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案例汇总及答案案例1、现金盘点:一、资料2004年1月25日,审计人员对甲公司200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进行审计,查得“货币资金”项目的库存现金余额为2995元。
2004年1月25日现金日记账的余额是2365 元。
2004年1月26日上午8时,审计人员对该公司的库存现金进行了盘点,盘点结果如下:1.现金实有数1850元。
2.在保险柜中发现职工李东11月5日预借差旅费500元,已经领导批准;职工胡立借据一张,金额450元,未经批准,也未说明其用途;有已收款但未入账的凭证6张,金额435元。
另外,经核对, 1月1日至25日的收付款凭证和现金日记账,核实1月1日至25日的现金收入数为7130元,现金支出数为7160元,正确无误。
银行核定的公司库存限额为2000元。
二、审计步骤第一步:根据以上资料,首先核实1月25日库存现金应有数。
因为职工胡立借据450元,未经批准,属于白条,不能用于抵充现金,所以1月25日库存现金应为1月25日库存现金实有数1850元加胡立的借据450元,为2300元。
未入账的收付款凭证都属于合法凭证,可以据以收付现金,只是没有入账。
1月25日现金日记账的余额是2365元,加上未入账的现金收入435元,减去未入账的现金支出500元,得2300元。
由此可见,在1月25日,除白条抵库和应入账未入账的现金收支外,现金账实是相符的,即未发生现金溢缺。
第二步:核实200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库存现金是否真实、完整。
既然在2004年1月25日现金是账实相符,未发生现金溢缺,且核对1月1日至25日的收付款凭证和现金日记账,1月1日至25日的现金收入为7130元,现金支出为7160元,正确无误,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些资料倒推出2003年12月31日库存现金应有数。
计算过程如下:2300+7160-7130=2330(元)由于2003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项目中的库存现金账面余额为2995元,因此,公司资产负债表中,2003年12月31日的现金余额是虚假的,正确金额为2330元。
三、审计结论1.该公司2003年12月31日的库存现金账实不符,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2.督促被审单位将收支及时入账。
例如,职工李东11月5日预借差旅费500元,虽经领导批准,属于合规的行为,但出纳人员未及时将借款登记入账,被审单位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其他应收款--李东 500贷:现金 500同时,出纳人员应及时催促李东报销有关单证,退回多余的款项。
3.财务制度明令禁止白条抵库,审计人员应进一步调查胡立借款的真实性,并督促被审单位及时收回该笔款项。
4.银行规定库存限额2000元,公司留存超过限额330元,应及时送存银行。
案例2:现金盘点2006年6月30日营业终了后,审计小组组织了对A厂财务出纳员经管的现金进行了盘点清查。
其清点结果如下:(1)现金实有数为888.10元;银行核定的库存限额为500元。
(2)出纳人员结出的当日现金余额为1135.20元。
经审计人员复核并与会计处核对,此余额无误。
(3)审查时还发现以下情况:①某采购员3月5日借款条一张,金额为212元,已经批准。
②某会计4月6日借款条一张,金额为250元,未经批准。
③外地汇款单一张,汇出日期为6月4日,金额为100元,尚未取款。
④6月28日出纳从银行取回现金250元,尚未入帐。
要求:(1)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并填入清点的情况。
(2)说明清点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888.10+212+250+100-250=1200.10 不符案例3:应付账款一、背景资料审计人员审查某电扇厂20×1年应收账款时,发现有两个明细账有异常情况。
其中:(1)某商场明细账,20×1年12月31日借方余额80000元,本年无发生额。
经查,此款时是1998年该商场向电扇厂购电扇发生的货款。
(2)某水泥厂明细账,20×1年12月31日贷方余额75000元,本年无发生额。
二、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商场明细账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列举三种以上),并提出相应处理意见。
2、上述水泥厂明细账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进一步审查此款的真实性。
3、如果水泥厂明细账中存在舞弊,如何审计并进行账项调整。
三、参考答案1、某商场货款可能存在的问题有:货款因质量纠纷导致商场全部拒付;货款属虚构;可能是记账错误,影响其他单位收款;可能货款已收到,未及时销账。
审计人员应发送询证函,或亲自去该商场了解情况。
如果是质量纠纷,应要求双方协商解决;如果是记账错误,应予以更正;未销账的也应立即销账;如果是虚构的货款,应查清查实,并调整相关账目。
2、水泥厂的货款可能是2000年(或之前)预收的货款。
审计人员应深入成品仓库检查发售产品情况,并查阅有关产成品明细账、产品销售收入明细账等,查明是否有货物已发出而未入销售账的情况、或直接向水泥厂函证或亲自查证。
3、如果确属应入销售而未入销售,则应调增销售收入,计算并补缴增值税和所得税,同时进行相应账项调整,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案例四:无形资产审计案例审计人员李浩审计华兴公司2001年度会计报表时,了解到2000年1月1日该公司外购A无形资产,实际支付价款为120万员,根据相关法律,A无形资产的有效年限10年。
华兴公司根据该项无形资产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状况估计A无形资产使用期限为6年。
2001年12月31日,由于与A无形资产相关的经济因素发生不利变化,致使A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华兴公司估计预期可收回金额为25万元。
华兴公司2001年关于该项无形资产所作的会计处理为借:管理费用 200000(120/6)贷:无形资产 200000借:营业外支出 750000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750000请问:企业上述处理是否正确,应如何改正。
案例五:会计报表附注二.A和B注册会计师对XYZ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该公司1997年度末发生购并、分立和债务重组行为,供、产、销形势与上年相当。
该公司提供的未经审计的1997年度合并会计报表附注的部分内容如下(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要求假定上述附注内容中的年初数和上年比较数均已审定无误,你作为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请运用专业判断,必要时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分别指出上述附注内容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长期借款项目附注 1997年年末余额13730答案上述附注内容中可能存在一个不合理之处:公司向B银行的第一营业部借入的长期借款11650万元的借款期限为“1994年9月~1998年8月”,按照《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规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对其进行会计报表重分类调整,并入“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
案例6:应收账款审计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审计Y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
A注册会计师了解和测试了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内部控制,并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
A注册会计师取得2001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明细表,并于2002年1月15日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对所有重要客户寄发了询证函。
A注册会计师将结果相关的重要异常情况汇总于下表:要求:针对上述各种异常情况,请问A注册会计师应分别相应实施哪些重要审计程序?(2002年)答案(1)注册会计师应检查2001年12月25日及以后的银行存款对账单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确定该货款收妥入账的日期。
最终确定资产负债表日该应收账款是否存在。
(2)注册会计师应首先检查销售退回的有关文件资料,其次检查退回货物的验收入库,此外检查有关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注册会计师应审查与丙公司的代销合同和代销清单,确认是否为应收账款。
若属于尚未售出,则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
(4)注册会计师应首先检查与丁公司的销售合同;其次检查2001年12月25日及以后的银行存款对账单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确定收到300000元的时间,若12月31日以后收到,则确认300000元应收账款的存在;最后,提请被审计单位将多计的600000元的应收账款进行调整。
(5)注册会计师应首先查明退函的原因,其次执行替代程序(检查与销售有关的凭证)或执行追查程序(再次函证),以确认应收账款是否存在。
案例7: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函证请根据表内的数据,选择两个客户进行函证,对应收账款余额进行确认。
答案:应当选择a和d客户进行函证,应为这两个客户余额最大.请根据表内的数据,选择两个客户进行函证,对应付账款余额进行确认。
答案:应当选择c和d进行函证,因为这两个客户低估应付账款的可能金额最大.有5户应付账款明细账的情况如下:应当选择ACD三户进行函证。
因为,A长期挂账,真实性可能有问题;C出现了借方余额,可能有记账错误;D发生额较大,而余额较小,可能有虚假偿还,隐瞒负债的问题。
案例八: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测评资料:审计人员对某公司2004年度会计报表实施审计,审计中对该公司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测试,发现以下情况:1.公司货币资金开支均由总经理杜岚“一支笔”审核批准,其他人员无权审批。
(该公司规模较大)2.公司员工报销费用,须根据公司的批准手续报批,会计部门对报销单据加以审核,现金出纳员见到加盖核准印章的支出凭据后方可付款。
3.公司设立现金出纳员和银行出纳员。
银行出纳员负责到银行办理与银行存款有关的业务,并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月底,银行出纳员取得银行对账单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4.公司货币资金收支业务较多时,出纳员逐日入账,逐日账实核对。
公司货币资金收支业务较少时,出纳员每隔五天登记一次日记账。
5.公司出纳员兼任会计档案的保管员。
6.公司为了遵守现金库存限额管理规定,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不在保险柜中存放,也不送存银行,而是由出纳员另外存放。
7.公司大多采用分散收款方式。
各部门所收款项每隔10天向财务部门出纳员汇总解交一次。
8.公司空白支票由出纳员保管,支票印鉴由会计主管专门保管,如果会计主管临时出差,则由出纳员临时保管支票印鉴。
9.公司小额残料、废料变卖收入,毋需在公司会计记录中反映,只以各部门负责人的名义在银行开户保管。
10.公司严格加强货币资金稽核控制,定期由会计主管对货币资金的管理进行核查。
要求:(一)审计人员通过内部控制测试所注意到的上述各种情况是否存在控制缺陷? 这种缺陷可能导致什么问题发生?(二)为了证实以上缺陷是否确实发生,审计人员应分别采用何种审计程序?分析:(一)有无缺陷及带来的问题1.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虽然“一支笔”审批有利于控制支出,但在规模较大的单位,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影响工作效率,二是可能导致领导人权力过大,滋生腐败现象。
建议该公司按授权控制的要求,合理划分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的范围。
为了证实以上错弊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应抽查足够规模的费用支出凭证,检查凭证的签字授权以及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判断有无乱花、乱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