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198号路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1总则 (1)1.1任务由来 (1)1.2编制依据 (2)1.2.1环境保护法律、国家产业政策 (2)1.2.2 国家相关法规 (2)1.2.3部门规章、规范 (3)1.3.4地方法规、规章 (4)1.2.5技术规范及标准 (4)1.2.6项目资料 (5)1.3评价目的和原则 (5)1.3.1评价目的 (5)1.3.2评价原则 (6)1.4评价标准 (6)1.4.1质量标准 (6)1.4.2排放标准 (9)1.5评价内容、级别、重点、范围及因子 (11)1.5.1 评价重点及评价内容 (11)1.5.2评价因子 (12)1.5.3评价等级 (13)1.5.4评价范围 (14)1.5.5评价时段 (15)1.6环境保护目标 (15)1.6.1大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 (15)1.6.2水环境保护目标 (19)1.6.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20)1.7评价工作程序 (21)2回顾性评价 (23)3工程概况 (24)3.1工程基本情况 (24)3.2道路走向 (27)3.2.1道路东段 (27)3.2.2道路西段 (27)3.3主体工程 (27)3.3.1东段主体工程 (27)3.3.1.1道路横断面 (27)3.3.1.2道路纵断面 (29)3.3.1.3路基 (29)3.3.1.4路面工程 (30)3.3.1.5桥涵工程 (31)3.3.2西段主体工程 (31)3.3.2.1道路横断面 (31)3.3.2.2道路纵断面 (32)3.3.2.3路基 (32)3.3.2.4路面工程 (33)3.3.2.5桥涵工程 (34)3.3.3交叉工程 (34)3.4综合管线工程 (35)3.4.1道路东段 (36)3.4.1.1排水 (36)3.4.1.2交通工程 (37)3.4.1.3照明工程 (37)3.4.1.4绿化工程 (38)3.4.1.5给水工程 (38)3.4.1.6电力工程 (38)3.4.1.7通信工程 (38)3.4.1.8燃气工程 (38)3.4.1.9再生水工程 (38)3.4.2道路西段 (38)3.4.2.1排水 (38)3.4.2.2交通工程 (39)3.4.2.3照明工程 (39)3.4.2.4绿化工程 (39)3.4.2.5给水工程 (39)3.4.2.6电力工程 (39)3.4.2.7通信工程 (39)3.4.2.8燃气工程 (39)3.4.2.9再生水工程 (39)3.5附属工程设施 (40)3.6交通量分析 (40)3.7工程占地 (41)3.8拆迁及安置方案 (43)3.9“三场”设置情况 (43)3.9.1筑路材料场 (43)3.9.2弃渣场及临时表土堆场 (43)3.9.3施工营地和施工场地 (45)3.10施工便道设置情况 (46)3.11筑路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 (46)3.11.1筑路材料来源 (46)3.11.2运输条件 (46)3.12工程投资及施工进度计划 (46)3.12.1 工程投资 (46)3.12.2 施工进度计划 (46)4工程分析 (48)4.1已开工路段情况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48)4.2施工工艺 (48)4.2.1工艺流程简介 (48)4.2.2主要工程施工工艺 (49)4.3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50)4.3.1施工准备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50)4.3.2施工期 (51)4.3.2.1废气 (51)4.3.2.2废水 (51)4.3.2.3噪声 (52)4.3.2.4固体废物 (53)4.3.2.5生态环境 (59)4.3.2.6景观环境 (59)4.4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59)4.4.1废水 (59)4.4.2废气 (60)4.4.3噪声 (62)4.4.4固体废物 (63)4.4.5生态环境影响 (63)4.4.6景观环境影响 (63)5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64)5.1自然环境 (64)5.1.1地理位置 (64)5.1.2地形、地貌、地质 (64)5.1.3气象及水文 (66)5.2社会经济概况 (67)5.3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68)5.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68)5.3.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71)5.3.3声环境质量现状 (74)5.3.4生态环境现状 (75)6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77)6.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77)6.1.1评价区气象资料 (77)6.1.1.1地面气象资料来源 (77)6.1.1.2气象背景 (77)6.1.1.3地面气象要素分析 (77)6.1.2施工期 (83)6.1.3运营期 (86)6.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92)6.2.1施工期 (92)6.2.2运营期 (93)6.3环境噪声预测及评价 (94)6.3.1施工期 (94)6.3.2运营期 (97)6.4固体废物处置及影响分析 (114)6.4.1施工期 (114)6.4.2运营期 (114)6.5生态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115)6.5.1土地占用影响分析 (115)6.5.2对沿线植被的影响分析 (115)6.5.3对沿线动物的影响分析 (115)6.6景观影响分析 (116)6.7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118)7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 (119)7.1环境风险因子识别 (119)7.2交通事故污染风险概率(风险度)估算 (121)7.3风险事故的防范和防治措施 (123)7.4应急预案 (124)8水土保持方案 (126)8.1水土流失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126)8.1.1水土流失责任范围 (126)8.1.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128)8.2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129)8.3水土流失预测 (130)8.3.1水土流失预测参数取值 (130)8.3.2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131)8.4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及工程量 (135)8.4.1 已开工段(东段) (135)8.4.2 未开工段(西段) (138)8.4.3直接影响区 (141)8.4.4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量 (141)8.5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安排 (149)8.6水土保持方案投资 (152)9 产业政策及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59)9.1产业政策符合性 (159)9.2与《昆明国家旅游度假区海埂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符合性 (159)9.3与昆明路网规划符合性 (159)9.4与《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符合性 (160)9.5选址合理性 (162)10 施工“三场”设置合理性分析 (164)10.1施工场地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164)10.2临时堆场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165)11 公众参与 (166)11.1公众参与的目的 (166)11.2公众参与的方法及调查对象 (166)11.2.1公众参与的方法 (166)11.2.2公众参与的调查对象 (166)11.3调查结果与分析 (167)11.3.1调查内容 (167)11.3.2个人调查结果 (168)11.3.3社会团体调查结果 (173)11.4调查结果评述 (178)11.4.1个人部分 (178)11.4.2单位部分 (179)11.5公开环境信息 (180)11.6公参回访情况 (181)11.7结论及建议 (185)12 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 (186)12.1社会效益简要分析 (186)12.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86)12.1.2本项目的社会效益 (186)12.2经济效益简要分析 (187)12.3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及效益简析 (187)12.3.1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187)12.3.2环境保护投资效益简析 (189)13 环保管理、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 (191)13.1环保管理 (191)13.1.1环保管理机构 (191)13.1.2环保管理计划 (191)13.2环境监测 (194)13.3环境监理 (195)13.3.1环境监理范围 (195)13.3.2环境监理一般程序 (195)13.3.3环境监理内容 (195)13.3.4环境监理技术要点 (198)13.3.5环境监理工作费用估算 (201)13.4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201)14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建议 (204)14.1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204)14.1.1施工期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204)14.1.2运营期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205)14.2水污染防治措施 (205)14.2.1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205)14.2.2运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206)14.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206)14.3.1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206)14.3.2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208)14.4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措施 (210)14.4.1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210)14.4.2运营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210)14.5生态保护措施 (210)14.6景观保护措施 (211)14.6.1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211)14.6.2运营期景观的保护措施 (211)14.7水土流失影响保护措施 (211)14.8社会不利影响减缓措施 (212)14.9风险防范措施 (212)14.10其他措施 (212)14.11环境污防治措施一览表 (213)14.12建议 (221)15 评价结论 (223)15.1工程建设意义 (223)15.2工程分析结论 (223)15.3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224)15.3.1环境空气 (224)15.3.2地表水 (224)15.3.3声环境 (224)15.3.4生态环境 (224)15.4主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25)15.4.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 (225)15.4.2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225)15.4.3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结论 (226)15.4.4固体废物处置及影响分析结论 (227)15.4.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227)15.4.6社会影响评价结论 (228)15.4.7风险事故防范和防治措施 (228)15.5公众参与及“三效”分析结论 (228)15.6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 (229)15.7评价总结论 (229)1总则1.1 任务由来近年来,随着昆明城市职能的提升、规模扩大与私家小汽车的普及等多种原因,城市交通需求急剧增加,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面临的交通压力日益加剧。
市政府高度重视交通问题,一直大力发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
为了缓解近期城市交通压力、改善交通运行效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延续《昆明市中心区交通综合整治规划》(2006~2008年),同时也是为了落实《昆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昆明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及《昆明城市交通整治与建设规划》(2009~2011)的内容,昆明市规划局和城市交通研究所编制了《昆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