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学习目标】
1.记住教育“三个面向”的具体内容;知道重要的教育法规的名称;记住我国“教师节”的
具体时间;了解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在教育;知道国家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大幅度扩大招生的原因;记住我国体育工作的方针;版权所有
2.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寻找中国成为亚洲体育强国和中国申奥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新中国教育、体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
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帮助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培养学生立足家乡、胸怀祖国、面向世界,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教育、体育工作的巨大成就
难点:对教育、体育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原因的分析。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问题探究法、图形结合法、图表归纳法、多媒体辅助
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一、自主检测
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制订了“科教兴国”战略。
2.1983年邓小平提岀教育的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1999年.党和国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教育改革要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
4.确定从1985年起,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5.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号召人们“加强身体
素质锻炼”。
6.中国第一个奥运会冠军是许海峰。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二、我的疑惑:
学生自主写出自己的疑惑,各小组组长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些疑惑,
把些疑惑传递给老师,老师一并把有意义的疑惑呈现给所有同学。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导入新课:有这么一个可口可乐的广告:在闹市中,一女孩遇到危险,
紧急时刻,一男子跨栏上车递给她一瓶可口可乐,女孩得救了。
请问扮演这位救人于危难之中的英雄是谁?(学生回答:刘翔)对,这位男子就是获得2004年奥运田径110米栏的冠军刘翔,他的金牌是当时中国获得的32枚金牌中含金量最高的。
今天。
我们将学习有关体育事业发展的一课《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教育
师:请同学们用5分钟阅读课文PII9至P121后.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是什么?
2.教育发展的成就有哪些?
3.邓小平“三个面向”指的是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行。
学生课前通读课
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
点梳理。
相信自己,我能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出答案;强化记忆“三个面向”的内容。
师:1986年4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 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它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对义务教 育的管理、学校经费、教师的要求、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责任等,都作 了具体的规定。
《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中国的义 务教育制度,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一个“依法治教”的新阶段. 普及初等和初级中等教育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讲述“希望工程”与“春蕾计划”的时代背景和具体内容,补充春蕾 女童的故事,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
学生讨论自己应当怎样珍惜国家和社会为我们所提供的接受义务教育 的机会。
教师点评。
结合班上实际,特别让享受“两免一补”的同学说说 自己的感受。
师:大家能这样想,这样做,老师就放心了.然而
在 京怀柔县发生了辱骂殴打一名女教师的事件, 骅针对此事向《光明日报》写信,提出确立和确定“教师节”建议。
年。
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九次会议
一致通过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 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就是第一个教师节。
《中 小组汇报
学习结果 1982年7月.
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师田永 1985 9
学生独立
思考回 答。
运动会上升起的一面面五星红旗,那是中国向世界宣告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的誓言。
(一)不忘国耻
学生讲有关“东亚病夫”的来历(课前布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柏林举行。
中国申报了近三十个参赛项目,派出了140余人的代表团。
在所有的参赛项目中除撑杆跳高选手进入复赛外,其他人都在初赛中即遭淘汰,最终全军覆没。
中国代表团回国途经新加坡时,当地报刊上发表了一幅外国漫画讽刺中国人:在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长袍马褂、形容枯瘦的中国人,用担架抬着一个大鸭蛋,题为“东亚病夫”。
从此,“东亚病夫”就成了洋人对中华儿女的蔑称。
师:1932年、1936年、1948年中华民国派代表参加奥运会,一块金牌也没有拿到,中国遭到冷遇、歧视、嘲笑。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出台了体育工作方针,群众体育活动也空前活跃。
(二)重振国威
问:我国体育工作的方针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师: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1995年。
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给群众体育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交流谈谈自己家庭成员的健身方式或自己的体育爱好。
此时可让学生得到放松,同时可培养学
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促进同
学之间的交流。
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育爱好,经常做运动可以强健身体,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健康地成长。
由于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普及,我国各个活动项目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国际大赛中屡屡获奖。
课本上列出了许多,
老师把他们制作成了卡片,并要求大家分小组完成上面的题目。
学生活动:小组竞赛
通过紧张激烈的活动,再次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掌握建国
后我国的体育成就。
同时达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师:从1984年1:至2004年以来,中国在奥运会上共获得了112枚金牌,证明了中国体育健儿的实力和祖国的强大。
沉甸甸的奖牌,熔铸了体育健儿多少的艰辛和汗水。
正因为这样,世界冠军成了体育明星。
想一想:发展体育事业是否只是为了培养体育明星在国际大赛中拿奖,为什么?(学生回答略)
师:体育事业的发展不只是为奖牌,是为提高国民素质,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只有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体育事业才能发展。
中国的体育发达了,世界各国也不敢小看中国,不敢再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了,而且还得为中国喝彩。
出示:我国庆祝申奥成功图片或片段。
提问:这是发生在哪一年的事情?人们在庆祝一件什么大事?学生回答后组织小组议一议,我国申奥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各组代表发言后,给予点评。
师:在现代奥运会百年历程中,中国早有了举办奥运会的想法。
旧中国,条件不够,不可能实现梦想。
只有中国强大了,在世界的地位提高了,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1 .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
A .增加教育投入 C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的是
A .科教兴国”战略 C .邓小平三个面向”讲话
3 .不能成为群众体育活动中的三支重要
队伍是
A .老年人
B .残疾人
I
4. 2008年如果你在北京,你将亲眼观看到哪届奥运会 A •第二十八届
B .第三十届
C •第十九届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小结归纳本课的知识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立足家乡、
胸怀祖国、面向世界、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和繁荣而努力学习,最终使自己 成为一名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在享受(请你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训练,巩固拓展】 课后习题和同步练习 73— 75页 【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B .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 D •实施希望工程 ()
B .人才强国”思想
D •深化教育改革
()
C .少数民族
D .大学生
?()
D .第二十九届
当堂检测并统一答案和解题思路。
老师注意巡看
通过当堂检测,找到学生自己当堂存在的问题,并做好修改和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