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麦栽培PPT演示文稿

小麦栽培PPT演示文稿

15
2、光照阶段
小麦通过春化作用后即开始进入光照阶段。 ➢ 此期除要求一定的水分、温度养分等条件外,光周
期是主导因素。 ➢ 延长日照促进发育,缩短日照则延缓发育。 ➢ 光照阶段开始于二棱期(起身期),结束于雌雄蕊
分化期(拔节期)。 ➢ 接受光照反应的器官是叶片。
16
• 温度对光照阶段的进行也有较大的影响。 • 据研究,4℃以下时光照阶段不能进行,20℃左
右为最适温度。因此,有的冬小麦品种冬前可 以完成春化阶段发育,但当时气温低于4℃,便 不能进入光照阶段。 • 小麦进入光照阶段后,新陈代谢作用明显加强, 抗寒力降低,所以,上述特性利于防止冬小麦 冬季遭受冻害。
17
小麦对日照的反应可分为三类: 反应迟钝型:每日8-12h日照即可通过光照阶段,
南方冬麦区的春性品种属此类。 反应中等型:8h的日照下不能通过光照阶段。
13
二、小麦的阶段发育特性
小麦属低温长日照作物,有春化和光照两个发育阶段。
1、小麦的春化阶段
• 定义:小麦种子萌动后,除正常的生长条件外,还必 须经过一定的低温,才能抽穗结实的现象。
• 接受低温反映的器官是萌动种子胚的生长点或幼苗茎 生长点。一般以起身期(二棱期)为通过春化阶段的 形态指标。
14
依据小麦品种通过春化阶段所要求的温度高低及时 间长短可将其分为: 春性品种:在5-20oC下,经历5-15天即可完成春化。 未经春化处理的种子,春夏播种均能抽穗。 半冬性品种:在3-15oC下经15-35天可完成春化阶段。 未经处理的种子,春播时抽穗延迟或不能正常抽穗。 冬性品种:春化要求温度低,时间长,在0-8oC下,一 般需35天以上才能完成春化。未经处理的种子,春播 一般不能抽穗。
此标准的一天即为返青期。
7
• 起身期:春生第一、二叶的叶耳距达到1.5-2cm,田间 50%的植株达到此标准的一天即为起身期。
• 拔节期:基部节间伸长至离地面1.5-2.0cm,田间50% 的植株达到此标准的一天即为拔节期。
• 孕穗期(挑旗期):田间50%的植株旗叶展开的一天即 为孕穗(挑旗)期。
从出苗到三叶期,一般经历12-15天。
12
♠ 营养生殖生长阶段(幼穗分化-抽穗)
一方面进行穗的分化和发育,另一方面继续长根、 叶及分蘖,完成茎秆伸长、长粗和充实。营养生长 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 ♠ 生殖生长阶段(抽穗开花-籽粒成熟)
从开花授精经籽粒形成到灌浆成熟,籽粒成熟 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
小穗数多少的时期。春化阶段较长的冬性小麦的绿叶和分蘖数多于春化阶段
短的春性小麦。延长春化阶段可增加分蘖数;延长光照阶段有利于增加小穗
数和小花数,从而形成大穗 。
19
5、阶段发育理论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
引种
北方冬性品种南移,由于南方温度较高,日照 时数较短,春化及光照阶段发育延缓,表现为 迟熟,甚至不能抽穗。
南方的春性品种北移,表现为早熟,冻害严重。 如同纬度地区引种一般较易成功,但必须注意
各地的海拔高度及有关生态条件。
20
播种期
冬性品种的耐寒性强,可适当早播,宜安排 在早茬地上。
春性品种抗寒性弱,可适当晚播,宜安排在 晚茬地上。
春性品种如播种过早,可能在年前就完成光 照阶段的发育而拔节,易受冬春冻害死亡。
时间,以天数计。
生育期的长短由品种特性、种植区的生态条件 及播期决定。
一般说来,冬小麦为230d左右;春小麦为100d 左右。
4
2、小麦生育时期 小麦随着生长发育在内部和外部发生一系
列变化,根据这些变化特征可划分为不同的生 育时期,作为生长发育程度的判别和指导农业 生产的依据。
5
小麦的各生育时期
12时可正常通过,半冬性品种多属此类。 反应敏感型:在12时以上日照下,才能通过光
照阶段。一般冬性品种和北方春麦区品种多属 此类。
18
4、阶段发育与器官形成的关系
出苗
起身期 二棱期
拔节期 雌、雄蕊原基
分化期
春化阶段
光照阶段
分化叶片、茎节、 分蘖和次生根等营
小穗分化、小花分化
养器官
春化阶段是决定叶片、茎节、分蘖和次生根数多少的时期,光照阶段是决定
21
播种密度
冬性品种的分蘖在春化和光照两个阶段中进 行,分蘖期长,分蘖力强,播种密度可适当 降低。
春性品种的春化阶段短,分蘖在光照阶段中 进行,此时幼穗分化已开始,因而分蘖力较 弱,播种量适当大些,才能达到增穗、增产。
22
三、小麦的器官建成与调控
种子萌发与出苗 根的生长 叶的生长 分蘖的发生与消长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1
小麦的一生 小麦的发育特性 小麦的器官建成 小麦的产量形成
2
一、小麦的一生
小麦的一生从种子萌发——长成幼 苗——产生新的种子的整个周期。需要经 历几个不同的时期,陆续形成小麦的根、 叶、茎、分蘖、穗、小花、子粒等器官。
3
1、小麦的生育期
生育期—小麦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历经的
茎的生长 穗的分化和形成 抽穗、开花、结实 生长状况诊断
23
(一)种子萌发 和出苗
1、种括果皮与种皮 皮层中有一层交叉排列的薄壁细胞,内含色 素。色素的深浅不同,故有红皮种子(“红粒”)和 白皮种子(“白粒”)之分。一般红皮种子皮层较厚, 透性较差,休眠期较长;白皮种子皮层较薄,透 性强,休眠期较短,收获前遇雨易在穗上发芽。
越冬期 返青期
出苗期
分蘖期
起身期
拔节期
灌浆期
开花期
抽穗期
孕穗期
成熟期
6
• 出苗期:出苗率达到50%,苗高2-3cm的一天即为出苗期。 • 分蘖期:分蘖的出现以第一片完全叶伸出分蘖鞘1.5~2cm
为标志,田间50%的植株达到此标准的一天即为分蘖期。 • 越冬期:日平均气温开始连续低于3-4℃的一天。 • 返青期:春生叶片长度达2cm左右,田间50%的植株达到
• 抽穗期:田间50%的植株麦穗抽出旗叶叶鞘一半的一天。 • 开花期:田间50%的麦穗表面出现花药的一天。
8
出苗期
分蘖期
9
拔节期
孕穗期
10
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
11
3、小麦的生长阶段
♠营养生长阶段(种子萌发—幼穗分化) 此期主要长根、叶等营养器官,主要指
苗期。在叶期前幼苗较小,靠胚乳供应营养物 质,到三叶期时,整个胚乳中养分已耗尽,幼 苗开始由胚乳营养转向独立营养,此时称为 “断奶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