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已改ok资料

最新《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已改ok资料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新闻采访与写作英文名称: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课程类型:专业平台课总学时及学分:48学时 3学分适应对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要先修课程:无执行日期:2017年9月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性质:本课程以即兴口语表达的相关理论和广播电视节目即兴主持创作方法、原则为主要内容,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必修课程。

开设此课程旨在适应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培养学生在新时代要求具备的重要素质——即兴口语表达能力,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任务:通过一学期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即兴口语表达的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即兴口语表达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技能,熟悉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的特点,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技能和知识,驾驭各类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的场合。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理论和互联网新媒体具体实施操作的方法与路径,使学生能全面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的基本理论及形式要素。

能力目标:着重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初步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能力,掌握实际操作的方式和技巧。

素质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了解网络时代新闻报道的理念及基本原则,理解采访与写作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从事新闻报道与网络传播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1.1 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1.2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1.3 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在信息时代,了解新闻特性的变和不变;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和新闻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掌握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教学难点: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第二章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2.1 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2.2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2.3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新闻采访;理解新闻采访的任务;掌握如何正确处理新闻采访中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

教学重点: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教学难点: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第三章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3.1 获得线索:采访的起点3.2 新闻敏感与新闻线索3.3 采访与新闻报道策划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新闻价值的构成因素;理解什么是新闻的选题;掌握如何正确策划新闻选题、新闻选择的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新闻敏感与新闻线索。

教学难点:采访与新闻报道策划。

第四章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4.1 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备4.2 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4.3 拟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4.4 想方设法创造采访机会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新闻采访;理解新闻采访的任务;掌握如何正确处理新闻采访中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

教学重点: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

教学难点:拟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

第五章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5.1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方法5.2 新闻采访中的倾听方法5.3 新闻采访中的观察方法5.4 新闻采访中的记录方法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理解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的任务;掌握一般采访时机与场所的选择。

教学重点:采访的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接近采访的对象。

第六章新闻采访的特殊方法6.1 新闻记者的隐性采访6.2 利用网络作在线采访6.3 悄然兴起的精确新闻采访6.4 以跟踪调查的方式进行采访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新闻采访的特殊方法;理解新闻采访的特殊方法的任务;掌握特殊采访时机与场所的选择。

教学重点:采访的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接近采访的对象。

第七章采访素材的整理加工7.1 整理采访素材的意义7.2 整理采访素材的步骤7.3 对采访素材的分析取舍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采访素材的整理加工;理解整理采访素材的步骤;掌握对采访素材的分析取舍。

教学重点:整理采访素材的步骤。

教学难点:对采访素材的分析取舍。

第八章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8.1 充分体现对象主体的价值8.2 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8.3 注重发挥事实本身的作用8.4 在真实的前提下追求时效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新闻真实性原则;理解注重发挥事实本身的作用;掌握如何在真实的前提下追求时效。

教学重点:充分体现对象主体的价值。

教学难点:注重发挥事实本身的作用。

第九章因媒体而异的新闻写作9.1 文字符号与视听符号9.2 报纸媒体:拥有图文符号的优势9.3 广播电视:彰显声画的感染力9.4 互联网:包容诸多优点的新媒体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文字符号与视听符号;理解报纸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含义;掌握因媒体而异的新闻写作。

教学重点:报纸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不同的新闻写作。

教学难点:文字符号与视听符号。

第十章消息文体的写作(上)10.1 消息文体的分类和结构10.2 正确处理写作中的几组关系10.3 各类消息作品个案评析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什么是消息;理解消息与新闻的关系;掌握消息的结构构成,学会写作消息的标题、消息头、导语。

教学重点:消息文体的分类和结构。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写作中的几组关系。

第十一章消息文体的写作(下)11.1 消息文本标题的撰制11.2 消息文本导语的写作11.3 消息文本主体的写作11.4消息文本背景的写作11.5 消息文本结尾的写作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新闻躯干;理解新闻背景及结尾的写作;掌握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消息文体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的写作。

教学难点:消息文本标题的撰制。

第十二章通讯文体的写作(上)12.1 通讯文体写作概述12.2 通讯主题的确立和提炼12.3通讯文本的表达方式教学基本要求:了解通讯的写作特点;理解熟悉通讯的种类;掌握通讯写作的基本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通讯文本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通讯主题的确立和提炼。

第十三章通讯文体的写作(中)13.1 通讯作品的文本结构13.2 通讯文本各部分的写作13.3 通讯文体的语言运用教学基本要求:了解通讯主题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如何提炼通讯的主题;掌握安排通讯主题的结构。

教学重点:通讯文本各部分的写作。

教学难点:通讯文体的语言运用。

第十四章通讯文体的写作(下)14.1 叙事记述型通讯的写作14.2 调查分析型通讯的写作14.3 谈话实录型通讯的写作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什么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风貌通讯;理解各类通讯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掌握区别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的差别。

教学重点:谈话实录型通讯的写作。

教学难点:调查分析型通讯的写作。

第十五章深度报道的写作15.1 独立文体深度报道写作15.2 连续性和组合式深度报道写作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独立文体深度报道写作;理解连续性和组合式深度报道写作;掌握深入报道写作的要求。

教学重点:独立文体深度报道写作。

教学难点:连续性和组合式深度报道写作。

第十六章新闻评论的写作(上)16.1 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分类16.2 新闻评论的选题16.3 新闻评论的立论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分类;理解新闻评论的选题;掌握新闻评论的立论的要求。

教学重点:新闻评论的选题。

教学难点:新闻评论的立论。

第十七章新闻评论的写作(下)17.1 新闻评论的结构17.2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17.3 新闻评论的行文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新闻评论的结构;理解新闻评论中的论证;掌握新闻评论的行文的要求。

教学重点:新闻评论中的论证。

教学难点:新闻评论的行文。

第十八章新闻写作的创新18.1 新闻文体的创新18.2 新闻写作方法的创新18.3 新闻写作思维的创新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新闻文体的创新;理解新闻写作方法的创新;掌握新闻写作思维的创新的要求。

教学重点:新闻写作方法的创新。

教学难点:新闻写作思维的创新。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五、教学建议(一)课堂教学加大信息量,尽量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分析课程特点,直观教学。

(三)理论讲授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注重实际效果。

(四)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并以课外作业形式进行检验。

六、考核评价方法及要求本课程以基础的理论知识考核为主线,建立开放式的全程体系,采用形成性考试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试包括2次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和到课率情况,平时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成绩即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没有完成平时作业者不能取得该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资格。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创新实践加分,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创新实践加分3 - 5分。

七、教材与主要教学参考资源教材1、丁柏栓: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2参考书目1、许颖:新闻采访与写作[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制定者:(签名、日期)审核者:(签名、日期)批准者:(签名、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