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
儿
园
音
乐
教
学
存
在
的
问
题
和
解
决
对
策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班级:13学前1班
姓名:陈玉君
学号:2013714108
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每个儿童都需要音乐,每个儿童都有接受音乐文化的愿望和要求,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我们离不开音乐。
并且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正处于艺术能力形成的关键期,所以要重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研究。
但是纵观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误区。
而事实上,幼儿音乐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幼儿音乐;二是用音乐来进行教育。
当然,这两个方面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我们既不要把音乐看成纯知识性与纯艺术性的东西来追求,也不能追求脱离了音乐特质以外的所谓创造性,而是要遵循音乐艺术的特殊规律,真正做到教音乐,并通过音乐来进行教育。
首先我想谈一谈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普遍幼儿园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教师音乐素养偏低。
有一部分教师在音准、节奏等基本音乐素养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不正确地位歌曲定调、为幼儿范唱时一错再错、拍节奏不准等。
教师自身在音乐素质方面的不足和局限会给孩子带来在音乐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审美境界等方面的欠缺。
第二,教材的选择上音乐性往往考虑不足,内容过于直白,缺少新意,经不起推敲和玩味,更谈不上风格的多样性,没有多大的审美价值,难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美的体验和感受。
第三,重表演轻表现。
许多幼儿园日常教学过多的关注对儿童进行结果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也不例外。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往往更多关
注的是幼儿能否顺利地进行音乐表演,而不是幼儿能否自主、自由、自觉地进行音乐表现活动。
因此,大多数的幼儿园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错误地把让儿童完成某种音乐表演而具备的技能或技巧作为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并且以此来制定相关评价标准来评价和指导音乐教学活动,从而导致了与幼儿园音乐教学目标相背离的结果。
第四,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较多地运用了形式,占用了比较多的课时,而又不能保证其质量、唱歌、律动、舞蹈、欣赏等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课时上被缩减了,而且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优美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被乱七八糟的拍手跺脚取而代之了。
这样的音乐教育活动根本无法体现音乐美的魅力,音乐审美能力的启迪和陶冶更是无从谈起。
那么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总的来说,目前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受传统音乐教育思想的影响,对音乐教学目标的真正内涵缺乏深入理解而造成的。
因此,要真正提高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效果,必须打破音乐教学时单一、僵化的模式,对真正的音乐教育目标进行思考,对教学进行调整。
首先,教师本身应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幼儿教师应该加强音乐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理论水准,并在学习音乐理论的过程中学习一些教育利学的理论,使音乐教育能够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其次,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材,以多样化的音乐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促进幼儿发展。
在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方面,奥尔夫教学法、科达伊教学法等都可以给我
们提供很多借鉴。
第三,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在我国颁布的《纲要》中早已被明确指出。
游戏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消遣性和娱乐性,以游戏的形式寓教于乐地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会使儿童产生音乐学习的积极体验,对儿童的心理状态产生调节作用,而且还能够充分调动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帮助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
这不仅可以增加幼儿的学习乐趣,引导幼儿学做或是创编一些音乐动作,借助游戏的形式还可以帮助他们学会自由的表达和表现,陶冶音乐情操,从而为幼儿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另外,幼儿园要制定正确的音乐教学目标,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音乐环境,让儿童充分在园中充分感受音乐,体会音乐。
作为一名学前专业的学生,要成为一名好的幼儿园音乐教师,我认为我们首先要扎实自己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拥有良好的音乐感觉。
并且平时要多听音乐,多演奏儿歌。
另外在不久的将来也要学会把握课堂,提高组织能力,根据音乐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感情制定教学目标让孩子学会在艺术中、在音乐中感受爱、体验爱、表达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