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_【课堂实录】从世界看中国学习与探究—我国的海洋国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课堂实录】从世界看中国学习与探究—我国的海洋国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学习与探究—我国的海洋国土》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视频及相关的阅读材料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2、能结合地图及材料分析得出设立三沙市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中国的海洋国土,认识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2、通过图片及资料说出在海洋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对应的措施有哪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认识我国海洋国情的基础上,培养对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2、认识海洋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重 点 能指图说明我国辽阔的海洋国土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难 点 认识我国的海洋国情,分析三沙市设立的意义。

教 学

方 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探究合作法等

课前

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评测练习;

课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内容与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说明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

“中日钓鱼岛视频争端”新闻简介

同学们,视频反映什么内容?

中日为什么这么在乎钓鱼岛?

除了日本外,还有哪些国家与我国有海洋领土争端呢?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找到答案。 看视频

回答:中日在钓鱼岛的争端,

中国在维护自己领土主权完整,日本则是为了争夺别国领土资源

通过新闻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爱国热情

【讲授新课】

【师说】同学们先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导学案上的问题

【课件展示】我国的海洋国土

【问题】谁上台来给大家指出我国的海域面积?

【归纳总结】我国海域面积主要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可管辖的海域300万平方千米,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岸线小组合作约5—10分钟

看课件图片

举手上台

【回答】1.8万千米

给学生感性认识我国海洋国土范围

1

多长?

【承转】我国海域内岛屿很多,你能说出多少?

【课件】我国被他国非法侵占的岛屿资料。

【承转】历史上有八国联军侵华,如今海上有新的八国联军,是哪些国家?

【课件】我国周边国家争端图

【承转】日本虽然陆地领土狭小,但海洋国土远超中国。21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为什么?

【课件展示】视频“丰富的海洋资源”;

【课件展示】海洋资源的种类:

生物资源、化学资源、矿产资源等等

【承转】海洋石油污染、赤潮危害、过度捕捞等破坏海洋环境和资源的不当行为

【课件】海洋经济占GDP的比重示意图

【承转】近几年,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各国对海洋资源的争夺也日益激烈,特别是南海,那么我们如何应对呢?

【课件展示】三沙市位置图。

【承转】从位置、资源方面分析三沙市重要性。

【看图说明】

【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白争端由来】

【学生回答】

海洋有丰富的鱼类资源、

丰富的矿产资源等

【看视频了解海洋资源】

【学生回答】根据不同资源图片回答提问:四大海产品、四大海产鱼、我国的远洋航行等

【小组合作】如何加强海洋资源的保护?

【看图思考】我国海洋经济近些年的发展状况?

【学生合作】21页活动1:三沙市设立的重大意义。

【学生基本可以从材料中得出结论】

【学生看图小组合作探究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归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评测练习 给学生适当时间做题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关心我们的海洋国土,就是关心我们的未来,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在海洋国土上也必须寸土必争!希望同学们抓住今天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未来尽一份力!

板书设计 我国的海洋国土

一、辽阔的海域

二、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学习与探究—我国的海洋国土》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初中地理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习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对地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难点在于如何从地理图表、地理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还不够强,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联系理解还不够深刻。

初二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对我国概况有一定的了解,据调查发现学生对我过海洋国土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偏差、对海洋国土基本知识的掌握几乎等于零。本文应注重从学生已知的和未知的海洋国土知识入手,引导学生树立完整的国土观念加深国民对我国蓝色国土的了解和热爱,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学习与探究—我国的海洋国土》效果分析

一、本次评测共6个小问题,学生共42人,结果如下:

第1题:由图中小孩的困惑可知大人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比较好判断答案,准确率100%。

第2题:可由图中被捕鱼类的语言可知答案,准确率100%。

第3题:作为我们沿海地区的学生都知道每年有休渔期这个常识,所以准确率是100%。

第4题:8名学生做错,准确率81%。有的学生对我国沿海省份有哪些没有掌握。

第5题:7名学生做错,准确率83%,有的学生在看海洋资源视频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再就是对地理知识的推理能力不强。

第6题:这是对三沙市重要性的认识,基本学生们都可以回答正确。

二、评测效果分析

通过本次的评测,能够看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达到了评测目的。学生的准确率较高,说明了本节课的授课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及地图,说出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知道我国有辽阔的海洋国土,清楚神圣国土是不可侵犯的。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学习与探究—我国的海洋国土》教材分析

1 《中国地理》上册第一单元主要从疆域、人口和民族三个方面认识我国的国情,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是对第一章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们认识到我国不仅拥有辽阔的陆地国土,还有广袤的海洋国土。

《我国的海洋国土》是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学习与探究的内容。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从三个层面来阐述,首先是我国海域面积辽阔。第二是我国海洋资源丰富。第三,依托于广袤的海洋空间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我国海洋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快速增加,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也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整节教材蕴涵着丰富的国情教育,对学生树树立完整的国土观念加深国民对我国蓝色国土的了解和热爱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家,既有辽阔的陆地国土,又有广袤的海洋国土,教材首先介绍我国海洋的面积,接着引出随着世界人口激增、陆地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人们越来越多地把目光移向海洋。海洋以其富饶的资源、广袤的空间,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新的希望,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很自然的介绍了中国的“蓝色财富”——海洋资源。正是海洋资源背后的经济利益唤醒沿海各国的海洋意识。与我国陆上相邻和隔海相望的八个国家,都与我国有海洋争端。在东海,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列岛被日本非法占领;在南海,我国海洋权益受到的侵犯更加严重。我国人民要增强海洋国土意识,这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所以教材设计活动,我国在南海设立海南省地级三沙市,探讨说出三沙市的设立对我国海洋管理和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意义,旨在培养学生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激发爱国之情、兴国之志。

本节教学内容安排:一节新授课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学习与探究—我国的海洋国土》评测练习

读漫画图,完成1--3题。

1 .该图提示的问题是( )

A.海洋生态破坏

B.海洋污染

C.海洋渔业发达

D.海洋渔业发展前景不大

1 2 .导致该图问题的原因是( )

A.人们喜食小鱼

B.过度捕捞

C.海洋污染

D.气候的变化

3 .解决图示问题的合理有效措施有( )

A.禁止鱼产品上市 B.治理海洋污染

C.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D.实施“休渔期”制度

4 .某人从超市购买了一条带鱼和一包海带,其产地可能是( )

A.湖南,湖北 B.四川,重庆

C.河南,安徽 D.江苏,浙江

5 .中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跨了 ( )

A.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B.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

C.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D.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6.说说设立三沙市的重大意义。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学习与探究—我国的海洋国土》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我国的海洋国土”的学习,教会学生可以说出一个国家的领土范围及资源分布特点,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国家的资源特点,如何分析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所以,本节课既是对我国海洋国土的学习,更是对如何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学习。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掌握基本地理事物,利用地图(地理图片)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获得地理知识,形成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观念,掌握一定的读图、分析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读图填图时要做到认真仔细,把学生引到位,让组内学生互相检查,帮助学生克服不习惯使用地图时产生的困难;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地图,从读图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