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实施指南(木结构工程)木结构工程(1)《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5.2.2 应检验胶缝的完整性,按表5.2.2-1选择胶缝脱胶试验的方法进行。
对于每个树种、胶种、工艺过程至少应检验5个全截面试件。
脱胶面积与试验方法及循环次数有关,每个试件的脱胶面积所占的百分率应小于表5.2.2-2所列限值。
注:1. 层板胶合木的使用条件根据气候环境分为3类:1类––空气温度达到20℃,相对湿度每年有2 ~ 3周超过65%,大部分软质树种木材的平均平衡含水率不超过12%;2类––空气温度达到20℃,相对湿度每年有2 ~ 3周超过85%,大部分软质树种木材的平均平衡含水率不超过20%;3类––导致木材平均平衡含水率超过20%的气候环境,或木材处于室外无遮盖的环境中。
2. 胶的型号有Ⅰ型和Ⅱ型两种:Ⅰ型––可用于各类使用条件下的结构构件(当选用间苯二酚树脂胶或酚醛间苯二酚树脂胶时,结构构件温度应低于85℃)。
Ⅱ型––只能用于1类或2类使用条件,结构构件温度应经常低于50℃(可选用三聚氰胺脲醛树脂胶)。
【释义】层板胶合木的质量取决于下列3个条件:1.层板的木材质量––––按构件受力的性质和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分别规定材质标准。
2.层板加大截面的胶合质量––––层板之间的胶合面称为胶缝。
根据使用环境的温、湿度分别规定胶种的型号,保证胶缝耐久完整。
3.层板接长的胶合指形接头质量––––用指形铣刀切削层板端头,涂胶后相互插入连接的接头称为指接。
根据层板受力的大小,选择合理的铣刀几何图形,保证足够的传力效能。
这3个条件中首要的是胶缝的完整性。
因为只要胶缝保持耐久的完整性,即使层板局部缺陷稍超过限值或个别指接传力效能稍低,相邻层板通过胶缝能起补偿作用。
综合上述分析,规定在强制性条文中检测胶缝脱胶率。
【措施】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按下述规定进行胶缝脱胶试验:1 仪器设备1)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应能在至少600KPa(绝对压力700KPa)压力下和构成至少85KPa(绝对压力15KPa)的真空下安全运转,并应配备抽气泵或其他与其功能相同的设备,用以形成至少600KPa(绝对压力700KPa)的压力,并能抽至少85KPa(绝对压力15KPa)压力的真空。
2)干燥箱:在干燥箱中空气循环的速度为2m/s至3m/s,箱中的温度和空气的相对湿度按不同试验方法控制如表7.1所示。
3)天平:准确度为5g的天平。
2 试件的准备试件应取自需进行试验的层板胶合木构件的全截面,垂直木纹切割。
试件顺木纹方向长度(75±5)mm。
试件的端面应用锐利的锯或其他切割工具,以取得光滑的平面。
若截面宽度b大于300mm,可将试件切割为两个或更多一些的试件。
每个试件的高度至少130mm,若截面高度h大于600mm,则可将其切割成两个或更多个试件,其高度至少300mm。
图7.1 从层板胶合木构件切割出的试件3 试验步骤胶缝的总长度从试件端面起始按毫米量度。
将试件按所选定的试验方法进行不同的周期试验,每种试验方法所要求的周期数目列于表7.2。
只有当总脱胶率大于预定的最大值,才有必要进行一次额外周期试验。
在干性循环的末尾,从试件端面量度胶缝开胶的长度(mm)。
在木节处开胶应忽略不计,木材因开裂或其他原因引起破坏不应包括在脱胶之内。
孤立的短于3mm的脱胶及与最近的脱胶相距大于5mm的脱胶皆应忽略不计。
注:1. 若是木材发生分离,即使非常贴近胶缝,亦应明确称为木材破坏或木材开裂。
利用放大镜来判别究竟是胶或是木材发生破坏甚有必要。
探测缝隙宜采用厚度为0.08mm到0.10mm的塞尺。
2. 由于木节处或节群区的胶缝在严峻的暴露环境下是不耐久的,因而木节处发生的脱胶不必关注,并不计入脱胶面积。
方法A的试验周期:将试件置于压力容器中,并将其压下去,注入数量足够的10℃到20℃的水,使试件没入水中。
用钢丝网等器具将试件分隔开,使全部端面自由地暴露在水中。
抽真空达到70KPa到85KPa(即相当于海平面15KPa到30KPa绝对压力),并保持5分钟。
然后释放真空,加压到500 KPa到600 KPa(绝对压力600 KPa到700 KPa)1h。
试件仍然完全没于水中。
重复真空施压循环,达到两个循环浸水周期,总共需要130分钟。
在空气温度60℃到70℃和相对湿度不超过15%的环境中,干燥试件约21h到22h,空气循环速度为2m/s到3m/s。
在干燥期间,试件应相互隔开至少50mm,试件的端面应与气流方向平行。
方法C的试验周期:将试件置于压力容器中,并将其压下去,注入数量足够的10℃到20℃的水,使试件没入水中。
用钢丝网等器具将试件分隔开,使全部端面自由地暴露在水中。
抽真空达到70 KPa到85 KPa(相当于海平面15 KPa到30 KPa的绝对压力),并保持30分钟。
然后释放真空,加压到500 KPa到600 KPa(绝对压力600 KPa 到700 KPa)2h。
试件仍然没在水中,重复真空施压循环,达到两个循环浸水周期,总共需5h。
在空气温度25℃到30℃和相对湿度25%到35%的范围内,干燥试件约90h,空气循环速度为2m/s到3m/s。
在干燥期间,试件应相互隔开至少50mm,试件的端面应与气流方向平行。
4 试验结果1)总脱胶率:每个试件的总脱胶百分率,可按下式求得:【检查】首先核查检测单位的资质。
然后根据试验结果求得的脱胶率与表5.2.2-2规定的限值对照。
【判定】当试验求得的脱胶率符合表5.2.2-2规定即可判定这批胶合木构件质量合格;若试验求得的脱胶率超过表5.2.2-2的规定,则应判定这批胶合木构件质量不合格。
6.2.1 规格材的应力等级检验应满足下列要求:1.对于每个树种、应力等级、规格尺寸至少应随机抽取15个足尺试件进行侧立受弯试验,测定抗弯强度;2.根据全部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后求得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应符合规定。
【释义】轻型木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都采用不同截面尺寸的规格材,而以侧立受弯构件为主。
因此分别按采用的树种、不同的应力等级和截面尺寸,随机抽样测定抗弯强度。
我国《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采用进口规格材强度设计指标是按北美规格材足尺试件试验数据换算得来的,因此决定采用足尺试件测定抗弯强度。
【措施】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按下述规定进行规格材侧立受弯试验:1 仪器设备1)试验机:应有足够的净空能容纳试件及试验装置,测量精度应达到1%,荷载盘读数的最小分格不大于200N。
当支承臂长度小于试件长度时,应在支承臂上安设有足够刚度的工字钢。
对跨度特别大的试件,可在反力架上试验。
2)支承装置:试件在支座处应用钢垫板传递支反力,钢垫板宽度应不小于试件的宽度,其长度根据木材横纹承压,厚度根据钢材抗弯强度确定。
钢垫板支承在滚轴支座上,滚轴垂直于试件的长度方向,两端滚轴支座的距离即为试件的跨度,试验时试件能在滚动轴上转动而跨度不变。
规格材试验时应在支座与加载点之间安装侧向支撑,保证试件只产生上下移动,而不产生侧向移动和摩擦作用。
3)加载装置:采用三分点加载,加载弧形钢垫块下应用截面尺寸与支座处相同的钢垫板。
加载弧形钢垫块上表面的刻槽应与荷载分配梁的刀口对准。
荷载分配梁的中央应设置球座。
2 试验步骤试验的跨度取为18h,试件的最小长度应为19h。
试验装置如图7.2所示。
试件截面尺寸应在规定的标距内用游标卡尺测量,精度为0.1mm。
采用无冲击影响的逐级加载,加载速度从零达到最大荷载控制在6min到14min的范围内。
试件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a ––––加载点至支座间的距离(mm);W ––––实际的截面抵抗距(mm3);Fu ––––最终破坏荷载(N);fm ––––抗弯强度(N/mm2),应计算到3位有效数。
图7.2 试验装置【检查】首先核查检测单位的资质,测试后将求得的抗弯强度设计值与《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的规定值对照。
【判定】当试验求得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大于或等于《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的规定值,即应判定这种规格材质质量合格;若试验求得的抗弯强度设计值低于规定值,则应判定这种规格材不合格。
木结构工程(2)7.2.1 木结构防腐的构造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以一幢木结构房屋或一个木屋盖为检验批全面检查。
检查方法:根据规定和施工图逐项检查。
【释义】木腐菌生长需要同时具备氧气、适宜的温度和木材的平均平衡含水率≥20%等三个要素,前二者同样是人类生存的要素,无法排除。
因此为了防止木材腐朽,可以从建筑构造上采取措施,使木结构各个部位经常处于通风良好的条件下,即使一时受潮(例如雨水渗漏等等),也能及时风干,保持木材含水率低于20%而不致腐朽。
在《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中规定的防腐构造措施皆基于这一基本原理。
【措施】应当指出,凡是需要采取防腐构造措施的部位,皆处于隐蔽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例如木桁架支座节点、保温吊顶的主梁)。
因此必须在制订施工组织设计时,列出有关的防腐构造措施,一一标明在那一道工序交接时进行检查,并作出隐蔽工程记录,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认可。
【检查】首先核查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已列出木结构防腐构造措施,在那个工序交接时检查。
然后根据有关的隐蔽工程记录与施工图对照。
【判定】当隐蔽工程记录中关于防腐构造措施的记载符合施工图的要求,即可判定这项构造措施质量合格。
若防腐构造措施未达到施工图的要求,则必须返修后,再次进行验收。
7.2.2 木构件防护剂的保持量和透入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需要防护剂加压处理的木构件,包括锯材、层板胶合木、结构复合木材及结构胶合板制作的构件。
2.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的规定,需要防护剂加压处理木麻黄、马尾松、云南松、桦木、湿地松、辐射松、杨木等易腐或易虫蛀木材制作的构件。
3.在设计文件中规定与地面接触或埋入混凝土、砌体中及处于通风不良而经常潮湿的木构件。
检查数量:以一幢木结构房屋或一个木屋盖为检验批。
属于本条第1和第2款列出的木构件,每检验批油类防护剂处理的20个木心,其他防护剂处理的48个木心;属于本条第3款列出的木构件,检验批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测定木材防护剂的保持量和透入度。
【释义】当木构件经常处于潮湿环境中,木材的平均平衡含水率高于20%,必定发生腐朽;我国南方位于亚热带和热带,适宜于蛀蚀木材的白蚁、家天牛繁殖,特别是一些易腐和易虫蛀的树种。
在上述这几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木结构不遭腐朽和蛀蚀,必须将木构件用防护剂处理。
防护剂处理有3种方法:1.浸渍法––––包括常温浸渍法、冷热槽法和加压处理法。
为了确保木构件中的防护剂达到规定的保持量或透入度,必须采用加压处理法。
常温浸渍和冷热槽法只能用于腐朽和虫害轻微的使用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