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原本没有痛苦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只屎壳郎,推着一个粪球,在并不平坦的山路上奔走着,路上有许许多多的沙砾和土块,然而,它推的速度并不慢。
在路正前方的不远处,一根植物的刺,尖尖的,斜长在路面上,根部粗大,顶端尖锐,格外显眼。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屎壳郎偏偏奔这个方向来了,它推的那个粪球,一下子扎在了这根“巨刺”上。
然而,屎壳郎似乎并没有发现自己已经陷入困境。
它正着推了一会儿,不见动静。
它又倒着往前顶,还是不见效。
它还推走了周边的土块,试图从侧面使劲……该想的办法它都想到了。
但粪球依旧深深地扎在那根刺上,没有任何出来的迹象。
观众不禁为它的锲而不舍而感到好笑,因为对于这样一只卑小而智力低微的动物来说,怎么能解决好这么大的一个“难题”呢?就在这时,它突然绕到了粪球的另一面,只轻轻一顶,咕噜……顽固的粪球便从那根刺里“脱身”出来。
它赢了。
没有胜利之后的欢呼,也没有冲出困境后的长吁短叹。
赢了之后的屎壳郎,就像刚才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它几乎没有做任何停留,就推着粪球急匆匆地向前去了。
原本的生命概念中,是根本就不存在输赢的。
推得过去,是生活;推不过去,也是一样的生活。
人比动物多的,也许只是计较得失的智慧以及感受痛苦的智慧。
改变一个天使皮克很快乐,皮克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叫花子。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呢?我每天都能讨到填饱肚子的食物,甚至有时还能讨到一截好香肠;每天还有这座破庙可以挡风雨;我不为其他的人做工,我是自己的上帝。
我为什么不快乐呢?”皮克这样回答那些羡慕他的人。
这样回答问题的皮克总是快乐得像个天使。
可是有一天,皮克脸上的快乐突然丢失了。
那是因为,在一天上午,皮克在回破庙的路上捡到一袋子金币,精确地说是99块金币。
其实拾到金币的那个晚上,皮克是最最快乐的。
“我可以不做叫花子了,我有了99块金币!这够我吃一辈子啊!99块,哈!我得再数一数。
”皮克怕这是一个梦,皮克不敢睡觉,直到第二天太阳出来时他才相信这是真的。
第二天,皮克很晚也没有走出破庙,他要把这99块金币藏好,这真的需要费一番功夫。
“这钱不能花,我得攒着。
我要是拥有100块金币就好了。
我要拥有100块金币。
”从来没有什么理想的皮克现在开始有了理想,他还需要一块金币,这对一个叫花子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远大的理想。
半晌午皮克才出去讨饭,不!他开始讨钱,一分一分的。
中午他很饿,他只讨了一点儿剩饭。
下午,他很早就“收工”了,他得用更多的时间守着他的金币。
“还差91分。
”晚上他反复地数着他的金币,他开始忘记了饥饿。
一连几天,皮克都这样子度过,这样度日的皮克就再也没有吃饱过,同时也再没有快乐过。
攒钱越来越难了。
难的原因:一是别人愿给剩饭而不愿给钱,二是因为皮克用来讨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当然也因为他不快乐了,别人也不愿再施舍给他了。
“皮克,你为什么不快乐了?”“咱是叫花子,快乐个啥!”“你原先可不这样。
”“……”皮克越来越忧郁,越来越苦闷,也越来越瘦弱了。
终于有一天皮克病倒了,这一病皮克就几天没有起来。
这几天里皮克就想着一件事:还差16分就攒足100块金币了。
“皮克,你没有收到我的金币?!你为什么不去看医生?”突然,一个富商找到破庙里生命垂危的皮克。
“什么?”皮克惊问。
“皮克,你的快乐,是你的快乐救过我。
三年前,我在一次买卖中赔尽了家产,我正准备自杀,我见到了快乐的你,我明白了身无分文的人也能过快乐的生活。
后来,我就东山再起了,赚了很多钱。
那一次,我带着99块金币出来游玩,见到你,就把钱丢到了你要走的路上。
可是你现在为什么还做叫花子呢?为什么不快乐呢,生了病为什么不拿钱去看医生呢?”“我想拥有100块金币,还差16分,只差16分。
”富商从腰里取出一块金币给他,皮克接过来,把钱装进袋里,然后又全部倒出来,很细心地数。
他终于有100块金币了,对了,还多84分。
皮克笑了,然后就昏倒了。
这时一个游僧路过这里,见到昏倒的皮克,向富商问明了情况,便开始为他诊治。
“什么?你又给了一块金币?”“是的!”“这下完了!”“怎么了?”“因为他有了99块金币的时候,就会希望有100块金币。
这就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贪欲,贪欲夺走了他的快乐,你要救他,你得向他索回那99块金币,这样他或许有救。
现在,你反倒满足了他的欲望,重病的他就失去了支撑下去的动力了。
你送给他99块金币,你使世界上少了一个天使;你又拿出一块金币送给他,这就使世界上少了一个生命。
”富商试了试皮克的鼻子,皮克再也不会快乐了。
人是欲望的动物。
对于病人而言,无欲不一定是件好事,这意味着他可能很快离去。
但对一个有着强烈欲望的病人来说,满足他的贪欲,后果是一样的。
人在欲望中生,在欲望中行,也因欲望而死。
生命与负重一个青年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什么?”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
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
”于是,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
上岸后,大师说:“你扛了船赶路吧!”“什么,扛了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
”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
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
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
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
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得多。
原来,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生命得到升华。
但是如果不把它们放下,就会成为人生的包袱。
毕竟,生命不能太负重。
该停下来在故宫博物院中,有一位太太不耐烦地对她先生说:“我说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慢。
原来你老是停下来看这些东西!”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结果失去了观看两旁美丽花朵的机会。
没有一类工作叫随便罗斯福总统夫人在本宁顿学院念书时,要在电讯业找一份兼职工作。
父亲为她引见了自己的一位朋友——当时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董事长萨尔洛夫将军。
萨尔洛夫将军问她想做哪一份工作。
她说:“随便吧。
”萨尔洛夫将军对她说:“没有一类工作叫做随便,因为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
”成功等于目标,其他全是这句话的注解。
没有目标而去奋斗拼搏,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没有目标,哪里都是目标,哪里都没有目标。
登上顶峰几年以前一个世界探险队准备攀登马特峰的北峰,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到达过那里。
记者对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探险者进行了采访。
一位记者问其中的一名探险者:“你打算登上马特峰的北峰吗?”他回答说:“我将尽力而为。
”另一位记者问另一名探险者:“你打算登上马特峰的北峰吗?”这名探险者答道:“我会全力以赴。
”记者问了第三个探险者同样的问题。
他说:“我将竭尽全力。
”最后,记者问一位美国青年:“你打算登上马特峰的北峰吗?”这个美国青年直视着记者回答:“我将要登上马特峰的北峰。
”结果,只有一个人登上了北峰,就是那个说“我将要”的美国青年。
他想象自己到达了北峰,结果他的确做到了。
尽力而为、全力以赴、竭尽全力——这一切永远都不如积极的心态来得自然。
无论我们追求的是什么,都应该在实现目标之前想象我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温和胜于暴力一位旅行者穿着一件大衣正急匆匆地赶路。
北风看见了,便对太阳说:“咱们来一次比赛吧,看看谁能让这位旅行者脱下他的大衣。
”“好吧。
不过,这场比赛一定是我赢。
”太阳说。
“你赢?哈哈哈!”北风骄傲地说,“你一定没有见识过我的威力吧。
我发起威来,可以吹倒庄稼、吹倒树木、吹倒房子。
我能让世界上的一切在我的威力下瑟瑟发抖。
别说从他身上吹掉一件大衣,就是把屋顶统统吹翻,我也办得到。
”北风说完,便开始发起威来。
他鼓足了劲儿,拼命吹了起来。
河水翻起了波浪,树木东摇西晃,鸟儿们躲藏了起来,大地上的万物果然在他的威力下颤抖了起来。
然而那个旅人呢?他不但没有脱掉大衣,而且把大衣越裹越紧,北风累得筋疲力尽,仍然不能让旅人脱掉大衣。
北风无计可施。
“现在看我的吧。
”太阳略略增加了一点温度,慢慢地,旅人感到越来越热,于是他解开了衣扣。
过了一会儿,他干脆脱下了太阳赢了。
有些人总是企图用暴力征服人,而他们却忘记了——温和的威力远远比暴力要大得多。
没有任何人可以代劳一个学生请教他的老师,怎样做才能够学会老师所有的智慧。
老师笑了笑,从桌上拿起了一个苹果,放到嘴边,大大地咬了一口。
老师望着他的掣生,口中不断咀嚼着苹果,不发一言。
过了好一会儿,老师才又张开嘴,将口中已经嚼烂的苹果,吐在手掌当中。
老师伸出手,将已嚼烂的苹果拿到学生的面前,然后对着他的学生说:“来,把这些吃下去!”学生惊疑地说:“老师,这……这怎么能吃呢?”老师又笑了笑,说:“我咀嚼过的苹果,你当然知道不能吃,但为什么又想要汲取我的智慧的精华呢?你难道真的不懂?所有的学习,都必须经过你本身亲自去咀嚼的吗?”苹果新鲜而甜美的滋味,是需要由自己亲自来品尝与体会的。
人生的品尝过程,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代劳。
只有自己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反省、思考,才会体会到其中的快乐与幸福。
不要怕,不要悔一个年轻人离开部落,开始创造自己的未来。
少小离家,心里难免有几分惶恐。
他动身后的第一站,是去拜访部落酋长,请求指点。
酋长正在临帖练字,他听说部落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随手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前来求教的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字,供你半生受用。
”二十年后,这个年轻人已是中年,他有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
归程漫漫,近乡情切,他又去拜访那位酋长。
他到了酋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
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封套来对他说:“这是老酋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
”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二十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密。
拆开封套,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这显然是经验的提炼,智慧的浓缩。
将毒汁变成柠檬水住在佛罗里达州的一位农夫买下一片农场,买下以后,他觉得非常颓丧。
那块地坏得使农夫既不能种水果,也不能养猪,能生长的只有白杨树及响尾蛇。
然而,农夫却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要把他所拥有的变做一种资产——他要利用那些响尾蛇。
农夫的做法使每一个人都很吃惊,他开始做响尾蛇肉罐头。
每年来参观他的响尾蛇农场的游客差不多有两万人。
他的生意做得非常大。
从他养的响尾蛇中提取出来的蛇毒,运送到各大药厂去做蛇毒的血清;响尾蛇皮以很高的价钱卖出去做女人的鞋子和皮包;装着响尾蛇肉的罐头送到全世界各地的顾客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