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 第五章
组织形态:白色的铁素体片与黑色的 渗碳体片组成的层片状组织。
5、莱氏体:(符号:Ld)
莱氏体—含碳量4.3%的液态铁碳合金 冷却到共晶温度结晶生成的奥氏体和渗碳 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低温莱氏体—莱氏体冷却到共析温度 其中的奥氏体转变成珠光体形成的珠光体 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符号:Ld’)
4、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 ⑴、工业纯铁①: L→L+δ→δ→δ+A→A→A+F→F→F+Fe3C Ⅲ 室温 组织:F+Fe3CⅢ; 三次渗碳体—冷却过程从铁 素体中析出的渗碳体。(形 态:颗粒状) ⑵、共析钢Ⅰ:
F:\课件\动画驱动\aawin L→L+A→A→P; 室温组织:P; 共析反应式: A0.77%≒F0.0218%+Fe3C共析;
④、铸钢: “ZG”“×××”“-”“×××”;如:ZG230-450。力学性能表 示。 “ZG”“××”;如:ZG35。主要化学成分。主要用于各种结构复杂 的重要受力零件。
从 Fe-FesC 相图中可知 ,铸 钢的凝固温度区间较宽 ,故流动性
差 ,化学成分不均匀 ,易形成分散 缩孔 。一般采用提高浇注温度来 改善流动性 , 这样会使高温奥氏 体晶粒粗大 ,且冷却速度又比较 快 , 迫使铁素体沿奥氏体一定晶
1、铁素体:(符号:F) 铁素体—碳在体心立方的α-Fe或δ-Fe的晶格间隙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室温铁素体的特点: ⑴、碳最大的溶解度为0.0218%,室温时 溶解度0.0008%。 ⑵、显微组织为明亮的多边形晶粒。 ⑶、温度<770℃有磁性。 ⑷、力学性能:σb=180~280Mpa; σ0.2=100~170 Mpa;δ=30~50%; ψ=70~80%; ak=160~200J/Cm2; HB=50~80 。 ⑸、工业纯铁的组织为铁素体组织。
5、铁碳合金成分、 组织和性能的关系:
6、铁碳相图的应用: ⑴、在选材方面:⑵、在铸造方面: ⑶、在锻造方面:⑷、在热处理方面:
四、碳钢
1、常存杂质对钢性能的影响:
⑴Mn:<0.8%为杂质,其作为脱氧剂加入,并可形成MnS进入炉渣,可去 硫,可溶入铁素体,含量高时可形成合金渗碳体,为有益杂质。 ⑵ Si: <0.4%为杂质,存在于原料中,或作为脱氧剂加入,可溶入铁 素体, 为有益杂质。
②45%A组织组成物为α+(α+A)+AⅡ;相组成物为A+α。 L(60-45)=α(45-30) L+α=100 15L=15α L=α α=50% L=50% L=(α+A)=50% α(30-10)=A(100-30) 20α=70A α=7/2A α+A=100 7/2A+2/2A=9/2A=100 A=200/9 A=22.22% 100%的α析出AⅡ=22.22% 50%α析出AⅡ=11.11% 相组成物为A+α; α(45-10)=A(100-45) α+A=100 35α=55A 7α=11A (18/7) A=100 A=38.89% α= 61.11% 80%A组织组成物为A+(α+A);相组成物为A+α L(80-60)=A(100-80) L+A=100 20L=20A L=A L=50% A=50% L=(α+A)=50% 相组成物为A+α; α(80-10)=A(100-80); α+A=100 70α=20A A=(7/2)α (9/2)α=100 α=22.22% A= 77.78%
2、奥氏体:(符号:A)
奥氏体—碳在面心立方的γ-Fe的晶格间隙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的特点: ⑴、碳最大溶解度为2.11%。 ⑵、组织在727℃温度以上存在, 显微组织为明亮的多边形晶粒。 ⑶、为非磁性组织。 ⑷、力学性能:δ=40~50%; HB=170~220 。 3、渗碳体:(符号:Cm或Fe3C) 渗碳体—碳与铁形成的复杂晶格的 间隙化合物。 渗碳体的特点: ⑴、含碳量为恒定值,6.69%; ⑵、一种相结构有多种组织形态,如:颗 粒状、细片状、网状、粗针状、基体等;
例12:根据Fe—Fe3C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 ⑴、含碳量为1.0%的钢比含碳量0.5%的钢硬度高; ⑵、在室温下,含碳量0.8%的钢其强度比含碳量1.2%的钢高;
⑶、变态莱氏体的塑性比珠光体的塑性差;
⑷、在1100℃,含碳0.4%的钢能进行锻造,含碳4.0%的生铁不能锻造; ⑸、钢锭在950~1100℃正常温度下轧制,有时会造成锭坯开裂; ⑹、一般要把钢材加热高温(约1000~1250℃)下进行热轧或锻造; ⑺、钢铆钉一般用低碳钢制成; ⑻、绑扎物件一般用铁丝(镀锌低碳钢丝),而起重机吊重物却用钢丝 绳(用60、65、70、75等钢制成); ⑼、钳工锯T8、T10、T12等钢料时比锯10、20钢费力,锯条容易磨钝; ⑽、钢适宜于通过压力加工成型,而铸铁适宜于通过铸造成型。
F
G P
Q
S
K
S、727℃,含碳量0.77%,共析点; P、727℃,含碳量0.0218%,碳在铁素体中最大溶解度点;
Q、室温,含碳量0.0008%,室温时碳在铁素体中最大溶解度点。
2、特性线: ECF、共晶反应线; PSK、共析反应线;(符号:A1) ABCD、液相线; ES、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线;(符号:Acm) PQ、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线; GS、冷却时,奥氏体开始析出铁素体,加热时铁素体全部溶 入奥氏体的转变温度线;(符号:A3) 3、铁碳合金的分类: ⑴、工业纯铁:含碳量0~0.0218%; ⑵、钢: ①亚共析钢:含碳量0.0218~0.77%; ②共析钢:含碳量0.77%; ③过共析钢:含碳量0.77~2.11%; ⑶、白口铸铁: ①亚共晶白口铸铁: 含碳量2.11~4.3%; ②共晶白口铸铁: 含碳量4.3%; ③过共晶白口铸铁: 含碳量4.3~6.69%;
面以针状组织析出 , 这种组织称
为魏氏组织(如图所示) 。
魏氏组织使钢的塑性、韧性显著降低 。但可以采用热处理方法来消
除魏氏组织和改善钢的性能。这种组织也常出现在焊缝的熔合区,使焊 缝的力学性能显著降低。
例9:计算含碳量0.20%、0.45%、0.77%、1.2%的各种合金的相组成物的 相对重量。
⑹、亚共晶白口铸铁Ⅴ: F:\课件\动画驱动\aawin L→L+A→A+ Ld(A+Fe3C共晶)→A+Fe3CⅡ+Ld (A+Fe3C共晶)→P+ Fe3CⅡ+ Ld’(P+ Fe3C共
晶);室温组织:P+
Fe3CⅡ+ Ld’(P+
Fe3C共晶); ⑺、过共晶白口铸铁Ⅵ: F:\课件\动画驱动\aawin L→L+Fe3CⅠ→Ld(A+Fe3C共晶)+Fe3CⅠ→Ld’ (P+ Fe3C共晶)+ Fe3CⅠ;一次渗碳体—冷却 过程直接从液体结晶出的渗碳体。(形态: 粗针状) +Fe3CⅠ; 室温组织:Ld’(P+ Fe3C共晶)
解:0.45%
WF(0.45-0.0218)=WA(0.77-0.45) WF+WA=100 WA=(0.45-0.0218)/(0.77-0.0218)*100%=57.23%;
WF=42.77%
1.2% WA(1.2-0.77)=Wcm(6.69-1.2)
WA+Wcm=100
WA=(6.69-1.2)/ (6.69-0.77)*100%=92.74% Wcm=7.26% 例11:已知某退火钢显微组织有 50%的珠光体,50%铁素体,估算此钢 的含碳量。 解:C=50%*0.77%+50%*0.0218%=0.396%
⑸、非金属夹杂物和气体:钢在冶炼过程中易产生氧化物、硫化物、氮 化物、硅酸盐、气体等缺陷。均使钢的力学性能下降。 2、碳钢的分类、编号和用途: ⑴、碳钢分类: ①、按钢的含碳量: a、低碳钢≤0.25%; ②、按钢的质量: a、普通碳素钢:S≤0.050%; P≤0.045%;
b、中碳钢:0.3~0.55%; b、优质碳素钢:S≤0.035%; P≤0.035%; c、高碳钢≥0.60%。 c、高级优质碳素钢:S≤严格限制,硫主要形成FeS ,
Fe—FeS形成简单共晶相图,Fe— FeS易形成低熔点的共晶体,且分 布在奥氏体的晶界上,使钢产生热
脆性。但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普通钢含S≤0.050% ;优质钢含 S≤0,035% ;高级优质S≤0.020%。
⑷、P:严格限制,磷易溶入铁素体中,使室温塑性和韧性急剧降低,使 钢在室温变脆,称其为“冷脆”,且焊接性能变坏。普通钢含 P≤0.045% ;优质钢含P≤0,035% ;高级优质P≤0.030%。
③按用途: a、碳素结构钢; b、碳素工具钢。 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几种分类交叉使用会觉得更加方便。
⑵、碳钢的编号和用途:
①、普通碳素结构钢: “Q”“×××”“-” “A、B、C、D”“F、b、Z、TZ” 用于普通结构件,或工程结构件。 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专用钢有:“g”表示锅炉用钢;“R” 表示容 器用钢;“C”表示船舶用钢。 ②、优质碳素结构钢: “××”“A、F或Mn” 。普通含锰量:0.35~0.8%;较高含锰量: 0.7~1.2%;主要用于结构零件。 ③、碳素工具钢: “T”“×或××”“A或Mn” 主要用于各种工具。
组织形态:白色的渗碳体基体与 黑色树枝的珠光体组成的组织。
三、铁碳合金相图: 1、特性点 A、1538℃,铁的熔点; C、1148℃,含碳量4.3%,共晶点; D、1227℃,渗碳体的熔点; E、1148℃,含碳量2.11%,碳在 奥氏体中最大溶解度点; G、912℃,铁的同素异构转变点
A
B D C E
解:0.20% 0.2WF=Wcm(6.69-0.2) WF+Wcm=100 Wcm=0.2/6.69*100%=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