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章
Page 10
信息化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信息化浪潮一浪高过
一浪。 •1993年美国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通常称 为‚信息高速公路‛)。 •1995年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提出了建设全球 信息社会的目标。 •1999年美国又进一步推出‚21世纪信息技术计 划‛,加大了对关键信息技术的研究投入。 •2000年欧洲提出了‚电子欧洲计划‛目标是使 家庭企业政府都进入数字时代。 •2001和2003年日本分别提出了‚电子日本战略 ”和‚电子日本战略II”。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一词在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中 均是“information”,日文中为“情报”,我国台 湾称之为“资讯”。信息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 名词,早在南唐诗人李中就有:“梦断美人沉 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诗句。
Page 23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以适合于通讯、存储或处理的形式 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是对客观事实的反 应。
1. 计算:确定投掷均匀正六面体骰子点数的信
息量。 2. 计算:已知点数非1,确定投掷均匀正六面 体骰子点数的信息量。
Page 39
答案
1. 计算:确定投掷均匀正六面体骰子点数的信
息量。 H(x)=-∑P(Xi) log2 P(Xi)
=-[(1/6)* log2 (1/6)]*6 = log2 6 2. 计算:已知点数非1,确定投掷均匀正六面
信息(报表)
数字经济
数据(文字、图象)
计算机数据(0或1)
业务操作
自动化
Page 34
三、信息的度量 - 1
信息量的大小如何衡量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能消除人们认识 的不确定的程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 出的信息量大,反之,发出的信息量小。 如果事先就确切地知道消息的内容,那么消息 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 信息在系统的运动过程中可以看作是负熵,信 息量愈大,则负熵愈大。
这将有助于把信息化作为对当前各项工作有着普 遍意义的重大形势和任务来认识、思考、推动。
Page 16
十七大与信息化
十七大报告的第五部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中再次强调了信息化的重要性 ,‚发展现 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 进工业由大变强‛。 十六大以来是讲 ‚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 动工业化‛,主要还是强调信息化对工业现代化 的促进作用。现在将‚带动‛和‚促进‛更新为 ‚融合‛,是从支持生产力到支持生产方式的升 级。
信息和数据
信息与数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数据是符号,是物理性的,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
处理之后所得到的并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是逻 辑性(观念性)的; 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 示。
Page 33
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关系
创新经济 知识经济 信息经济
智慧 知 识
领导 决策 管理
Page 36
三、信息的度量 - 3 信息量的单位 信息量的单位是比特(BIT,是二进位制数字 Binary digit的缩写)。 一比特的信息量是指,含有两个独立均等概率 状态的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能被全部消除,所 需要的信息。 信息量的定义公式可写成: H(x)=-∑P(Xi) log2 P(Xi) i=1, 2, 3 …. , n 这里: Xi代表第i个状态(总共有n个状态) P(Xi)代表出现第i个状态的概率 H(x)就是用以消除这个系统不确定性所需的 信息量。
管理信息系统
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有两大趋势:
• 信息化 • 国际化 • 工作、生活、学习、娱乐„„
都已经与信息化紧密相关
Page 2
信息化
在社会发展的信息化过程中,我们要 成为成为主动参与及引导者。 信息、信息系统、信息化的相关知识
Page 3
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刘建刚主编 《管理信息系统》,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 薛华成主编 《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版) 黄梯云主编 《管理信息系统》 邓晓红主编《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与课程设计》 向 阳主编《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理解信息的概念: 第二,信息适合于通讯、存储、处理。只有在 适当的时间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最需要的人员 ,信息才能够发挥出最大作用,通讯、存储和 处理的过程同时就伴随着信息价值增值的过程 。
Page 26
一、信息的概念
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理解信息的概念: 第三,信息形成知识。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过 程,正是各种信息经过反复归纳与演绎、推理 与验证,逐步沉淀形成知识的过程。通过这些 沉淀下来的各种形式的知识,人们可以来认识 事物、区别事物、改造世界。
Page 35
三、信息的度量 - 2
可以利用概率来度量信息 例如,现在某甲到1000人的学校去找某乙, 某乙所处的可能性空间是该学校的1000人。当 传达室告诉他:“这个人是管理学院的”,而 管理学院有100人,那么,他获得的信息为100 /1000=1/10,也就是可能性空间缩小到原来 的1/10。 通常,我们不直接用1/10来表示信息量,而用 1/10的负对数来表示,即-log1/10= log10。
3 不完全性 客观事实的信息通常难以一次就全部获得, 它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程度有着直接关系。
4 等级性
管理系统在客观上是有层次的(如公司级、 工厂级、车间级等),相应的信息也具有层次 性。
通常管理信息可以分为以下三级: (1)战略级;(2)战术级;(3)作业级。
Page 29
Page 27
二、信息的特性-7大特性
1.事实性 事实是信息的核心价值。它是信息的第一属性 。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仅没有价值,而且可能 价值为负,既害别人,也害自己。
2 时效性
信息的时效是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经过接 收、加工、传递到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
Page 28
二、信息的特性-7大特性
Page 31
数据与信息的区别与联系
数据经过处理后,其表现形式仍然是数据。处 理数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更好地解释。只有经 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因此, 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 的数据。
再识别
客观事物
识别 记载
数据
加工 处理
形式:数据 解释后成 为信息
更好地解释
Page 32
体骰子点数的信息量。 H(x)=-∑P(Xi) log2 P(Xi)
=-0+[ (1/5)* log2 (1/5)]*5 = log2 5
邓小平 八十年代 中后期 四化建设
服务
开发信息资源
江泽民 九十年代 初期
哪一化
离不开
信息化
十五届五中全会
现代化建设 全局 信息化
战略举 措
工业化
带动
信息化
Page 19
我国信息化发展历程示意图-2
面向新世纪
十六大
信息化
战略举措
工业化
带动
促进
信息化
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工业化 融合
物质 能源 需要改变: 位置、形态、结构等 信息 需要科学和高效 地进行改变
Page 8
工业革命使人类在开发、利用前两种资源上取得巨 大成功,其结果是创造了工业时代。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信息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 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 要标志。
Page 11
信息化发展历程
国际信息化最新的策略 •2004年-今,美国在执行最大的IT研发计划‚美 国网络与信息技术计划‛(NITRD),2012年7 月发布了新的五年规划,2013年的预算达到了 38.08亿美元。 •2011年底欧盟宣布了金额达800亿欧元的地平 线2020计划(horizon2020)。 •日本2012年7月发布了《面向2020年的ICT综 合战略》。
Page 24
一、信息的概念 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理解信息的概念: 第一,信息是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的反映。 这些特征包括事物的有关属性状态,如时间、地 点、程度和方式等等。只有掌握了能够及时准确 反映客观事实的信息,由此做出的管理和决策才 可能是正确合理的。
Page 25
一、信息的概念
Page 30
三、信息与数据的区别和联系
数据(Data,又称资料)是对客观事物的性 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 或是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它是可识别的、抽 象的符号。 这些符号不仅指数字,而且包括 字符、文字、图形等等。数值数据使得客观世 界严谨有序;其他类型的数据使得客观世界丰 富多彩。
第一章 信息及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信息化概论
信息及其度量 管理信息系统中所包含的管理思想
系统及其属性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Page 5
Page 6
第一节 信息化概论
一、信息、物资和能量的关系 二、信息化概念及发展历程
Page 7
一、信息、物资和能量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是物质、能源和信息。
5 可变换性
二、信息的特性-7大特性
不同形态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变换, 也可以由不同的载体来存储。 6 价值性
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的数据,是劳动创造的,是一种资源,因而是有 价值的。
7 可压缩性 通过各种模型,将大量具有一定规律的数据加以 压缩
Page 15
十七大与信息化
在十七大报告中的第三部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有这样的一段话:‚我们必须始终保 持清醒头脑……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 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