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潜能激活与创造力开发教程、单选题B1、被称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是(儒勒?凡尔纳)。
2、把系统划分为无机系统、有机系统和社会系统,这种划分的依据标准是(按照系统的自然发展层次)。
C3、创新性思维的根本品性是指(超越性)。
S4、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的学者是(熊彼特)。
5、所提出的思维创新过程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是指(沃拉斯)。
T6、提出了新的智力结构学说的是(施莱辛格和格特曼)。
7、提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著名论点的学者是(亚里士多德)。
W8、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了“大敦穴” ,其主要方法是(共变法)。
9、“未来的帝国是头脑的帝国。
”这句话的提出者是(丘吉尔)。
X10、下列属于灵感思维最显著的功能的是(突创功能)。
11、下列属于创新思维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式方法的是(发散思维)12、下列属于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核心环节的是(模仿创新)。
13、下列属于大型综合创新性活动中最常见的思维方法的是(多向发散思维)。
14、下列属于发散思维的第一层次的是(流畅性)。
15、下列属于情商中最基本、也是最先发展的能力的是(正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能力)。
16、下列属于坚持创造出成果的根本保障的是(创造人格)。
17、下列属于创新者运用系统思维方式的核心步骤的是(创新系统思维评估)。
18、下列属于体力机能构成的最基本的结构形式的是(体能强度)。
19、下列不属于逻辑式创新思维方式的是(想象和联想)。
20、下列不属于适度的模仿扩张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的作用的是(马桶效应)。
21、下列不属于发散思维的特点的是(单维性)。
22、下列不属于管理学中的潜能开发法则的是(三 T 原则)。
23、下列基本要素或能力是智力的核心的是(思维力)。
24、系统科学产生的时间是(20 世纪)。
25、所提出的思维创新过程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是(沃拉斯)Z26、在创造过程中,下列属于创造的核心的是(产生新想法或新方案)27、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最重要的创新应是(知识创新)。
28、在西方,最早提出学会学习或学习策略这个问题的学者是(卢梭)2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大类分成(8 个)。
30、知识经济的主要生产要素是指(知识)二、多选题C1、从个人本身的因素来看,培养创造力应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个性的独立性;不怕犯错误;2、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与创造者本人的心理素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意志;开拓;自信;激情;不迷信权威)。
3、根据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变化强度的不同,技术创新可以(根本性创新;渐进性创划分为新)H4、横向思维的特点主要包括(动态性;多维性;同时性;立体性)。
J5、聚合思维的特点主要包括(单维性;逻辑性;唯一性;比较性)。
K6、科技创新推动了世界科技革命的进程,其具体表现为(国际科技合作正蔚然成风;科技发展的动力机制更趋于市场化、国际化;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短缺加剧,人才争夺战更加激烈;科技发展开始对社会形态、价值观念造成实质性冲击)7、科学归纳推理的方法主要包括(求同法;共变法;求异法;剩余法)。
8、开发体力潜能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跑步锻炼;笑口常开;敲腹背健身法;坚持散步;冷水浴健身法)R9、人类思维的工具在逻辑思维中主要表现为(抽象;比较;综合;分析;概括)。
S10、想象的方式主要包括(填充式想象;纯化式想象;组合式想象;取代式想象;科学幻想)。
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知识的有效性;树立科学的价值观)11、想象在创新思维中起着的作用主要包括(填充作用;超越作用;黏合作用)。
12、思维的显著特征主要包括(概括性;逻辑性;目标性;间接性;精确性和模糊性)。
13、思维的超越性主要表现在(在对“具体”一一具体事物、具体现象、具体物品等等超越上;在对空间的超越上;在对“有”与“无”的超越上;在认识和把握对策时、在展开思维的过程中对时间的超越和突破;在对“传统”的超越上)。
14、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休,其做法主要包括(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T15、体力潜能的构成主要包括 ( 体能强度;精力状况;心理健康水平;年龄因素16、下列属于影响创造或创造力增长的障碍表现的是 感方面 )。
17、下列属于开发专业技术人员信念潜能的方法的是 善于学习多思考;要坚持不断改善;要立即行动 18、下列属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情商的方法的是 (学会划定怡当的心理界限;扫除一切浪费精力的事物;找一个生活中鲜活的榜样;为人父母;从难以相处的人身上学到东西 )。
19、下列属于自然形成的系统的是 (宇宙天体系统;自然气候系统;元素周期系统;人体系统)。
20、下列学科的产生是运用了横向思维的是 (工程美学;数理逻辑;生物化学 )。
21、下列关于“信念”理解正确的是 (信念是一种动力,并且有强弱之分;信念需要韧性作纽带;信念需要支撑;信念需要勇气作动力 )。
22、下列关于“智商”理解正确的是( 智商主要表现人的理性的能力;智商与遗传因素的 关系远大于社会环境因素;智商的作用主要在于更好地认识事物;智商是用以表示智 力水平的工具 )Y23、一般思维创新过程主要包括 (比较与分类;系统化与具体化;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24、预期性是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学习上具体表现为 (能在学习上进行自我调控;能独创性地学习;能有选择地学习;能有目的地学习;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前途和 人生道路有美好的憧憬和丰富的想象力,并有实现理想的愿望和责任感 )。
25、运用系统思维方式要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 (结构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目的性原则 )。
Z26、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国家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直接投资;通过制定国家技术创新法,保障技术创新的实施;制定一系列鼓励创新的具体政策;协调各创新 主体之间的关系,促进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培育有益于创新的环境 )。
27、在创造性教育中,首先要提倡学校环境的创造性,其主要包括 (教师评估体系;环境布置;学校管理;校长的指导思想;班级气氛 )。
(智力方面;知觉方面;文化方面;情 (要改变旧有信念;敢于质疑不盲从; )。
28、作为一切学习的媒介,学习中介要素主要包括(语言;工具;价值;人际关系;形象)。
三、判断题B1、变通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层次。
(错)C2、创造性思维本质上就是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对立统一。
(对)3、创造力必须以一定数量的智商(智力)为阈限点,超过了这个阈限的临界点,创造力与智力的相关是微弱的。
(对)4、创造性思维方式是培养创新能力,进行开创性工作的起点。
(对)5、创新素质就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统一。
(对)6、创新性是一种以收敛性思维为核心,以发散性思维为支持因素,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有机结合的思维方式。
(错)7、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
(对)8、创造性学习是在发现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等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对)9、出现“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人类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和社会生产高度专业化的产物。
(对)10、侧向发散思维常与联想、类比等思维联系在一起。
(对)G11、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 GDP 在 3000 美元至 5000 美元的时候,主要以原始创新为主,辅之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错)K12、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和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是通过孤立的创新个案实现的。
(错)13、科学归纳推理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特殊事例的思维形式。
(错)14、科学研究中的跟踪调查、个案研究以及不同阶段的对比实验就是纵向思维。
(对)15、科学实验证明,当我们在压力之下变得过度紧张时,血液会离开大脑皮层,于是我们就会举止失常。
(对)L16、灵感也被称为“顿悟” 。
(对)Q17、缺陷一般是指一个人在行为上、嗜好上、习惯上表现出来的不良现象。
(错)18、潜能得不到深度开发的第一道鸿沟就是自卑感。
(对)R19、人力激励有一个时效问题,激励出现在员工最佳年龄区域,其成果几率增长最快,一般科技人员的峰值年龄为 45 岁。
(对)S20、实践出真知,这是智力开发与教育的基本信条。
(对)T21、脱离任何已有成果的完全创新是可能的。
(错)W22、维持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这两种类型学习的提法源于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于1979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学无止境》。
(错)23、行为主体智力技能与创新能力是源与流的关系。
(对)24、信念侧重强调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的认识和态度。
(错)25、系统思想的核心,是在认识要素的基础上,注重对要素之间联系的研究。
(对)26、新颖性是创新性思维的根本属性。
(错)27、信念在程度上没有强弱之分。
(对)Y28、有了创新意识,就一定能够创新。
(错)29、一个系统的属性由要素属性之和决定。
(错)Z30、专业技术人才将能否从事“创造性劳动”作为区别人才与普通劳动者的重要标志。
(对)31、只有技术上的突破,没有进行商业运用,或进行了商业运用,但没有获得商业价值的创新,不是严格意义的技术创新。
(对)32、政府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错)33、最早给智力下定义的是德国心理学家斯腾。
(对)34、知识经济是以“硬件”的数量、规模及资源、资本的总量或增量来决定其发展模式。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