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三、施工组织与部署........................................3四、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6五、安全管理...............................27一、编制依据1、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图;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3-2011;3、住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50327-2001;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50207-2012;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411-2007;6、广州市颁布的有关地方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二、工程概况(一)、总体概况工程名称:地下室、商业、公建、职工宿舍(住宅)(自编号6-11栋,裙房)工程建设地点:广东(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基地新耀南路以东;框架结构:地上16-18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54.900m;标准层层高:2.9 m;总建筑面积:64972㎡;总工期:500天。
本工程由广州佳力房地产有限司投资建设,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
广州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勘察,广东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湖南省湘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组织施工。
(二)、建筑节能设计概况1、墙体:所有填充墙均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厚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导热系数不大于0.22。
2、外墙:采用30厚水泥砂浆保温层,采用白色、浅色外墙砖。
外墙外表面吸收系数大于等于0.68。
3、外门窗:采用铝合金门窗(普通铝合金窗+透明玻璃),其遮阳系数应不少于0.69。
4、屋面:采用35厚挤塑聚苯板,导热系数大于等于0.037。
三、施工组织与部署(一)、目标管理1、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一次性验收达到现行国家或专业的质量评定的合格工程标准,使该工程成为让业主满意的精品工程。
2、安全目标2.1、杜绝重伤以上安全事故;2.2、控制轻伤安全事故率在5‰以内;2.3、实现“五无”:无重伤、无死亡、无倒塌、无中毒、无火灾;2.4、按国家建设部颁发“一标三规范”达标。
3、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目标3.1、规范管理、文明施工,保证对周边生活环境的保护;3.2、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2523-2011)和广州市的相应法规要求;3.3、贯彻落实《广州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9—2011),严格进行检查评分,争创广州市“双文明工地”的目标。
4、工期目标公司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施工方案的详细编制,对进度计划的可行性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深入研究,对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进行了细致的部署、安排和筹划,对每一道工序的安全做到科学合理、高效紧凑、衔接紧密,在保证施工质量目标的前提下,确保500天内竣工。
5、效益目标我们将始终站在业主的角度,树立工程全局观念,通过优秀的人才、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科学的策划和部署,使该工程成本得到最为有效的控制。
加强“环节”控制,追求“过程精品”,避免不必要的拆改、浪费,尽最大可能减少和节省工程成本,使业主的投资发挥最佳效益。
6、合同执行目标我司将本着公平、公正、友好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全面履行合同,做个重合同、守信用的企业。
(二)、施工部署:1、建筑节能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体系为了贯彻国家建筑节能的政策,加强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管理。
我项目经理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付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领导小组,其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下:组长:肖国祥(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副组长:欧概(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施工指挥、质量监督工作;欧炬年(项目技术负责人)——技术总部署、方案编制及交底;组员:邓耀升——土建部分现场施工管理、协调;叶坚——水电安装部分现场施工管理、协调;韩日星——现场施工质量监督检查;王启和——施工材料供应与后勤保障;2、质量保证体系以质量生存、求发展是我公司的质量方针。
项目理部通过认真学习建筑节能工程相关规程、规范、标准,强化质量意识,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规范化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使建筑节能工程的各项工作均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将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规范、标准等执行。
为完成好本工程的建筑节能工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项目部将对以下环节作为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控制点:2.1、分包单位的选择:建筑节能工程的分包单位,应选择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队伍,并对其在建施工工程(或已完工的工程)进行考察。
2.2、建筑节能材料的检验2.2.1、建筑节能材料须有本市材料准用证、检验报告及出厂合格证。
2.2.2、材料使用前必须经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对特殊材料须进行放射性物质及有害气体的环保检验。
2.3、制定相应技术措施,作好工序过程控制。
2.3.1、施工前应做好图纸审查工作,将技术关口前移。
施工前认真编好作业指导书,做好技术交底。
2.3.2、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和样板引路制度,做好预测预控及全方位的过程控制。
2.3.3、做好技术复测及资料整理工作,主要材料及施工过程操作要留有痕迹,具有可追溯性。
2.3.4、对关键部位及特殊工序要责任到人,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控制。
2.3.5、做好各专业接口及预留预埋的专业检查。
3、施工计划3.1劳动力计划本工程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时以分项工程组织施工队伍,即砌体工程、铝合金门窗工程、屋面保温工程各组织一个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4.2、进度计划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情况,插入节能工程施工工序。
四、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一)、砌体工程1、施工准备1.1、材料准备1.1.1、砖: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且应按要求进行见证取样复检,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
1.1.2、水泥:品种及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条件选择,一般宜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
1.1.3、砂:采用中砂,含泥量≤3%。
1.1.4、掺合料:石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d,或采用粉煤灰等。
1.1.5、其它材料: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等,木砖应刷防腐剂。
1.2、机具准备搅拌、运输和砌筑工具以及检查工具均应在砌筑前准备齐全,即时进场,检修完善,保养待用。
1.3、现场准备1.3.1 、将砌筑部位清扫干净,剔除浮浆结块,校核轴线,在楼地面上和框架柱及钢筋砼墙上弹出砖墙的中心线和边线,分出门窗洞口位置线,并在填充墙两端的结构体上标注出窗台、门窗洞顶标高。
1.3.2、将基面用砂浆找平,最下一层砌块的水平灰缝厚度大于20时,应使用细石砼找平,卫生间、厨卫间墙下均做150高C20素混凝土防水带。
1.3.3、按砌筑操作需要,找好标高,在墙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及墙面变化较多的部位立皮数杆。
1.3.4、搭设坚固、稳定的砌筑脚手架。
1.4、技术准备1.4.1、砌筑前,工长必须向班组长和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包括所砌部位的构造、门窗位置、预留孔、预埋件、构件安装位置、砂浆标号及取样组数、组砌方法、砌体轴线和标高等,并形成文字资料发放到班组长。
1.4.2、组织学习施工图、规范规程和交底资料。
1.4.3、合理划分施工段,安排好施工流水、工序交叉衔接,制定和落实技术协作措施,保证各工种交叉作业的顺利进行。
2、操作工艺2.1、工艺流程:清理、放线→砖浇水→排砖→盘角→挂线→砌筑→勾缝。
2.2、砖浇水:砖应在砌筑前1~2d浇水润湿,砌筑时含水率宜为10~15%(水浸入砖内1.5左右为合格),严禁干砖上墙。
2.3、排砖:砖墙在砌筑前均应根据图纸尺寸、门窗位置、砖的模数、灰缝宽度、排砖基本要求以及选定的组砌方法绘制砌体砖排列图,进行排砖撂底,试排合格后方能拉通线砌筑,作为向上施工的标准。
2.4、盘角:在转角处或交接处盘角,盘角砖标高必须与皮数杆相符。
2.5、挂线:墙厚在一砖及其以下的单面挂线,墙厚在一砖以上的双面挂线。
操作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平线、线别子、腰线砖、立线和斜线等。
偶遇偏差,要及时纠正。
2.6、砌筑:2.6.1、施工前一天,楼地面及接砌处和柱、墙面应浇水湿润。
第一步架砌筑完成之前,在设计楼地面墙上弹出水平控制线,以控制墙体细部(包括门窗洞口、过梁、预留孔、预埋件等)标高。
2.6.2、采用“三一”砌筑法,每次挂线砌平,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保证灰缝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同时,打凿出预埋在砼内部的墙体拉结筋,严格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设置拉结钢筋。
2.6.3、木砖预留时应小头在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度决定:洞口高在1.2m以内,每边放2块;高1.2~2m,每边放3块;高2~3m,每边4块,预埋木砖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边或下边四皮砖,中间均匀分布。
2.6.4、按结构设计,砌筑时留出钢筋砼构造柱,构造柱砌体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留成一退一出,即400高一退一进,砌筑时先退后出,马牙槎突出尺寸为60),构造柱应按设计要求留置墙体拉结钢筋;当墙高度>4.0米时;需在墙半高处加设钢筋混凝土水平梁,梁高180,梁宽同墙厚,纵筋2Φ10,箍筋Φ6.5@200,纵筋与柱墙预留筋搭接或焊接。
2.6.5、当砌体长度大于5米时或墙端没有墙柱时,须设构造柱,柱纵筋4Φ10,箍筋6.5@200。
2.6.6、混凝土墙柱与砌体交接处应设2Φ6.5 拉接钢筋,沿高每隔500设置一道,锚入混凝土墙或柱内200,外伸700,墙垛不足700时按垛全长设置,末端加弯钩,砌体拉结钢筋设置好后,在砌筑前应由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方能开始砌筑工作。
2.6.7、门窗洞口过梁:⑴、当洞宽小于1000时用钢筋混凝土过梁,梁宽同墙厚,梁高120,纵筋2Φ10,S箍Φ6.5@150,梁入支座大于250,采用C20混凝土。
⑵、当洞宽为1200~1800时用钢筋混凝土过梁,梁宽同墙厚,梁高180,纵筋2Φ10,箍筋Φ6.5@150,梁入支座大于250,采用C20混凝土。
⑶、当洞顶离楼面梁底距离较小或其它原因不便设过梁或洞宽大于1800时,将洞口上楼面梁高加深至洞顶,宽同墙厚,长度比洞宽两边宽240。
2.6.8、安装过梁时,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两端支承点的长度一致,坐灰饱满。
如坐灰厚度超过20,要用豆石砼铺垫。
2.6.9、下班前,应将最上一层砖的竖直灰缝砂浆灌满、刮平,并应清除表面残余砂浆;继续砌筑时,应先湿润墙的顶面。
2.6.10、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应超过一个步架高度;砌体的转角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距离不应小于高度的2/3,并应拉线砌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