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线检修作业指导书1. 目的规范西安铁路局普速铁路接触网接触线检修程序及标准2. 范围适用于西安铁路局普速铁路接触网接触线检修作业。
3. 作业准备1.接触线线面校正作业,禁止急剧扭动或松开扭面器,防止扭面器反弹或脱落。
2•调整作业人员不得位于线索受力方向的反侧,曲线上的调整作业人员应位于曲线外 侧,应采取防止线索滑脱的措施并有防止线索滑跑的后备保护措施。
设备 型号 编号:XA-GD-JCW-01 接触线检修作业指导书 检修等级 检修周期 n 级维修 12个月 作业 人员 高空操作人员2人 地面辅助人员1人 作业类型 停电作业 钢丝套子/单滑轮组/单绳/力矩扳手/链条式紧线器/卡线器/手锤/平锉/扭面器/接触线整 弯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钢卷尺/游标卡尺/液压导线断线钳 铜、铜银、铜镁、铜锡 85、 110、 120、 150型 作业 工具参考资料 ( o砂纸/接触线接头线夹及同型号备线 /接触线补强线夹/定位线夹/©铁线/零配件(螺栓、 螺母、垫片、开口销等)作业材料 安全风险卡控关键1.铁运[2007]69号《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4•作业流程对定位点拉出值、之字值和跨中偏移值静态测量超标处所进行调整(直线区段之字值为 200-300mm ,曲线区段拉出值和跨中偏移值不超 过 350mm )。
4.1.1接触线定位点之字值、拉出值不符合标准调整方法。
4.1.1.1正定位调整方法:a ) 高空操作人员A 根据需要调整量,在定位管上做好标识;b ) 高空操作人员B 用链条式紧线器连接接触线和支柱使定位器卸载(直线区段可采取其他可靠方法使定位器卸载);c ) 高空操作人员A 松开定位器底座(或定位环)螺栓;d ) 高空操作人员B 根据调整量调整链条式紧线器,高空操作人员 A同时调整定位器底座(或定位环)至标识位置;e ) 高空操作人员A 用44Nm 的力矩扳手紧固螺栓;f ) 高空操作人员B 拆除链条式紧线器;g ) 地面辅助人员复测定位点拉出值。
4.1.1.2反定位调整方法:a ) 高空操作人员A 根据需要调整量,在反定位主管上做好标识;b ) 高空操作人员B 卸下反定位主管管帽,将链条式紧线器一端挂在反定位主管端头,另一端与接触线相连,收紧链条式紧线器使定位器卸载 (直线区段可采取其他可靠方法使定位器卸载);c ) 高空操作人员A 松开定位器底座(或定位环)螺栓;d ) 高空操作人员B 根据调整量调整链条式紧线器,高空操作人员 A 同时调整定位器底座(或定位环)至标识位置;d ) 高空操作人员A 用44Nm 的力矩扳手紧固螺栓;e ) 高空操作人员B 拆除链条式紧线器,安装反定位主管管帽;f ) 地面辅助人员复测定位点拉出值。
4.1.1.3曲线外侧软定位调整方法:a ) 高空操作人员A 根据需要调整量确定调整位置;b ) 高空操作人员B 用链条式紧线器连接接触线和支柱使定位器卸载;c ) 高空操作人员A 松开软定位器拉线;d ) 高空操作人员B 根据调整量调整链条式紧线器,高空操作人员 A同时调整软定位器拉线长度;e ) 调整到位后,高空操作人员 A 收紧软定位器拉线;f ) 高空操作人员B 拆除链条式紧线器;e )地面辅助人员复测定位点拉出值及跨中偏移值。
4.1.1.4曲线内侧软定位调整方法:a ) 高空操作人员A 根据需要调整量确定调整位置;b ) 高空操作人员B 卸下反定位主管管帽,将链条式紧线器一端挂在反定位主管端头,另一端与接触线相连,收紧链条式紧线器使定位器卸载;c)高空操作人员A松开软定位器拉线;d)高空操作人员B根据调整量调整链条式紧线器,高空操作人员A 同时调整软定位器拉线长度;d)调整到位后,高空操作人员A收紧软定位器拉线;e)高空操作人员B拆除链条式紧线器,安装反定位主管管帽;f)地面辅助人员复测定位点拉出值及跨中偏移值。
4.1.1.5软横跨定位调整方法:a)高空操作人员A根据需要调整量,在下部固定绳上做好标识;b)高空操作人员B在下部固定绳上安装卡线器,将链条式紧线器一端与卡线器连接,另一端与接触线连接,调整链条式紧线器长度,使定位器卸载。
c)高空操作人员A松开斜拉线及定位环线夹;d)高空操作人员B调整链条式紧线器长度,同时高空操作人员A将定位环线夹移动到标识位置;e)高空操作人员A用44Nm的力矩扳手紧固定位环线夹,收紧斜拉线使下部定位绳与接触线间距大于250mm ;f)高空操作人员B拆除链条式紧线器及卡线器;g)地面辅助人员复测定位点拉出值及跨中偏移值。
4.1.2跨中偏移值调整方法:4.121根据两侧定位点拉出值需要调整量,高空操作人员按照“4.1.1”调整定位点拉出值,至跨中偏移值不大于350mm;4.122地面辅助人员复测定位点拉出值及跨中偏移值。
对接触线高度、坡度静态测量超标处所进行调整(接触线高度符合设计值;接触线坡度120km/h及以下区段w 3%。
、120-160km/h区段w 2%o)。
4.2.1根据静态测量数据确定接触线高度的调整量及调整范围;4.2.2调整相关吊弦,使接触线高度符合标准;4.2.3如吊弦长度不能满足调整量时,更换吊弦。
更换方法执行《吊弦检修作业指导书》;4.2.4如定位器坡度不能满足调整量时,调整定位装置。
调整方法执行《定位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目视检查接触线线面、各部线夹有无偏斜。
接触线线面、各部线夹偏斜时整正方法:4.3.1 一跨距内线面、线夹普遍偏斜:4.3.1.1高空操作人员A、B松开校正跨距内全部接触线吊弦线夹;4.3.1.3高空操作人员A用扭面器在一侧靠近定位线夹处卡固接触线,向线面偏斜相反方向轻转扭面器,松开扭面器,观察接触线沟槽是否与轨面连线平行。
如不平行,反复校正,直至接触线沟槽与轨面连线平行;4.3.1.4高空操作人员A、B安装接触线吊弦线夹。
4.3.2 一跨距内局部线面、线夹偏斜:4.3.2.1 高空操作人员A 松开局部偏斜处所的接触线吊弦线夹;4.3.2.2 高空操作人员B 用两个扭面器卡固接触线线面偏斜点两边固定不动;4.3.2.3 高空操作人员A 在中间用一个扭面器卡固接触线向线面偏斜相反方向轻轻扭动,松开扭面器,观察接触线沟槽是否与轨面连线平行。
如不平行,反复校正,直至接触线沟槽与轨面连线平行;4.3.2.4 高空操作人员A 安装接触线吊弦线夹。
4.3.3 下锚非支跨距线面、线夹普遍偏斜4.3.3.1 高空操作人员A、B 松开下锚非支跨距内全部接触线吊弦线夹;4.3.3.2 高空操作人员A 根据在接触线合适位置安装卡线器;4.3.3.3 高空操作人员B 在杵环杆上安装卡线器;4.3.3.4 高空操作人员A 用3T 链条式紧线器连接两个卡线器;4.3.3.5 高空操作人员A 紧链条式紧线器至受力;4.3.3.6 高空操作人员B 向线面偏斜相反方向转动绝缘子,至接触线沟槽与轨面连线平行;4.3.3.7 高空操作人员A 松链条式紧线器,拆除链条式紧线器及卡线器;4.3.3.8 高空操作人员A、B 安装下锚非支跨距接触线吊弦线夹。
目视检查接触线有无硬弯。
有硬弯时,调整方法如下:4.4.1 高空操作人员在靠近接触线硬弯附近安装正弯器,使正弯轮方向与硬弯方向一致,转动调整手柄使正弯轮与接触线密贴;4.4.2 拉动操作手柄,使正弯器沿接触线硬弯部位来回移动,如一次操作接触线不能达到平直时,调整手柄(逐渐加力)重复操作,直至接触线平直;4.4.3 接触线平直后,取下正弯器。
使用游标卡尺对接触线磨耗程度进行测量。
接触线局部磨耗、损伤面积》20%且V 25%时,进行补强;接触线局部磨耗、损伤面积》25% 时,切断重接。
4.5.1补强方法:4.5.1.1接触线局部磨耗、损伤范围在100mm 以内,加装接触线接 头线夹:a ) 高空操作人员A 将接触线接头线夹中心点对准磨耗、损伤中心点,安装接触线接头线夹及同型号辅助线,b ) 高空操作人员B 使用44Nm 的力矩扳手紧固螺栓;c ) 非载流区段,高空操作人员B 在接头线夹上方加装环节吊弦;载流区段,高空操作人员B 在距接头线夹100mm 处加装整体载流吊弦,复线 区段安装在接头线夹来车方向的反侧;d )高空操作人员 A 调整吊弦长度,使接头线夹高于相邻吊弦0〜10mm。
4.5.1.2 120km/h及以下区段接触线局部磨耗、损伤范围在100mm 至500mm以内,安装补强线进行补强。
1-补强线2-接触线3-螺栓、接弹垫圈虽示意螺母、弹垫圈5-补强线夹a)地面辅助人员根据接触线局部磨耗、损伤范围预置补强线,补强线长度必须大于磨耗、损伤范围500mm;b)高空操作人A将补强线中心与接触线磨耗、损伤中心对齐,高空操作人B在补强线两端安装补强线夹,补强线端头外露150mm,并用25Nm力矩扳手紧固螺栓,在距补强线夹100mm处将补强线端头向上弯曲与水平面成30度,上翘部分长度为50mm ;c)高空操作人A调整线面使补强线与受电弓接触(曲线上装在被补强线的曲内侧);d)高空操作人B在需补强的接触线上加装吊弦,调整吊弦长度,使补1―| 匕tr11—■L强范围接触线高度比相邻吊弦高0〜10mm;e)高空操作人A用水平尺模拟受电弓检查补强线过渡是否平滑,不平滑时用平锉进行打磨。
4.5.2 切断重接方法:4.5.2.1 接触线局部磨耗、损伤范围在100mm 以内,且距悬挂点应大于2m,将磨耗处导线切断,使用一个接触线接头线夹接续。
a)高空操作人员B在接触线磨耗、损伤点两端合适位置,各安装一个卡线器,将3T 链条式紧线器与卡线器连接,紧链条式紧线器至接触线卸载;b)高空操作人员A用导线切刀切除损伤点;c)高空操作人员A、B配合安装接触线接头线夹及同型号辅助线,线夹必须入接触线沟槽,两接触线断头间隙不超过0.5mm,用44Nm的力矩扳手紧固螺栓;d)高空操作人员B缓慢松开链条式紧线器,直至接触线受力。
高空操作人员 A 松开过程中注意观察接头间隙变化,间隙变化时紧链条式紧线器,重新安装接头线夹;e)高空操作人员B拆除链条式紧线器、卡线器;f)非载流区段,在接头线夹上方加装环节吊弦;载流区段,距接头线夹100mm 处加装整体载流吊弦, 复线区段安装在接头线夹来车方向的反侧;g)调整吊弦长度,使接头线夹高于相邻吊弦0〜10mm。
4.5.2.2 120km/h 以上区段接触线局部磨耗、损伤范围超过100mm, 120km/h及以下接触线磨耗、损伤范围超过500mm,损伤点距悬挂点小于2m,使用同型号接触线进行局部更换。
更换方法执行《接触线局部更换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