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设计中关于围棋棋盘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产品设计中关于围棋棋盘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摘要:对围棋棋盘的便携性进行分析,文章以产品结构改造与人机交互的有效联系为基础,通过使用者在围棋对弈中的各方面用户体验进行分析研究。

围棋棋盘和棋子通过产品结构的改造可以有效的融为一体,设计出一款“隐子”棋盘产品。

文章通过对现如今围棋产品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这个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的棋艺运动由于自身棋具携带型的问题,大大影响到围棋运动的普及和推广。

大部分产品设计师都比较注重的是下棋的一种文化和过程,所以在表现上都是尽可能的追求外观和氛围却忽略了棋盘结构本身所存在的问题。

当今优秀的产品设计都开始注重交互性,说明了外观结构和交互是不可分开的,外观不可能替代用户的体验,一个好的设计产品也是两者的结合。

通过对围棋棋盘进行机械结构的改造,使不便于携带的棋子和棋盘结合成一个新产品,从而提升该产品的用户体验,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特点。

关键词:人机交互;产品设计师;用户体验;人性化设计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1-02-0095-03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其中蕴含着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之一。

下围棋对人脑的智力开发很有帮助,可增强一个人的计算能力、记忆力、创意能力、思想能力、判断能力,也能提高对注意力的控制能力。

但是围棋运动的推广受各个方面的制约,导致其普及程度正在逐年下滑。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不禁会思考这款古老的棋类运动真的过时了吗?还是围棋棋具所固有的形态特征的交互性出了问题?中国古代的四大艺术,琴棋书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其中的棋,说的就是围棋。

围棋艺术,千变万化,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这是它流传几千年至今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

围棋作为一门科学,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头脑,陶冶情操。

在围棋的对弈中,包含着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创作。

它能增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它能提高人们的计算本领。

据不完全统计现今围棋联盟会员国有65个国家和地区,但是全球围棋人口仅5000万,其中中日韩三国就占 4500万人口。

不难看出围棋的生存空间逐渐收缩向专业俱乐部、棋苑,变得高度的职业化。

围棋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出现了一种负增长的态势,围棋本身高难的棋理使得要使其重回大众的视线仅仅依靠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是不够的,本论文试图从棋具本身结构的改良出发,使其被大众所接受,从而扩大围棋运动的普及面,真正推动围棋运动的发展。

一、传统棋具的结构分析下围棋使用的器具叫棋具,棋子和棋盘是围棋规则中有明确规定的棋具。

棋子为扁圆形,分黑白两色;棋盘由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构成。

一副围棋包括一个棋盘和若干个棋子,棋子以黑白各180个为宜。

(一)棋盘和棋子的材料分析棋盘的主要分类有榧木、楸木、新榧木等等,棋盘要求木材纹清晰、弹性佳、使用长久不易变质、防虫蛀等特殊条件。

棋盘的制作最佳选择是榧木,也称香榧,是受保护珍稀树种,由于榧木资源珍贵稀少,从资源保护的政策下,近年来转用使用其他针叶树种,如:铁杉、冷杉、云杉。

棋具界,称其为新榧。

目前中国棋具所称新榧主要是铁杉。

从棋盘制作的材料选择上,不难看出其成本很高。

如果从围棋运动的普及和推广的角度来看,其材料选择本身成本不可能太高,但是又要保证其材料的耐久性,市面上面的选择比较多样,可以用来代替传统棋盘的主体木质结构。

棋子的数量庞大,市面上首选是云子。

优质云子造型统一规则,表面无杂质气泡,底面平滑细腻。

材料造价参差不齐,不利于选择。

棋子多用棋子盒装置,不方便携带和保存,棋子也易丢失。

(二)传统棋具的使用方式传统围棋棋具的使用方式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一样,双方棋者在棋盘上面运用棋子,按照围棋的规则进行长时间的对弈。

在整个对弈的过程中,棋子是大量的摆放在棋牌上面的,棋子和棋牌并无任何的支撑和固定。

所以在围棋棋局对弈的过程中,是不能有外界因素干扰的,这也是传统棋具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传统棋具的劣势通过对传统棋盘使用方式的基本了解,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传统的优质棋盘,在棋盘和棋子所选用的材料上面是非常讲究的,直接导致其价格不菲,这不太利于围棋运动大众化地推广。

2.围棋的教学会受到场地和棋具本身的影响。

3.棋具本身不宜携带,棋子更是容易丢失。

4.在进行幼儿围棋运动推广的过程中,很难避免误吞棋子,或者对弈环境遭到儿童的破坏。

二、人性化的设计元素在“隐子”棋盘设计开发中的运用隐子棋盘必须处理好和围棋文化当前物质实体的相互关系、体系中的产品定位、市场目标及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并且在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的设计元素。

(一)“隐子”棋盘的市场定位分析“围棋文化有着它独有的魅力,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门槛过高,需要经过一定程度的训练才能参与其中。

“隐子”棋盘能够解决围棋教学中所存在的时间、空间问题。

大大提升了围棋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让大众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文化的存在,相信自己也能够参与其中。

所以“隐子”棋盘必须满足各个设计原则提出的要求,在成本、外观和功能上寻求平衡点。

(二)“隐子”棋盘的开发流程与设计方案预想1. 市场调研在进行“隐子”棋盘的设计开发过程中,首先对围棋相关产品进行市场调研,调研的对象分为专业人员、围棋爱好者和普通人群,他们对现有的围棋产品有着不同的评价。

专业人员认为长期从事围棋工作,对现有产品已经产生审美疲劳,不希望在平时的生活中使用。

围棋爱好者认为现有产品或者非常昂贵或者过于简陋,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同时现有产品并不完全适合现代生活方式,过于传统化。

普通群众则认为除了棋具以外几乎对现有产品一无所知,原因是缺乏围棋常识因此没有购买的愿望。

针对调研的结果和产品的设计初衷(有利于围棋文化的推广),该款“隐子”棋盘的卖点必须抓住消费群体与众不同的需求点,在消费者的兴趣、审美观、生活习惯等方面体现出优势。

2.棋盘设计方案“隐子”棋盘设计主要是针对广大围棋爱好者和中小学生教学及课下娱乐用,棋盘的设计说明如下:(1)在外观上,整个棋盘选用新榧木材质,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情况下最优化整体结构和外形,整体的造型古朴中兼有简约。

(2)结构上,因为整个棋盘的针对人群中有中小学生,所以棋盘多处都是用倒角的界面。

考虑到中小学生在下棋娱乐时经常会将棋子丢失,甚至有的会好奇吞食等现象,所以在整个设计上将棋盘和棋子做了一个结合,既方便使用又安全。

考虑到少年儿童在下棋时多喜欢玩耍,不小心的话经常会将棋子打散,所以在设计时将棋子固定在了棋盘上,且只有三种状态,即黑白子和未定子,只有在翻转棋子后才能变换其状态,这就保证了棋子不会出现打散的现象,有助于下棋的规范性。

(3)交互上,棋盘和棋子形成了统一造型,极度简便了下棋的操作流程,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安静的交流棋艺,更多的是在玩耍和欢乐中下棋,所以棋子固定在棋盘上对于中小学生是一个很有必要的设计。

(4)颜色上,这个棋盘的设计棋座使用的颜色是原木的本色,这样可以让整个棋盘更自然,也有利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棋面也是在原木色的基础上添加了简白色,更加的生动活泼。

棋子部分除黑白色之外也为原木色。

3.棋盘的结构分析整个棋盘由棋面和棋座、棋子、棋轴几个元素组成,19根棋轴刚好穿过棋子正中间,棋子可在棋轴上进行360度的翻转。

棋盘中的棋子共计19*19颗,完全按照19*19的标准围棋规范,棋子为正三棱体共有三个面即黑、白、空面,棋子面为先内凹再外凸形状,凸出部分为半球型小柱和整个棋面等高,棋面为2.4*2.4cm的大小。

整个棋盘的大小为46cm*46cm*8cm,内部中空。

棋面和一般围棋的棋面有稍许不同,一般围棋面为19*19条经线,由于该设计的棋面以棋子为规范,所以多了1/2条经线,但整体规则不变。

其结构效果见图1。

4.“隐子”棋盘使用说明如图2,首先将棋盘的功能分解为限制在一定数量之下的分功能,再作结构上的变化,以此创造最佳的产品造型,“隐子”棋盘的设计也是针对产品的主要功能,然后将棋局对弈的操作方式进行了人为的改良,棋子的三面性结构和中心轴的结合恰到好处,不仅将棋子固定到棋盘上,而且不影响棋局对弈的基本规则。

分析得出下棋这个过程中,对弈双方通过翻转三面棋子来达到“落子”和“提子”下棋步骤。

其次构成棋盘的元素的组件之间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机能面,表现出来人与棋盘之间的关系,并且注重到适用人群的交互过程和使用心理。

再次从整个设计色彩上出发对应到棋盘上,在表现古朴质感的同时也注重使用人群中年龄较小的受众,棋盘面应用了直接的简白色和黑色线相间,提高了活泼感。

(三)“隐子”棋盘的模型制作整个棋盘的工艺大多均为木质材料,由于棋盘表面的设计旋转结构比较多,考虑到结构之间的连接与耐用性,因此这些联动的位置则采用耐磨的复合材料。

在实际模型的开发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为新榧木,将新榧木用于棋盘面和棋盘座制作的即可以让棋盘本身保留原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又能够很好的形成与整套翻转结构相互融合,其材质本身的重量比较合理,便于携带。

开发过程中将棋盘座材料切成正方形约46cm*46cm,棋子为正三棱体和半球体组成,可分别做出后进行拼接。

三棱柱的三个面为2.4cm*2.4cm的正方形。

棋轴为混合型的材料,其固定在棋盘内部的为19根直径为3mm的长柱。

整个棋面为简白色相间黑色纹线,正好和棋座吻合。

然后对各个材料进行相应的加工打磨抛光成品,再对材料进行拼接组合加固,最后添色完成。

模型制作效果如图3和图4所示。

总结围棋文化与产品的结合需要两者相互协调适应,文化以适合产品设计制造的方式进行加载,而产品需要调用这种元素和语言来表述文化。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设计不仅仅需要设计和想法,更重要的是其产品本身能够更好的将人性化的观念融入其中。

“隐子”棋盘的设计针对的是广大围棋爱好者和中小学生市场,整个设计构思也是围绕用户人群来设计的,但是是否完全符合目标用户的需要,这个是需要产品进入市场才能够发现的问题。

设计本是服务于生活,好的设计更来源于生活。

作为一名产品设计师,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

对于本主题的探讨还有很多值得去深究的地方,也有很多细节没有参数化说明。

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我将继续对文章中的观点和研究方法进行深化,为我国的围棋事业尽微薄之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