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言与普通话

方言与普通话

浅谈培养孩子的语言意识
我是青浦区曙光民办学校的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深感语言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还有地方方言。

记得几年前教一年级,刚开学时,上第一节预备课,我讲了新学期的各种要求:学习、卫生、礼仪、纪律等方面。

着重强调了一下上课时的要求,最后问了一句:能不能做到?一个男孩大声回答:要得要得!另一个扎小辫女孩也不甘示弱,冒了一句:中!还有一个直接站起来,伸出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弯曲其他三个指头,对我摇晃一下,并且朗声说道:OK!......当时我很是无语。

尤其是中午的饭后时间,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南腔北调,地方方言很多。

有时候一句话造成的歧义,常常几人一起,兴致勃勃的把“官司”打到我这里。

可见,方言影响了孩子们的语言学习和情感交流。

这些都是进城的随迁子女,该上学了,他们随父母来上海,五湖四海的都有,各种方言尽显本色。

作为班主任,有责任去帮助他们,因此我几乎整天和他们呆在一起,和他们多聊天。

不时地纠正他们的方言,普及普通话的益处。

怎样才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培养孩子们的语言意识成了当务之急!
第一.花点时间,因为时间能创造一切。

从拼音开始,首先教会他们认读24个韵母,23个声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重点练习音节及四声调的拼读。

并通过肢体语言帮助记忆。

许多方言中音调不分,有些读音无法写出汉字(如:chīfàn 方言读成qīfàn; huíjiā读成huígā),甚至无法用拼音准确的表示出来。

为做好普通话矫正工作,我个人严格要求自己:用正式的普通话与孩子们交谈,不管课内还是课外,做到说话完整,把正确的发音清晰的讲给孩子们听,而且语速放慢,以便他们学习。

第二. 给每个孩子提供练习发音的机会,并对个别不正确的发音和不到位的音进行重复训练,从发音部位、发音口形、语感到语义都应找出弊病、解释清楚。

另外,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视,我也和家长及时沟通,对方言严重的孩子,更是请家长积极配合,有条件的坚持听录音。

让他们在校学到的良好语言习惯能够得到巩固。

第三.激励方法。

随着孩子们普通话习惯的养成,我还得进一步强化。

课余时间,我组织他们用普通话讲故事,然后设置一些问题,让听故事的孩子口头回答。

后来让他们自由提问,互相回答。

新《纲要》提出:要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环境。

普通话的学习也应如此,成人的态度要亲切,自然,坚持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让孩子敞开胸怀勇敢地说。

我个人认为,多听故事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开导思维能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方式。

为培养孩子们的语言意识,除了校内时间要求用普通话说话,也让他们回家练习说绕口令、看有益的动画片、看图书等。

扩展孩子们的生活空间,丰富生活内容,扩大眼界。

另外,音乐课上,让他们学唱标准国语歌曲,听一些美妙的音乐。

音乐的音品、音调、节奏、旋律、音质的不同,会对人体产生镇静、镇痛、调节情绪等不同功能。

所以孩子们在音乐课上总是很积极,精神饱满,甚至热情高涨。

我坚信:通过在校小学六年时间的正规教育和强化的结果,这些务工子女的语言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增添了他们的自信心。

我想这也
是“基础决定未来,习惯成就人生”一大体现。

我相信一批沟通顺畅、表达清晰、喜欢阅读、语言能力优秀的孩子渐成为新上海人。

2014 -10-12
张月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