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课(人教版) PPT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课(人教版) PPT
西汉 耦梨牛耕
• 两头牛牵引,三个人 驾驭
隋唐
曲辕犁
直辕犁与曲辕犁比较图
三大改进:
1、把长直辕改成短曲 辕
2、增加了犁评,使犁 箭可上可下,可以适 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 需要
3、改进了犁壁,将翻 起的土推到一旁,并 能翻覆土块,断绝草 根生长。
2、耕作技术的改进
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
西汉
时期:代田法
阅读书P5-P6, 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 •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的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步取代石制工具和
耒耜,牛耕逐渐推广。 两汉时期:西汉时期赵过推广耦梨牛耕,东
汉时期逐渐推广到珠江流域。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逐渐成为我国传统农业
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时期:曲辕犁
牛耕是一次生产力革命
金文
小篆
甲骨文
金文
金文
小篆
甲骨文
小篆
小篆
金文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小篆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
地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课文要点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起源与特点
————原始农业的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本特征
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 耕耙技术
耕作制度:
两汉时期一年一熟
宋朝时期一年两熟及后来的一年三熟
西汉代田法
• 代田法是垄作法的发展。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 的栽培方法。
3、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
• (1)水利工程 战国: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 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
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和牲 畜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除缴纳赋税外可供自己支 配。因此他们具有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营规模很小,迫使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土 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 的发展。
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在繁重的封建赋税、徭役 之下以及在自然灾害面前,时刻面临贫困、破产的 威胁。
————传统农业的基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基本模式
————农业生产的
讲与思 神农传说能不能作为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 依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去了解历史?
考古发掘 调查 查阅文献等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
家
劳动工具:石制农具 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达
的 古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
2.耕作技术进步
3.耕作制度
代
4.灌溉水利提高
农
产生原因和特点
业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发展有利不利条件
地位
右修建。
汉朝:曹渠 白渠 龙首渠
(2)灌溉工具
• 三国:翻车 • 唐朝:筒车 • 宋朝:高转筒车 • 明清:风力水车
三国翻车模型
唐朝筒车
宋朝高转筒车
能引水上山,将水提到六十多米高 得地方
明清风力水车
•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扬郡以风帆数 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 欲去泽水,以便栽种。
石犁
良渚博物馆
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的进步
• 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 商周时期: 青铜农具 • 人们学会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
治虫灭害 西周时期:农作物丰富(粟、稻、黍、黍、
稷、麦、桑、麻等)
双尖耒
骨耜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的农业
阅读书P5-P6, 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 •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的农业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阅读课本P6-P7,按小组讨论探究并且回答下 面的问题
第一组:什么是小农经济?它出现的原因是 什么?有什么特点?
第二组:土地私有制代替土地国有制是不是 倒退?为什么?
第三组:第三组,个体农耕取代集体农耕是 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什么?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小农经济含义 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基础上,以 户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 活动的一种经济形成。 2、小农经济的特点 (1)拥有部分生产资料 (2)以家庭为生产经济单位 (3)与家庭手工业结合 (4)基本上自给自足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 思考第7页 学思之窗 (回答书上问题, 并且思考下面问题)
• 现实世界里,董永和七仙女的愿望能实现 吗?为什么?现在我国农民生活状况如何? 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材料分析
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
独立发展 自成耕火种
发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商周时期:石器锄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