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艺博园湘江水埠长沙市丁字湾石艺文化小镇旅游策划案策划方案纲要1、项目主题名称长沙市丁字湾石艺文化小镇2、项目资源特色一江一街一山两田园3、项目总体定位石文化主题都市山地型旅游休闲度假区4、项目形象定位石艺博园湘江水埠——长沙市丁字湾石艺文化小镇5、项目形象口号石艺博园湘江水埠石艺小镇都市驿站山江古驿石艺雅镇欢乐山乡石艺天堂5、项目客源定位以长株潭城市群都市人群为核心,并积极吸引到长株潭进行商务、政务和都市旅游的客人6、项目发展目标省内首个石文化主题旅游休闲度假区湖湘石艺文化创意交流交易中心7、项目总体布局一镇二园一镇:麻石非遗小镇二园:麻潭山山地公园麻潭山石文化园8、分区项目产品(1)麻石非遗小镇五个功能片区:古街、古寺、古埠、古艺、江岸(2)麻潭山山地公园四个主题分区:丁字采石遗址公园麻潭极限探险基地天麓山邸大宅麻潭山顶远眺平台(3)麻潭山石文化园六个主题分区:解石区——“石话石说”采石遗址公园赏石区——“石全石美”中华石博园品石区——“石心石意”石文化创意体验园乐石区——“石来运转”石趣主题乐园鉴石区——“真材石学”石文化交流中心享石区——“石至名归”丁字石艺雅园9、项目产业发展通过湖湘石艺文化小镇打造,以旅游产业发展促进石艺文化、石艺产业的聚集,进而推动丁字湾石艺产业链的形成。
通过石文化主题都市山地型旅游休闲度假区整体环境营造,进而在该区域打造旅游地产项目,通过旅游地产与封闭型收费景区实现项目资金回笼。
第一部分项目概况一、丁字湾文脉分析长沙下游东岸的古镇丁字湾,史称金紫湾。
其山盛产麻石,质地细密坚硬;其人勤劳勇敢,能工巧匠居多,将麻石加工为千姿百态的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海外,被誉为“千年石乡”。
起源:丁字麻石开采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年间;南宋:丁字麻石开始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开启第一次大规模麻石开采。
南宋年间,当时著名将领、爱国诗人辛弃疾在麻潭山大量开采麻石,水运到长沙建筑“飞虎营”,于是开采运输、人来客往,小商小贩摆摊设点,初步有了街市的影子。
清朝:第二次大规模麻石开采。
清朝年间,长沙市“兴龙桥”及湖北舵公洲大堤都是用的丁字的麻石。
在清朝雍正年间麻石开采发展最快,正是在此时,修建了丁字湾古镇有名的“龙潭寺”。
此时,湘江水面船只穿梭,汽笛轰鸣,修建港埠,水运业随之发达,热闹繁华的集镇随之形成。
丁字老街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民国:第三次大规模麻石开采。
民国时期,石业兴旺,古镇老街上有石店30余家,石工5000余人,运输石船300多艘,呈现出宏大的开采和运输场面。
正街上南货店、杂货店、饭铺、面馆、米店、药铺、钱庄鳞次栉比,成立“船石两业”帮会民间组织,行义举、做善事、斗豪强,促进古镇社会经济发展,释放出来的正能量折射出古镇昔日的辉煌。
鼎盛时期:20世纪50-70年代,顺应国家大开发建设的时代要求,麻石作为建筑石材需求巨大,麻石的开采、制作、运输到达鼎盛时期,人民大会堂、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等均采用丁字的麻石。
此时也出现一批石雕艺人,他们制作的毛主席石像,远赴西藏贡嘎,传播藏湘情谊。
随着麻石业的繁荣,从事麻石开采、加工、运输成为丁字湾人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此时的丁字老街也已成为与铜官、靖港、平塘等齐名的中心集镇商贸发达,集合各类百货店、饭店、药店等各类店铺以及机械厂、麻石公司等大型企业。
同时还成立“三工会”,维护和管理麻石产业。
没落时期:为保护生态环境,2013年起,政府分批关停矿洞;2015年停止一切采石生产活动,丁字麻石产业走向没落,随之而来的石雕技艺传承也很少。
二、中国石文化分析(一)石文化历史起源:新石器时代是中国石文化起源的重要时期,人们钻石取火,使用各种石器生活用品,并以自然奇石和山岳作为“图腾”进行崇拜。
发展:魏晋南北朝——元朝。
魏晋南北朝战乱频繁,文人雅士好清谈,思想上百家争鸣,书法文化的发展等都为石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基础。
当时的竹林七贤是玩石的代表,而且国人已经开始收藏生物化石。
开始使用石头作为建筑材料修建房屋、陵墓等构筑物。
唐朝,人们开始给奇石分类,并附上诗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智兼备者乐石”。
此时,玩太湖石是主流。
全盛时期:明清时期赏石、藏石队伍不断扩大,民间藏石开始兴起,数百年间,赏石从实践到理论已逐步发展到成熟阶段,赏石文化、品石专著层出不穷。
成熟时期:近代,我国赏石文化发展较快,学术理论,研究成果颇丰,已自成体系。
石头广泛应用于房屋、会馆、交通设施的修建,衍生出石雕艺术、石雕制品等相关行业。
赏石文化作为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文化形态,得到进一步的重新认同和高度重视。
(二)石材类型(三)石头艺术1、石雕:石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按用途分类:(1)观赏、挂戴和收藏石制工艺饰品石雕。
如种玉器饰物,各种观赏石及摆设件。
这类石雕制品体积比较小。
(2)石窟和摩崖石雕。
如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
(3)陵园石雕。
如各种陵墓石像、石棺椁、墓葬祭品等。
(4)宫殿、宅第和园林石雕。
如北京的故宫、颐和园、河北承德避署山庄内都装有非常精典的石雕制品。
(5)寺庙神殿、经幢祭坛石雕。
如北京雍各宫、山东孔庙中的石柱、石栏和神龛都是石雕制品。
(6)石桥石雕。
如河北赵州桥的人物石雕、北京芦沟桥上的石狮等。
(7)石阙和牌坊石雕。
如孔庙石碑坊石雕。
(8)塔建筑石雕。
(9)碑书石雕。
如各种纪念碑、陵墓碑等。
(10)人物与动物石雕。
如名人雕像、佛像、石狮等。
(11)生活工艺用品石雕。
如桌、椅、凳、茶几、灯具、墨砚等。
(12)现代城市园林与纪念石雕。
如大型城市雕塑、园林雕塑和纪念雕塑等。
2、石头文化:古代传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古代文学巨作《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均与石头相关联、咏赞石头的诗词文学作品。
(四)雕刻艺术雕塑按材质来分有石雕、木雕、根雕、玉雕、砖雕、泥塑、砂岩雕、玻璃钢雕塑等。
(五)石文化内涵外延1、石头与生活:(1)建筑材料:房屋、庭院、园林;(2)交通材料:涵道、堤坝、桥梁、大道;(3)生活用品:石砚、石印、石磨、石钟等。
2、石头与爱情:三亚天涯海角(进步、财富、爱情、幸运石)、红楼梦石头记(贾宝玉:通灵宝玉)、《诗经》记载对美石的歌颂(齐国新娘出嫁,送新郎美石作为信物;“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以石托物明志)。
3、石头与音乐:灵璧石、石磬(石、玉等制成的打击乐器,为“八音”中的“石音”)、石鼓。
4、石头与民俗:“泰山石敢当”(灵石崇拜、泰山许愿石)、羌族供奉白石。
5、石头与休闲:美容(玉石养颜)、按摩(磨脚石)、麦饭石水(排除有害物质、净化细胞、延年益寿)。
6、石头与饮食:石锅鱼、石头烹制海鲜、石子馍、石板粑粑、西夏石烤羊、石头鸡蛋。
三、资源禀赋分析资源概况:“一街一山一江两田园”丁字老街(一街):丁字老街,形成于清朝雍正年间,历史悠久。
曾经通街麻石铺就,古朴硬朗。
现麻石虽已不见,但仍分布着七十年代风貌的废弃厂房及民居,记录丁字古镇千年的记忆。
民俗风情:传统手工——麻石雕刻工艺品,民俗活动——赛龙舟、玩搅丝、花鼓戏、影子戏,饮食习俗——姜盐芝麻豆子茶、熏腊肉、酸坛泡菜、自制甜酒、红薯粑粑、糯米年糕。
湘江风光(一江):丁字湾紧邻湘江,江上有丁白汽渡和整码头遗址,昔日江面船船只穿梭、汽笛轰鸣的繁华景象仿佛历历在目。
麻潭山景(一山):麻潭山上草木丰富,有高大的乔木、粗壮的藤萝,也有淡竹叶、野葛、夏枯草、何首乌等草本植物,像一个庞大的植物库;山上分布着歇憩坳岭、灵湘洞、响鼓岭、黑狗逐羊、金龟越塘等麻潭十景,充满着传说的神秘色彩;麻潭山虽已全面停止麻石开采,但现仍可见麻石开采矿区旧址。
田园风光(两田园):麻潭山南北二侧山脚形成了大片自然田园风光,田园与水潭、荷潭等相结合,辅以民居,具有是典型的乡村田园风光。
资源总结:丁字湾拥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态景观、建筑民俗、工艺产品等多种资源,虽单体资源品位不高,但资源类型多样。
山、水、田园、老街的资源组合方式在长沙地区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特色性,可充分发挥其资源组合优势,进行旅游休闲度假产品打造。
四、客源市场分析(一)区位分析丁字湾街道与长沙市主城区仅8公里,与望城区政府仅一江之隔。
(二)客源市场丁字湾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确定丁字湾项目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主要客源市场。
都市型周边旅游项目客源市场特点:1、短时、短途、多频;2、以亲子、家庭、俱乐部出游为主;3、对于乡村田园、运动休闲、民俗文化等旅游产品需求大。
五、政策分析(一)国家层面1、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
2、时代呼吁“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在做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二)省域层面湖南省旅游“十三五”规划:加强旅游功能区规划建设。
打造长株潭城市群打造成为国际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
大型旅游项目建设为依托,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增强城市休闲功能。
(三)市域层面长沙市重点发展都市观光休闲、文化体验、商务会展旅游产品,强化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大数据中心、旅游营销中心、旅游创意研发中心和旅游购物中心功能。
六、项目意义(一)促进丁字湾旅游与石艺产业双轮发展;通过湖湘石艺旅游小镇打造,以旅游产业发展促进石艺文化、石艺产业的聚集,进而带去丁字湾石艺产业链的形成。
(二)展现传承创新中国石文化。
七、案例借鉴(一)深圳东部华侨城东部华侨城,坐落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
华侨城以“让都市人回归自然”为宗旨,定位于建设成为集观光旅游、娱乐休闲、郊野度假、户外运动、科普教育、生态探险等多个主题于一体的综合性都市型山地主题休闲度假区。
华侨城包括主题公园(大峡谷、茶溪谷)、特色小镇(欧式因特拉根小镇、美式海菲德小镇、中式茶翁古镇)主题酒店(欧式茵特拉根酒店、“禅宗”菩提宾舍、房车酒店、瀑布酒店)、高尔夫球场、主题地产、主题佛教园区及主题演艺等多元化产品,内部交通以丛林缆车、森林小火车及云海索道等方式串联。
东部华侨城传统与现代结合,东方与西方结合、旅游和文化演艺结合,创新性打造了一个精彩纷呈、独特魅力的都市休闲旅游度假区。
案例借鉴:与丁字湾同属于都市周边山地型旅游资源。
因此,从项目总体定位、项目资源产品设计、项目开发模式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项目总体定位:都市型山地主题休闲度假区项目产品设计:丰富、多元的旅游产品。
大峡谷、茶溪谷、特色小镇、主题酒店(欧式酒店、菩提宾舍、房车酒店、瀑布酒店)、高尔夫球场、主题地产及主题演艺等。
项目发展模式:旅游+地产(二)珠海横琴岛石博园石博园坐落在珠海横琴大桥南蛇仔湾,正对着澳门与湾仔的母亲河濠江,占地30余万平方米,投资亿元人民币,是当今世界后现代主题公园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