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相关要点汇总日期:2016年11月19日目录第一章脚手架的种类 (1)一、按脚手架的用途分类 (1)(一)操作(作业)脚手架 (1)(二)防护用脚手架 (1)(三)支撑、承重用脚手架 (1)二、按脚手架的结构分类 (1)(一)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1)(二)门式钢管脚手架 (3)(三)碗扣式钢管脚手架 (4)(四)扣盘式脚手架 (5)(五)铝合金快装脚手架 (6)三、按与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6)(一)里脚手架 (6)(二)外脚手架 (7)四、按照支承部位和支承方式分类 (7)(一)落地式 (7)(二)悬挑式 (7)(三)附墙悬挂脚手架 (7)(四)悬吊脚手架 (7)(五)附着升降脚手架(简称“爬架”) (7)(六)水平移动脚手架 (7)第二章脚手架的搭设规范 (8)一、脚手架结构示意图 (8)二、脚手架主要组成部分搭设要求及其功能 (8)(一)立杆基础 (8)(二)立杆搭设要求 (9)(三)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的搭设要求 (10)(四)剪刀撑搭设要求 (11)(五)连墙件搭设要求 (13)(六)作业平台搭设要求 (13)(七)通道搭设要求 (15)(八)卸料平台 (15)三、脚手架的技术、安全交底与验收 (16)第一章脚手架的种类一、按脚手架的用途分类(一)操作(作业)脚手架操作(作业)脚手架又分为结构作业脚手架和装修作业脚手架。
可分别简称为“结构脚手架”和“装修脚手架”,其架面施工荷载标准值分别规定为3kN/㎡和2kN/㎡;(二)防护用脚手架架面施工(搭设)荷载标准值可按1kN/㎡计;(三)支撑、承重用脚手架架面荷载按实际使用值计。
二、按脚手架的结构分类(一)扣件式钢管脚手架1、优点:a、承载力较大。
当脚手架的几何尺寸及构造符合规范的有关要求时,一般情况下,脚手架的单管立柱的承载力可达15kN~35kN。
b、装拆方便,搭设灵活。
由于钢管长度易于调整,扣件连接简便,因而可适应各种平面、立面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用脚手架。
c、比较经济。
加工简单,一次投资费用较低。
2、缺点:a、扣件(特别是它的螺杆)容易丢失;b、节点处的杆件为偏心连接,靠摩擦力传递荷载和内力,因而降低了其承载能力;c、扣件节点的连接质量受扣件本身质量和工人操作的影响显著。
3、适用范围a、构筑各种形式的脚手架、模板和其它支撑架;b、组装井字架;c、搭设坡道、工棚、看台及其它临时构筑物,d、作其它种脚手架的辅助,加强杆件;4、搭设要求钢管扣件脚手架搭设中应注意地基平整坚实,设置底座和垫板,并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根据连墙杆设置情况及荷载大小,常用敞开式双排脚手架立杆跨距一般为1.05~1.55m,砌筑脚手架步距一般为1.20~1.35m,装饰或砌筑、装饰两用的脚手架步距一般为1.80m,立杆排距1.2~2.0m。
其允许搭设高度为34~50m;当为单排设置时,立杆跨距1.2~1.4m,立杆排距1.5~2.0m。
允许搭设高度为24m。
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的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可采用对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
如采用对接扣件方法,则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如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在双排脚手架中,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立杆横距的0.4倍,且不应大于50cm;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狭长型脚手板,如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宽型的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二)门式钢管脚手架1、优点a、门式钢管脚手架几何尺寸标准化。
b、结构合理,受力性能好,充分利用利用钢材强度,承载能力高。
c、施工中装拆容易、架设效率高,省工省时、安全可靠、经济适用。
2、缺点a、构架尺寸无任何灵活性,构架尺寸的任何改变都要换用另一种型号的门架及其配件a、交叉支撑易在中铰点处折断;c、定型脚手板较重,d、价格较贵3、适应范围a、构造定型脚手架b、作粱、板构架的支撑架(承受竖向荷载);c、构造活动工作台;4、门式脚手架搭设a、门式脚手架基础必须夯实,且应做好排水坡,以防积水。
b、门式脚手架搭设顺序为:基础准备→安放垫板→安放底座→竖两榀单片门架→安装交叉杆→安装脚手板→以此为基础重复安装门架、交叉杆、脚手板工序。
(榀:建筑工程的量词,一个平面结构体)c、门式钢管脚手架应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搭设,上步脚手架应在下步脚手架搭设完毕后进行。
搭设方向与下步相反。
d、第步脚手架的搭设,应先在端点底座上插入两榀门架,并随即装上交叉杆固定,锁好锁片,然后搭设以后的门架,每搭一榀,随即装上交叉杆和锁片。
e、脚手架必须设置与建筑物可靠的连结。
f、门式钢管脚手架的外侧应设置剪刀撑,竖向和纵向均应连续设置。
(三)碗扣式钢管脚手架1、优点a、多功能:能根据具体施工要求,组成不同组架尺寸、形状和承载能力的单、双排脚手架,支撑架,支撑柱,物料提升架,爬升脚手架,悬挑架等多种功能的施工装备。
也可用于搭设施工棚、料棚、灯塔等构筑物。
特别适合于搭设曲面脚手架和重载支撑架。
b、高功效:常用杆件中最长为3130mm,重17.07kg。
整架拼拆速度比常规快3~5倍,拼拆快速省力,工人用一把铁锤即可完成全部作业,避免了螺栓操作带来的诸多不便。
c、通用性强:主构件均采用普通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之钢管,可用扣件同普通钢管连接,通用性强。
d承载力大:立杆连接是同轴心承插,横杆同立杆靠碗扣接头连接,接头具有可靠的抗弯、抗剪、抗扭力学性能。
而且各杆件轴心线交于一点,节点在框架平面内,因此,结构稳固可靠,承载力大。
(整架承载力提高,约比同等情况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提高15%以上,)d、安全可靠:接头设计时,考虑到上碗扣螺旋摩擦力和自重力作用,使接头具有可靠的自锁能力。
作用于横杆上的荷载通过下碗扣传递给立杆,下碗扣具有很强的抗剪能力(最大为199kN)。
上碗扣即使没被压紧,横杆接头也不致脱出而造成事故。
同时配备有安全网支架,间横杆,脚手板,挡脚板,架梯。
挑粱.连墙撑等杆配件,使用安全可靠。
e、易于加工:主构件用Φ48×3.5、Q235B焊接钢管,制造工艺简单,成本适中,可直接对现有扣件式脚手架进行加工改造.不需要复杂的加工设备。
f、不易丢失:该脚手架无零散易丢失扣件,把构件丢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g、维修少:该脚手架构件消除了螺栓连接.构件经碰耐磕.一般锈蚀不影响拼拆作业,不需特殊养护、维修。
h、便于管理:构件系列标准化,构件外表涂以橘黄色。
美观大方,构件堆放整齐,便于现场材料管理,满足文明施工要求。
i、易于运输:该脚手架最长构件3130mm,最重构件40.53kg,便于搬运和运输。
2、缺点a、横杆为几种尺寸的定型杆,立杆上碗扣节点按0.6m间距设置,使构架尺寸受到限制;b、U形连接销易丢;c、价格较贵;3、适应性a、构筑各种形式的脚手架、模板和其它支撑架;b、组装井字架;c、搭设坡道、工棚、看台及其它临时构筑物;d、构造强力组合支撑柱;e、构筑承受横向力作用的支撑架;(四)扣盘式脚手架1、扣盘式脚手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轻松快捷:搭建轻松快速,并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可满足大范围的作业要求;b灵活安全可靠:可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搭建多种规格、多排移动的脚手架,各种完善安全配件,在作业中提供牢固、安全的支持;c储运方便:拆卸储存占地小,并可推动方便转移,部件能通过各种窄小通道。
(五)铝合金快装脚手架1、铝合金脚手架特点:a、铝合金脚手架所有部件采用特制铝合金材质,比传统钢架轻75%b、部件连接强度高:采用内胀外压式新型制作工艺,脚手架接头的破坏拉脱力达到4100-4400Kg,远大于2100Kg的许用拉脱力。
c、安装简便快捷。
配有高强度脚轮,可移动。
d、整体结构采用“积木式”组合设计,不需任何安装工具。
铝合金快装脚手架解决企业高空作业难题,它可根据实际需要的高度搭接,有2.32M/1.856M/1.392M三种高度规格。
有宽式和窄式两种宽度规格。
窄式架可以在狭窄地面搭接,方便灵活。
他可以满足墙边角,楼梯等狭窄空间处的高空作业要求是企业高空作业的好帮手。
三、按与建筑物的位置关系(一)里脚手架搭设于建筑物内部,每砌完一层墙后,转移到上一楼面,进行砌筑。
用于内墙砌筑或室内装修,主要形式有折叠式、支架式、门架式。
里脚手架用料少,但装拆频繁,故要求轻便灵活,装拆方便。
(二)外脚手架沿建筑物外围从地面搭起,用于外墙砌筑和外装饰施工主要形式多立杆式(应用最广)、框式、桥式。
四、按照支承部位和支承方式分类(一)落地式搭设(支座)在地面、楼面、屋面或其他平台结构之上的脚手架。
(二)悬挑式采用悬挑方式支固的脚手架,其挑支方式又有以下3种。
1、架设于专用悬挑梁上;2、架设于专用悬挑三角桁架上;3、架设于由撑拉杆件组合的支挑结构上。
其支挑结构有斜撑式、斜拉式、拉撑式和顶固式等多种。
(三)附墙悬挂脚手架在上部或中部挂设于墙体挑挂件上的定型脚手架。
(四)悬吊脚手架悬吊于悬挑梁或工程结构之下的脚手架。
(五)附着升降脚手架(简称“爬架”)附着于工程结构依靠自身提升设备实现升降的悬空脚手架。
(六)水平移动脚手架带行走装置的脚手架或操作平台架。
第二章脚手架的搭设规范一、脚手架结构示意图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二、脚手架主要组成部分搭设要求及其功能(一)立杆基础1、脚手架立杆基础应符合方案要求。
(1)搭设高度在24m以下时,可素夯实找平,上面铺5cm厚木板,长度为2m时垂直于墙面放置;长度大于3m时平行于墙面放置。
(2)搭设高度25-50m时,应根据现场地耐力情况设计基础作法或采用回填土分层夯实达到要求时,可用枕木支垫,或在地基上加铺20cm厚道碴,其上铺设混凝土板,再仰铺12-16号槽钢。
(3)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应进行计算并根据地耐力设计基础作法,或于地面下1m深处采用灰土地基,或浇注50cm厚混凝土基础,其上采用枕支垫。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底座有可锻铸铁制造与焊接底座两种,搭设时应将木垫板铺平,放好底座,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不准将立杆直接置于木板上,否则将改变垫板受力状态。
底座下设置垫板有利于荷载传递,试验表明:标准底座下加设木垫板(板厚5cm,板长≥200cm),可将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提高5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