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检验

商品检验

第七章商品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与仲裁一、单项选择题1、仲裁条款中一般规定仲裁费的承担者是(A)。

A、败诉方B、胜诉方C、仲裁方D、提示仲裁的一方2、在我国进出口合同中,对不可抗力事故范围的规定多采用(C)。

A、概括式规定B、列举式规定C、综合式规定D、模糊式规定3、既是合同中的一项条款也是一项法律原则的是(D )。

A、仲裁B、索赔C、争议D、不可抗力4、在一般商品买卖合同中多数订立的索赔条款是(B )。

A、只有罚金条款B、只有异议和索赔条款C、商检条款D、以上三种条款都有5、罚金实质上是(A )。

A、违约金B、订金C、定金D、预付货款6、不可抗力条款是一项(C )。

A、维护卖方权益的条款B、维护买方权益的条款C、免责条款D、无法免责的条款7、在我国,出具不可抗力事故发生证明的是(B )。

A、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B、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海关D、商检局8、按一般惯例,合同的罚金数额不宜超过货物总金额的(C)。

A、3%B、4%C、5%D、5.5%9、商检部门对进出口商品的质量、规格、等级进行检验后出具的是( A )。

A、品质检验证书B、重量检验证书C、数量检验证书D、卫生检验证书10、在合同中对卖方较为有利的索赔期限可规定为( D)。

A、货物运抵目的港(地)后xx天内B、货物运抵目的港(地)后卸离海轮后XX天C、货物运抵最终目的地后XX天内D、货物装上船后XX天内1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的索赔期限为买方实际收到货物后( D )内。

A、半年B、1年C、1年半D、2年12、我与外商按CIF条件成交某商品1 000打,允许卖方有5%溢短装幅度,我实际装1 000打(提单也载明1000打),货抵目的港后,买方即来函反映仅收到948打,并已取得船公司短少证明,向我索赔。

我方正确答复应是:( C)。

A、同意补装52打B、同意退52打货款C、请与海运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或其代理联系D、与海运公司联系13、国际贸易中的索赔案件,多数原因是( A)。

A、卖方所交货物品质与合同规定不符B、卖方所交货物数量与合同规定不符C、卖方不按期交货D、买方未及时开证14、不可抗力事件是指当事人( B )。

A、不能预见、不能避免的事件B、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事件C、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可以预防的事件D、可以预见、不能避免的事件15、当卖方因不可抗力事故造成履行出口交货困难时,按照法律和惯例( D)。

A、只能免除交货责任B、只能展延交货日期C、减少交货的数量D、有时可以免除交货责任,有时可以展延交货日期,视具体情况而定16、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受理争议案件的必要依据。

仲裁协议(A)达成。

A、必须在争议发生之前B、只能在争议发生之后C、既可以在争议发生之前,也可以在争议发生之后D、必须在争议发生的过程中17、以仲裁方式解决交易双方争议的必要条件是(A )。

A、交易双方当事人订有仲裁协议B、交易双方当事人订有合同C、交易双方当事人订有意向书D、交易双方当事人订有交易协议18、多数国家都认定仲裁裁决是(A)。

A、终局性的B、可更改的C、无约束力D、不确定的19、在我国进出口合同中,关于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一般规定为( D )。

A、在出口国工厂检验B、在装运港检验C、在目的港检验D、装运地检验和目的地复验20、将违约的形式划分为违反要件和违反担保是( B )。

A、大陆法B、英国法C、美国法D、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二、多项选择题1、异议索赔条款主要适用于(ADE)。

A、品质方面的索赔B、延期交货的违约行为C、延期接运货物的行为D、数量方面的索赔E、包装方面的索赔2、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包括(BD)。

A、一方提出索赔B、解除合同C、一方提起诉讼D、延期履行合同E、一方提起仲裁3、对于仲裁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E )。

A、它强调自愿性B、它有强制性的一面C、它比诉讼更灵活D、它的费用比诉讼低E、它处理问题比诉讼迅速4、仲裁裁决是终局的,这意味着(ABC )。

A、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向法院起诉B、当事人不得向任何机构提出变更裁决的请求C、如败诉方不执行裁决,胜诉方有权向法院起诉D、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E、当事人可以向其他机构提出变更裁决的请求5、我国进出口合同中仲裁条款的内容一般包括(ABCDE )。

A、仲裁地点B、仲裁机构C、仲裁程序D、仲裁裁决效力E、仲裁费用的负担6、涉及国际货物买卖的索赔,通常包括(ABCD)。

A、买卖双方之间的贸易索赔B、卖方向承运人提出的运输索赔C、买方向承运人提出的运输索赔D、卖方向保险人提出的保险索赔7、进出口合同中索赔条款有两种规定方式(CD)A、异议条款B、索赔条款C、罚金条款D、异议和索赔条款8、异议和索赔条款包括( ABD)。

A、索赔依据B、索赔期限C、索赔处理办法D、索赔金额9、大陆法系国家认为,违约金的功能是( AC)。

A、制裁违约B、保证合同履行C、赔偿损失D、预防违约10、判定为不可抗力事故的原则是( ABD)。

A、意外事故的发生是偶然性的,是当事人无法预见或控制克服的B、意外事故必须发生在合同签订之后C、由于合同双方当事人自身的过失或疏忽而导致的D、不是因为合同双方当事人自身的过失或疏忽导致的11、下列属于不可抗力事故的是(ABC)。

A、水灾B、地震C、政府禁令D、通货膨胀1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对买方违约,卖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有( ABCD )。

A、请求买方履行合同义务B、扣交货物C、解除合同D、请求损害赔偿E、规定一段额外的合理时间让买方履行其义务13、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应包括( ABCD)。

A、不可抗力事故范围B、不可抗力事故的处理C、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方式D、证明文件及出证机构14、合同中规定不可抗力范围的方式有(BCD)。

A、分类式B、概括式C、综合式D、列举式15、某公司对外订立出口合同后,发生火灾,全部供出口的商品被毁。

如果该合同中订有不可抗力条款,该公司可援引该条款( BCD )。

A、要求进口方按期付款B、要求免除对买方的赔偿责任C、要求撤销合同D、要求延期履行合同三、判断题1、凡是出口商品,必须经过商检机构的检验之后才能出口。

(错)2、在出口国检验是指在产地检验出口商品。

(错)3、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凭样成交的,进行商品检验时应按合同进行检验。

(错)4、逾期提赔是无效的。

( 对)5、某公司的进口设备到货后,发现与合同规定不符,但卖方及时对设备进行了修理,使设备达到了原定标准。

在此情况下,买方就不能提出任何损害赔偿要求。

( 对)6、在进出口业务中,进口商收货后发现货物与合同规定不符,在任何时候都可向供货方索赔。

( 错)7、不可抗力事故是当事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控制或克服的。

( 对)8、一旦在合同订立后出现不可抗力事故,遭受损害的一方当事人即可解除合同。

( 对)9、供货方如果生产机器发生故障,可援引不可抗力条款要求延期交货。

( 错)10、在不可抗力条款中必须订明一方发生不可抗力事故后通知对方的期限和方式。

(对)11、如果采用概括式说明不可抗力事故范围,易因双方当事人意见不一致而影响合同效力。

(对)12、援引不可抗力条款的法律后果是撤销合同或推迟合同的履行。

( 对)13、不可抗力属于免责条款。

(对)14、受理争议的仲裁机构是国家政权机关,对争议案件的受理具有强制管辖权。

(错)15、仲裁裁决一般是终局性的,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

(对)16、买卖双方为解决争议而提请仲裁时,必须向仲裁机构递交仲裁协议,否则,仲裁机构不予受理。

(对)17、仲裁协议必须由合同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达成,否则不能提请仲裁。

(对)18、仲裁协议约束双方当事人只能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不得向法院起诉。

(对)19、仲裁协议的核心作用是排除法院对该争议案件的管辖权。

(对)20、仲裁比诉讼的程序简单,处理问题比较迅速及时,而且费用也较为低廉。

(对)四、简答题1、什么是争议?引起争议的原因有哪些?答:所谓争议是指交易的一方认为对方未能部分或全部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与义务而引起的纠纷。

交易中双方引起争议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1)卖方违约;(2)买方违约:(3)买卖双方均负有违约责任。

从违约的性质看,争议产生的原因,一是当事人一方的故意行为导致违约而引起争议;二是由于当事人一方的疏忽、过失或业务生疏导致违约而引起争议。

此外,对合同义务重视不足往往也是导致违约、发生纠纷的原因之一。

2、什么是不可抗力?它主要包括哪些精神原则?答:不可抗力又称人力不可抗拒,它是指在货物买卖合同签订以后,不是由于订约者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当事人既不能预见,又无法事先采取预防措施的意外事故,以致于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遭受意外事故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延期履行合同。

对于不可抗力的确切含义不同的法律在解释上并不统一,但精神原则大体相同,主要包括:(1)意外事故必须发生在合同签订以后;(2)不是因为合同当事人双方自身的过失或疏忽而导致的;(3)意外事故是当事人双方所不能控制的,无能为力的。

3、什么是仲裁协议?它有哪些形式?答: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协商、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将争议交付仲裁机构解决争议的书面文件,是申请仲裁的必备材料。

仲裁协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订立的,一般在合同中已包含,即我们所说的仲裁条款,另一种是由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后订立的,这种仲裁协议称为提交仲裁协议。

4、援引不可抗力条款处理事故应注意哪些事项?答:当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

合同当事人在援引不可抗力条款和处理不可抗力事故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发生事故的一方当事人应按约定期限和方式及时将事故情况通知对方,对方也应及时答复;(2)双方当事人都要认真分析事故的性质,看其是否属于不可抗力事故范围;(3)发生事故的一方当事人应出具有效的证明文件,以作为发生事故的证据;(4)双方当事人应就不可抗力的后果按约定的处理原则和办法进行协商处理。

处理时应弄清情况,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

五、论述题1、试述仲裁与诉讼的不同之处。

答:仲裁与诉讼虽然都是解决争议的方法,但二者在许多方面还是不同的。

(1)诉讼不存在自愿问题,诉讼的提起可以单方面进行,审理后作出的判决也具有强制性。

仲裁方式既有自愿性的一面,又有强制性的一面。

自愿性主要体现在仲裁的提起,要有双方达成的协议;强制性则表现在仲裁裁决是终局性的,双方必须遵照执行;(2)对于双方当事人来说。

仲裁比诉讼具有较大灵活性,因为仲裁员不是由国脚人们而是由双方当事人指定的;(3)采用仲裁处理问题一般比法院迅速及时,费用比较低。

2、仲裁协议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答: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协商、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将争议交付仲裁机构解决争议的书面文件,是申请仲裁的必备材料,它有两种形式,即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和争议发生后双方协商签订的提交仲裁的协议,这两种形式的仲裁协议形式虽然不同,但作用是相同的:(1)约束双方当事人只能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不得向法院起诉;(2)排除法院对有关案件的管辖权;(3)使仲裁机构和仲裁员取得对有关争议案的管辖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