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 专题1 第1单元 第2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和计算作业 苏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专题1 第1单元 第2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和计算作业 苏教版选修4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反应热的测量和计算
一、选择题
1.量热计能够用于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实验中,该仪器直接测得的数据是()A.体系质量的变化B.体系能量的变化
C.体系温度的变化D.体系电流的变化
2.相同条件下,均为50 mL 0.50 mol/L的溶液被分成3组反应:①盐酸与NaOH溶液;
②盐酸与KOH溶液;③硝酸与K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相同B.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不等
C.测得的反应放出的热量不等D.测得的反应放出的热量相等
3.相同条件下,向l L 0.5 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H2SO4;
③稀HNO3;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1、Q2、Q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Q l > Q2 > Q3 B.Q2 > Q3 >Q1 C.Q3 > Q2 > Q1D.Q1 > Q3 > Q2
4.“中和热”是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强酸强碱反应,可用如下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热:H+(aq) + OH-(aq) = H2O(1) △H = -57.3 kJ/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稀溶液中,所有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都叫中和热
B.在稀溶液中1 mol酸和1 mol碱反应放出的热量不一定相等
C.含1 mol Ba(OH)2的稀溶液和1 mol稀硫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D.将浓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刚好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5.有些反应的反应热难以直接由实验测得,运用盖斯定律则可以间接计算求出。

已知:①Zn(s) + 1/2O2(g) = ZnO(s) ΔH = -348.3 kJ/mol;②2Ag(s) + 1/2O2(g) = Ag2O(s)
ΔH= -31.0 kJ/mol;则Zn(s) + Ag2O(s) = ZnO(s) + 2Ag(s) 的ΔH等于()
A.-317.3 kJ/mol B.-379.3 kJ/mol C.-332.8 kJ/mol D.+317.3 kJ/mol 6.分析下面四个热化学方程式,则选项中关系正确的是()①H2(g) + 1/2O2(g) = H2O(g) H = a kJ/mol;②2H2(g) + O2(g) = 2H2O(g) H = b kJ/mol
③H2(g) + 1/2O2(g) = H2O(l) H = c kJ/mol;④2H2(g) + O2(g) = 2H2O(l) H =
d kJ/mol
A.a <c <0 B.b >d >0 C.2a =b <0 D.2c =d >0 7.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
①Sn(s、白) + 2HCl(aq) = SnCl2(aq) + H2(g) △H1
②Sn(s、灰) + 2HCl(aq) = SnCl2(aq) + H2(g) △H2
③Sn(s、灰) Sn(s、白) △H3 = +2.1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H1 >△H2
C.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二、非选择题
8.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已知25℃、101 kPa时,两者分别与金属铝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4Al(s) + 3O2(g) = 2Al2O3(s) ΔH = -2834.9 kJ/mol;②4Al(s) + 2O3(g) = 2Al2O3(s)
ΔH= -3119.1 kJ/mol;写出由O2变O3的热化学方程式,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填“高”或“低”),更稳定。

9.已知:①H2(g) + 1/2O2(g) = H2O(1) △H = -285.0 kJ/mol;
②C3H8(g) + 5O2(g) = 3CO2(g) + 4H2O(1) △H = -2220.0 kJ/mol
(1)实验测得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6262.5 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是。

(2)已知:③H2O(1) = H2O(g) △H = +44.0 kJ/mol,写出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10.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台上备有烧杯(大、小各一个)、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量筒、0.50 mol· L-1盐酸、0.55 mol· L-1 NaOH溶液,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实验中能否用铁质的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填“能”或“否”),其原因是。

(2)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已知:Q = Cm(t2 -t1),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 kJ·℃-1·kg-1,各稀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

先通过计算完成上表,再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实验中若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或“不相等”),若实验操作均正确,所求得的中和热(填“相等”或“不相等”)。

若用KOH溶液代替NaOH 溶液进行(2)中的实验,对测定结果(填“有”或“无”)影响;若用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2)中的实验实验,会使测得的热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1.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
式:。

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
式:。

(2)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
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
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

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
成1 mol PCl5的△H3=,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的△H4△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参考答案
1.C
2.AD
3.B
4.B
5.A
6.C
7.D
8.3O2(g) = 2O3(g) ΔH = +284.2 kJ/mol 低O2
9.(1)1︰1
(2)C3H8(g) + 5O2(g) = 3CO2(g) + 4H2O(g) △H = -2044 kJ/mol 10.(1)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隔热,减少热量损失不能金属导热性能好,易造成热量损失
(2)根据实际测量的结果计算后填表:中和热△H = -56.85 kJ/mol
H+(aq) + OH-(aq) = H2O(1) △H = -56.85 kJ/mol
(3)不相等相等无偏小
11.(1)P(s) + 3/2Cl2(g) = PCl3(g) △H = -306 kJ·mol-1
PCl5(g) = PCl3(g) + Cl2(g) △H = +93 kJ·mol-1
(2)-399 kJ·mol-1等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