎都受过昆剧艺术影响,因此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2、京剧——东方“歌剧”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
京剧被称作“东方歌剧”,是因为它和歌剧都是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于一体的特殊戏剧形式,在形式上极为相似;同时,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它们都获得了经典性地位。
3、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
它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
它由民间的山歌小调发展而成,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各地人民群众喜爱。
三、京剧旦角(女性角色)的流派注:几位大师全是男人,因为当时(明.清时期)不许女人登台演戏,所以出现了男人演旦角儿,直到民国民间出了很多草台班子,才有了女人演旦角儿.四、京剧脸谱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绿脸也为中性,地表草莽英雄;黄脸、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许多地方戏中都有这种传统。
习题:1、中国戏曲受影视文化冲击,逐渐走向衰落,请议议:①中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②中国戏曲是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答:①中国传统戏曲应该保留,因为传统戏曲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它内涵博大精深,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形式。
②传统戏曲要摆脱困境,一是要推陈出新,丰富戏曲的内容,更新戏曲的表现手法,吸收现代科学文化成果,扣紧时代脉搏,取得广泛的群众基础;二是大力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如中央十一套的《戏曲频道》,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各类戏曲演唱比赛,开设少儿戏剧培训班,培养出优秀戏曲人才,这些措施,有利于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传统戏曲摆脱困境,走向辉煌。
2、填空:(1)戏曲剧中人物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行(háng)当(dàng)来充任。
(2) 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的是昆剧,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
黄梅戏名剧《天仙配》塑造的是董永和七仙女(玉帝的第七女)的爱情故事。
(3) 京剧旦角流派中梅派由__梅兰芳___创立,程派由程砚秋创立。
3、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在《唱脸谱》中有“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这么一句,那么“关公”属于净这一行当。
4、我国戏曲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5、京剧四大旦角流派分别是梅派、程派、荀派、尚派。
6、你喜欢哪一种戏曲?为什么?黄梅戏。
它由民间的山歌小调发展而成,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听起来有一种亲切感。
7、我国主要的戏曲剧种有:京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要求至少写两种)(昆剧、豫剧、黄梅戏、川剧、河北梆子)8、选择题(1)享有“中国戏剧之母”雅称的剧种是:( C )A、京剧B、黄梅戏C、昆剧D、二人转(2)我国的戏曲剧种大约有多少种? ( D )A、35种B、36种C、350种D、360种(3)黄梅戏发展壮大于哪? ( B )A、湖北黄梅县B、安徽安庆C、湖北安庆D、安徽黄梅县(4)在京剧脸谱中,颜色不同,象征人物的性格品质、命运也不同,下列代表褒义色彩的是: ( B )A、蓝脸B、红脸C、黑脸D、白脸(5)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哪一剧种?( A )A、京剧B、豫剧C、昆剧D、越剧(6)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是哪一行当: ( C )A、旦B、生C、净D、丑(7)你设计一下,在京剧中扮演曹操,应选什么色彩的脸谱:( B )A、红脸B、白脸C、黑脸D、黄脸(8)下列属于东北二人转曲目的是: ( D )A、《天仙配》B、《玉堂春》C、《花木兰》D、《回杯记》9、我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形式表现人物?唱、念、做、打10、戏剧表现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11、京剧“四大名旦”是?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12、脸谱中红脸白脸黑脸蓝脸分别代表什么?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