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建《机电》重要知识点总结《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P3:纯镍是银白色的金属,强度较高,塑性好,导热性差,电阻大。
极强的耐腐蚀性。
镍合金可在化工、石油、船舶等领域用作阀门、泵、船舶紧固件、锅炉热交换器等。
P4:1.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分类:钛钢、铝钢、铜钢、钛不锈钢、镍不锈钢、不锈钢碳钢等2.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特点:制造不同材质的复合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导热导电性好、阻尼减振、电磁屏蔽,且制造成本低等特点。
P8:铝塑复合管(PAP管),内塑料层采用中密度聚乙烯时可作饮水管;内塑料层采用交联聚乙烯则可耐高温、耐高压,适用于供暖及高压用管。
例如,塑料及复合材料水管常用的有:聚乙烯塑料管、涂塑钢管、ABS 工程塑料管、聚丙烯管(PP 管)、硬聚氯乙烯管。
P9:低烟无卤A级阻燃耐火型电力电缆多用于防火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室内、隧道、电缆沟和管道等固定场合。
例如,低烟无卤 A 级阻燃耐火辐照交联电力电缆 WD-ZANYJFE 型,其最高允许工作温度可达125℃,适用在高层建筑的电缆竖井、吊顶内敷设P14:锅炉的主要参数:①蒸发量②压力③温度④锅炉受热面蒸发率⑤锅炉受热面发热率⑥锅炉热效率P16:核发电设备包括: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辅助系统设备。
(1)核岛设备:包括反应堆堆芯、燃料转运装置、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蒸汽发生器、主泵、主管道、安注箱、硼注箱和稳压器等。
核岛设备是承担热核反应的主要部分。
P24:1.开关电器,如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接地开关等。
2.保护电器,如熔断器、断路器、避雷器等。
P29:经纬仪的主要功能是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仪器。
用于机电工程建(构)筑物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测量以及厂房(车间)柱安装垂直度的控制测量。
用于测量纵向、横向中心线P31:2)激光准直(铅直)仪主要应用于大直径、长距离、回转型设备同心度的找正测量以及高塔体、高塔架安装过程中同心度的测量控制。
P36:滑轮组的穿绕方法:顺穿、花穿和双跑头顺穿。
一般3门及以下宜采用顺穿;4~6门宜采用花穿;7 门以上,宜采用双跑头顺穿。
P41:1.起重机械失稳(1)主要原因:超载、支腿不稳定、机械故障、桅杆偏心过大等。
(2)预防措施为:严禁超载、严格机械检查、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钢板垫实和加固,确保支腿稳定。
12.吊装系统的失稳(1)主要原因:多机吊装的不同步;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机吊装荷载分配不均;多动作、多岗位指挥协调失误,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
(2)预防措施:多机吊装时尽量采用同机型、吊装能力相同或相近的吊车,并通过主副指挥来实现多机吊装的同步;集群千斤顶或卷扬机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多吊点的同步;制定周密指挥和操作程序并进行演练,达到指挥协调一致;缆风绳和地锚严格按吊装方案和工艺计算设置,设置完成后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P44~45:P51:防止产生延迟裂纹的措施1)应采取焊条烘干、减少应力、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措施外,尽量严格执行焊后热消氢处理的工艺,必要时打磨焊缝余高。
2)对容易产生焊接延迟裂纹的钢材,焊后应及时进行热处理。
当不能及时进行热处理时,应在焊后立即均匀加热至 200~350℃,并保温缓冷。
P53:预防焊接变形工艺措施①预留收缩余量法②反变形法③刚性固定法④合理选择装配程序P56:无损检测技术要点1)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壁钢板最低标准屈服强度>390MPa 时,焊接完毕后至少经过 24h 后再进行无损检测。
2)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至少在焊接完成 24h 后进行无损检测,但是,该材料制造的球罐应当在焊接结束至少 36h 后进行无损检测。
3)对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热处理后增加一次无损检测。
P57-58:压力管道耐压试验方法包括:压力试验(液压试验、气压试验、液压,气压试验)。
P60:机械设备安装的一般程序:开箱检查→基础测量放线→基础检查验收→垫铁设置吊装就位→安装精度调整与检测→设备固定与灌浆→设备装配→润滑与设备加油→试运转。
P63:联轴器装配①将两个半联轴器暂时互相连接,应在圆周上画出对准线或装设专用工具,其测量工具可采用塞尺直接测量、塞尺和专用工具测量或百分表和专用工具测量。
②将两个半联轴器一起转动,应每转 90°测量一次,并记录 5 个位置的径向位移测量值和位于同一直径两端测点的轴向测量值。
轴承装配要求 1.滑动轴承装配:对于厚壁轴瓦,在未拧紧螺栓时,用 0.05mm 塞尺从外侧检查上下轴瓦接合面,任何部位塞入深度应≤接合面宽度的 1/3;对于薄壁轴瓦,在装配后,在中分面处用 0.02mm 塞尺检查,不应塞入。
薄壁轴瓦的接触面不宜研刮。
②轴颈与轴瓦的侧间隙可用塞尺检查,单侧间隙应为顶间隙的 1/2~1/3。
轴颈与轴瓦的顶间隙可用压铅法检查,铅丝直径≤顶间隙的 3 倍;2.滚动2―采用温差法装配时,应均匀地改变轴承的温度,轴承的加热温度≤120℃,冷却温度≥-80℃。
1.过电流保护整定:电流元件整定和时间元件整定。
2.过负荷告警整定:过负荷电流元件整定和时间元件整定。
3.三相一次重合闸整定:重合闸延时整定和重合闸同期角整定。
4.零序过电流保护整定:电流元件整定、时间元件整定和方向元件整定。
5.过电压保护整定:过电压范围整定和过电压保护时间整定P71: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①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相应变化≤2%。
②1600kVA 及以下三相变压器,各相绕组相互间的差别≤4%;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差別≤2%③1600kVA 以上变压器,各相绕组相互间差别≤2%;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相互间差别≤1%。
P76:直埋电缆敷设要求①直埋电缆的埋深应≥0.7m,穿越农田时应≥1m。
②直埋电缆一般使用铠装电缆。
在铠装电缆的金属外皮两端要可靠接地,接地电阻≤10Ω。
P80-81:在有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电气设备的接地要求1.有爆炸性粉尘环境内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2.为了提高接地的可靠性,接地干线宜在爆炸危险区域不同方向且≥两处与接地体相连接。
3.接地干线应在爆炸危险区域内不同的方向≥两处与接地体连接。
4.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与独立的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应分开设置;与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接地装置可合并设置。
P82:管道安装工程一般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测量定位→支架制作安装→管道预制安装→仪表安装→试压清洗→防腐保温→调试及试运行→交工验收。
P83-84:1.管道元件及材料的检验②使用前核对管道元件及材料的材质、规格、型号、数量和标识,进行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的检查验收。
③铬钼合金钢、含镍合金钢、镍及镍合金钢、不锈钢、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管道组成件,应采用光谱分析或其他方法对材质进行复查,并做好标识。
2)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为阀门在 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 1.5 倍,密封试验为阀门在 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 1.1 倍,试验持续时间不得少于 5min,无特殊规定时,试验温度为 5~40℃,低于 5℃时,应采取升温措施。
3)安全阀的校验应进行整定压力调整和密封试验,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完成,安全阀校验应做好记录、铅封,并出具校验报告。
P86:管道保护套管安装:①管道焊缝不应设置在套管内。
②穿越墙体的套管长度≥墙体厚度。
③穿越楼板的套管应高出楼面 50mm。
④穿越屋面的套管应设置防水肩和防水帽。
⑤管道与套管之间应填塞对管道无害的不燃材料。
P86:阀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③安全阀应垂直安装P88: 4.管道工厂化预制的流程管件制作、坡口加工、焊接、热处理、检验、标记、清理、油漆和防护等工序。
3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适用于民用、工业建设项目,特別适合中、大型建筑机电管道安装工程,尤其是超大、超高层民用建筑。
P90:管道系统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 2.试验方案已经过批准3.管道上的膨胀节的处理。
管道上的膨胀节已设置了临时约束装置。
4.试验用压力表在周检期内并已经校验,其精度≥1.6 级,表的满刻度值应为被测最大压力的 1.5~2 倍,压力表≥两块。
P96:基础验收:复测基础并对其表面处理,应符合要求。
基础混凝土强度≥设计强度的75%P97:(1)试板制备的要求1)由施焊塔器的焊工,在与施焊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与施焊塔器相同的焊接工艺焊接试板。
2)试板材料应与塔器用材具有相同标准、相同牌号、相同厚度和相同热处理状态。
3)试板焊接后及时打上焊工钢印代号,经检验员外观检查合格后,打上检验员钢印号。
4)塔器焊后需热处理时,试件应随焊缝一起进行热处理。
P98:水压试验合格标准:无渗漏;无可见变形;试验过程中无异常的响声。
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540MPa 的钢制容器,放水后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未发现裂纹。
P102:②壁板控制焊接变形的措施1)壁板焊接要先纵缝、后环缝,环缝焊工要对称分布,沿同一方向施焊。
2)打底焊时,焊工要分段跳焊或分段退焊。
3)在焊接薄板时,应采用φ3.2 的焊条,采用小电流、快速焊的焊接参数施焊,用小焊接热输入,减少焊缝的热输入量,降低焊接应力,减少焊接变形。
P103:焊缝无损检测\①罐壁钢板最低标准屈服强度>390MPa时,焊接完毕后应至少经过24h后再进行无损检测。
②罐底厚度≥10mm 的罐底边缘板,每条对接焊缝外端 300mm 应进行射线探伤,质量等级应符合规范要求。
④当板厚>12mm 时,可采用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P104:球壳板检查球壳板应进行超声波测厚抽查,抽查数量≥球壳板总数的 20%,且每带≥2 块,上、下极≥1 块,每张球壳板检测≥5 点,其中 4 个点分布在距离边缘 100mm 左右的位置并包括各顶角附近,1 个点位于球壳板的中心附近。
实测厚度应≥设计厚度,若有不合格,应加倍抽查,有不合格应对球壳板进行 100%超声波测厚检查。
P106:整体热处理前的条件 1.已经批准的热处理施工方案。
2.整体热处理前,与球形罐受压件连接的焊接工作全部完成,各项无损检测工作全部完成并合格。
3.加热系统已调试合格。
4.工序交接验收前面工序已经完成,办理工序交接手续。
P106:热处理工艺要求①热处理过程应控制的参数:热处理温度、升降温速度和温差。
②测温点要求。
在球壳外表面均匀布置,相邻测温点间距<4.5m。
测温点总数应符合规定。
在距上、下人孔与球壳板环焊缝边缘 200mm 范围内各设 1 个测温点,每个产品焊接试件应设 1 个测温点。
P110:电厂锅炉系统:锅炉辅助设备包括送引风设备、给煤制粉设备、吹灰设备、除灰排渣设备等。
P111:锅炉受热面的施工程序:设备及其部件清点检查→合金设备(部件)光谱复查→通球试验与清理→联箱找正划线→管子就位对口焊接→组件地面验收→组件吊装→组件高空对口焊接→组件整体找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