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政治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解答一、选择题1.“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这句话揭示的深刻道理是A.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C.社会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 D.每个人都从社会获得物质支持A.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C.社会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D.每个人都从社会获得物质支持2.“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这段话主要说明A.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B.文明有礼,不仅是个人的私事,还关乎国家形象C.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D.做人做事,只要有礼,就能成功3.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一切违法行为()A.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B.都要承担法律责任C.都由人民法院实行惩罚D.都触犯了刑事法律4.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是A.投诉B.诉讼C.仲裁D.调解5.网络世界宛如戴着面具的舞会,你看不到我,我见不着你,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生活中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的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①远离网络,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②注意保护隐私,不轻易公开个人信息③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正确使用网络④开展清网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诈骗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在短道速滑世锦赛女子3 000米的半决赛中,韩国队员故意犯规,干扰中国队整场比赛。
之后,犯规取胜的韩国队被裁判直接取消成绩,而中国队则顺利进军决赛并成功夺冠。
这一恶劣事件,引起了多家媒体的严厉抨击。
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们只需要在体育比赛中遵守比赛规则,在生活中不需要遵守社会规则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C.违反了相应的规则就会受到处罚D.我们不能违反社会规则7.针对香港发生的暴力行为及其对社会和市民造成的严重危害,香港特别行政区订立《禁止蒙面规例》并于2019年9月5日生效。
中央政府支持特区政府和香港警方依法采取一些必要措施,维护香港的社会安定。
《禁止蒙面规例》的实施()①体现了安邦定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②有利于杜绝一切破坏国家统一暴力行为的发生③不会影响香港市民依法享有游行集会等权利和自由④旨在维护香港社会秩序,打击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分裂的行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8.承担责任=代价(付出时间、精力、金钱,受到责备甚至处罚等)+回报(良好的自我感觉、同学的信任、老师的赞许、能力的提高等)。
这个公式说明A.承担责任的代价总是大于回报B.承担责任只有精神方面的回报C.承担责任意味付出,也意味获得回报D.责任可以通过权衡代价与回报来选择是否承担9.“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的乐趣。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要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B.责任既意味着付出,又意味着收获C.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D.承担责任是痛苦的,不要承担责任10.下列关于“违法犯罪”的相关知识,正确的是A.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B.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C.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会走向违法犯罪D.一般违法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11.自全国接入互联网以来,我国互联网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电视、互联网理财……带有显著互联网思维的产品不断涌现,众多功能性服务也不断诞生。
这告诉我们( )A.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沟通无极限B.网络世界很精彩,网络世界很无奈C.网络交往很诱人,网络内容都精彩D.网络内容真精彩,无所顾忌任我游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新的时代精神,我们应该A.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考虑任何个人利益B.在国家危险时刻,肩负起救国的重任C.发扬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无需任何帮助D.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13.杜富国那句“你退后,让我来”,刻印在了亿万国人心中。
因为人民的需要,因为这里是中国的领土!他不畏流血牺牲,勇挑重担,用汗水和鲜血诠释了扫雷官兵是“刀尖上的舞者”,是和平年代“离死神最近的人”。
这说明他①勇于担负人生责任②积极维护人民安全③正确行使了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权利④在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人们行为的底线是A.不违规B.不违德C.不违法D.不违纪15.针对我国出境旅游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如:在景区写上“XX到此一游”等,我国制定并实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管理办法》。
之所以采取此措施,是因为A.文明有礼是考察一个人是否可以出国的标准B.此办法可以杜绝不文明旅游现象C.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D.文明有礼决定国际影响力16.为了安慰身患重病的病人,我们会听到“别着急,你的病问题不大,会慢慢好起来的”;小孩经常听到妈妈说:“你多吃点鱼,妈妈不喜欢吃”……生活中这种善意的谎言随处可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说法是不诚实的表现B.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时需要我们运用诚信智慧C.诚实与说谎是不相容的,不应该说谎D.善意的谎言终究也是谎言,不能提倡17.欣赏是一种互补,是一种冶炼,是自身修养不断提升的捷径。
欣赏别人,更是一种气度,一种发现,一种理解,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下列选项体现欣赏他人的是A.只看到别人的闪光点B.多说优点,少说缺点C.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D.贬低自己,抬高别人18.郭明义无私奉献、勇担责任的事迹获得社会的一致好评。
这告诉我们,承担责任可以获得的回报是A.良好的自我感觉B.他人的尊重和赞许C.新的知识和技能D.丰厚的奖金19.2017年10月,我市学生志愿服务联盟成立,学生们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学生志愿服务①是奉献社会的具体表现②能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③是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的表现④履行了公民的法定义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下列成语典故中,能反映诚信的一组是①一诺千金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③立木为信④挂羊头,卖狗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综合题21.走近生活,回答问题(1)镜头一传递出哪些正能量?(至少回答出两方面,)(2)根据漫画和相关链接,从法律作用的角度谈谈对“机动车礼让行人”这一规定的看法?(3)你想怎样劝诫漫画二中的驾驶员呢?(4)请你简要概括斑马线上实现人车和谐的关键。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民族独立梦、两弹一星梦、奥运世博梦、航天潜海梦,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1年来,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
今天的中国,民族复兴的梦想仍在继续,住房梦、创业梦、宜居梦、小康梦在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互动交融中,世界东方升腾起激荡人心的中国梦,奏响一个伟大民族走向复兴的交响乐章。
(1)说说你对“中国梦”的理解。
(2)大步向前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梦工厂”。
请你向世界传递“中国梦”一定能实现的正能量有哪些?(3)你打算组织哪些实践活动宣传“中国梦”?(4)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
你打算如何脚踏实地投入到圆梦行动中?23.阳明中学八(6)班的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就国内旅游状况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这个暑期,邮轮旅游无疑是最火的旅行方式。
但对邮轮这种新兴旅行方式,很多国人还并不习惯。
有的游客因为不懂邮轮规则“露怯”,有的人因为不遵守规则而影响到他人。
(明辨是非)在活动过程中,李明说:“旅游就是为了自由,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无需在意那些规则。
”对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1)对上述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你支招)在新闻媒体报道中,记者提到了许多“囧事”。
例如:穿着背心拖鞋去西餐厅吃饭或参加晚宴;晚宴上有表演,只要演员上台,许多游客就一窝蜂冲上去照相,演员根本无法正常演出。
(2)为避免上述这些“囧事”,我们应怎样遵守社会规则?(微信感言)开展社会调查的一位同学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了一段感言:“今天是我第一次做社会调查,开始之前,我做好了遭白眼、被拒绝的心理准备,即便如此,我也鼓励自己一定要完成任务。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么糟糕。
当同学们了解到我的用意,大多都能积极配合我的调查。
不少九年级的师兄师姐还称赞了我的能力强、有勇气。
调研虽然结束了,但大家的支持、微笑和赞扬,总让我心里暖暖的,我以后也要将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3)为了将上述材料中“暖暖的感受”更好传递他人,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4)上述材料中这位同学的朋友圈感言,对我们合理利用网络有何启示?24.学以致用,依法维权收藏品不仅能纪念某个重要时刻,还能保值增值,成为很多老年人舍得投入时间和金钱的兴趣爱好。
然而,却有一些犯罪分子嗅到了其中的可乘之机……李老退休后就爱上了收藏。
有一天,他接到了一个自称是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李龙的电话。
李龙称为了纪念改革开放4周年央行发行“强军梦”“大国崛起”等多套纪念币、玉玺印章等收藏品,不仅价格优惠而且购买后还能免费参加拍卖会。
李老听后很是心动,立刻启用自己的养老金,花了1600元购买“强军梦”纪念币,9800元购买玉玺印章。
万万没想到的是,收到实物后才发现这些东西粗制滥造,仅值几十元而已。
像李老一样的受害人还有20多个,被骗金额在800元到十几万元不等。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日常生活中合法权益被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你认为上述案例中的李老应该如何维权?(2)时代进步也催生了犯罪手法的不断翻新。
近年来,诈骗分子利用大数据精确瞄准受害人,让人防不胜防。
为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请你设计一条宜传标语,再提供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2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上表中,陈某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2)陈某的经历告诉我们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26.(法在心中)王某乘坐杜某驾驶的出租车时,向杜某索要手机打电话遭到拒绝,王某对杜某实施殴打致其轻微伤,杜某逃走,王某趁机将出租车开走。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王某的什么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什么行为是犯罪行为?(2)请结合材料分析确认王某犯罪行为的理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和把握。
花离开了树枝就会死去,鸟离开了群体就会悲伤,这意味着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而单独存在,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上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B说法正确,C与题不符;材料没有体现出人的社会化过程,A与题不符;D的表述不完整,说法错误;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