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实验大纲
一、说明
(一)实验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讲述微机的体系结构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为配合这门课程的正常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汇编语言分支、循环、子程序及输入输出程序的设计,掌握DOS、BIOS功能调用方法,掌握文件的读写方法。
(二)实验要求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系统结构,了解掌握汇编语言
(三)实验课时安排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 DEBUG的应用
实验目的:熟悉DEBUG的应用,为学习指令系统打好基础。
实验内容:1.利用DEBUG观察寄存器的值。
2.直接汇编指令,单步调试,编辑数据等。
实验二指令系统实验:
实验目的:1.掌握指令系统,熟悉DEBUG的使用。
2.掌握8086的编程结构。
实验内容:1.利用DEBUG 直接向内存中汇编课堂上讲过的指令。
2.单步跟踪调试,观察寄存器的变化和指令执行的结果,加深对
指令的理解。
实验三汇编语言语法练习
实验目的:1.学习汇编源程序的编辑、编译、链接的全过程。
2.学习EDIT、MASM及LINK的使用
实验内容:1.在存储单元A起有两字节的无符号加数,在存储单元B起有两字节的无符号被加数,编写一段程序,求其两数相加,结果存回A单元处,然后汇编、链接、运行。
2.试编写一程序,比较两个字符串STRING1和STRING2所含的字符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显示“Match”;否则,显示“No match”
实验四分支程序设计
实验目的:掌握分支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各种分支程序中形成和判断条件而产生的程序段的设计方法和技巧法.
实验内容:1.将字符串转换成大写字母字符串。
2.根据用户键入的月份数在终端上显示该月的英文缩写名。
实验五循环程序设计
实验目的:掌握循环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循环程序结构的形式和常用循环程序的控制方法和技巧.
实验内容:1.编写一程序,将内存中某一区域的数据传送到另一个区域中(用循环)
2. 从顺序存储的10个无符号字节数中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实验六子程序的设计
实验目的:掌握子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子程序结构的形式和常用子程序的控制方法和技巧.采用子程序设计以增加程序的可读性,有利于程序的模块化和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的实现.
实验内容:1.从键盘输入二位非压缩BCD数,存入AX寄存器中,编程实现将其转换为二进制,并在屏幕上显示。
要求码型转换程序用远程子程序编写,字符显示用近程子程序编写。
数据可循环输入,遇‘00’结束
2.利用堆栈传递参数,实现对两个已定义的数组分别求和
实验七中断程序的设计
实验目的:熟悉中断程序的设计方法,程序驻留方法。
实验内容:利用中断方法设计定时中断实现发声程序。
附:实验报告要求
A.目的,要求,内容及算法思想
B.程序流程图,程序清单,重要部位说明.如:重要的指令功能,重要的程序段功能.
C.程序入口参数与出口参数,重要的指令结果,程序中间结果及程序运行最后结果.
D.实验心得及有意义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