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突破化学实验基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7分,共70分)1.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 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下列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可采用文中提到的“法”的是()A.从(NH4)2S2O8溶液中提取(NH4)2S2O8晶体B.从丙烯酸甲酯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分离出丙烯酸甲酯C.从含少量氯化钠的氯化铵中提取氯化铵D.从对硝基甲苯和甲苯的混合物中分离出对硝基甲苯2.(2019黑龙江哈尔滨联考)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常用作医药消毒剂,可以轻质碳酸钙为原料,按以下实验方法来制备。
轻质CaCO3粉末滤液白色结晶体目标产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煮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溶解的CO2B.②的反应中H2O2作氧化剂,氨水用来调节溶液的pHC.②中结晶的颗粒较小,过滤时可用玻璃棒轻轻搅动D.③醇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晶体的损失3.(2019全国3,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目的实验A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将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B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D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4.(2019广西三市联考)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用加热方法分离NaCl(s)和I2(s)的混合物B.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硝酸的玻璃棒靠近,有白烟产生C.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以洗涤除去氯化钠固体表面少量氯化钾杂质5.(2019甘肃天水模拟)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向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约3 mL浓硫酸,搅拌,观察实验现象B制取干燥的氨气向生石灰中滴入浓氨水,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P2O5的干燥管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氨水D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向溶液中加入足量MgO粉末,充分搅拌后过滤6.(2019福建三明一模)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A.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产生,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l3+C.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D.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7.(2019安徽A10联盟一模)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将过氧化钠投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溶液最终为红色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B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SO2具有还原性C用熔融氯化铝做导电性实验电流指针不偏转氯化铝是非电解质D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FeCl3+3KSCN3KCl+Fe(SCN)3再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溶液颜色变浅平衡逆向移动8.(2019广东广州外国语学校一模)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图关于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的叙述,正确的是()9.(2019广东四校联考)有关下列四组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A.加热甲装置中的烧杯可以分离SiO2和NH4ClB.利用装置乙可证明非金属性:Cl>C>SiC.打开丙中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烧杯内溶液上升到试管中D.向丁中铁电极区滴入2滴铁氰化钾溶液,一段时间后,烧杯中不会有蓝色沉淀生成10.(2019贵州贵阳质检)下列实验操作不当或实验结论错误的是()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加少量MnO2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化合物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该化合物是钠盐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二、填空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30分)11.(15分)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主要流程如下:(1)为使Mg2+、Al3+同时生成沉淀,应先向沉淀反应器中加入(填“A”或“B”),再滴加另一反应物。
(2)如图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
(3)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
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4)无水AlCl3(183 ℃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AlCl3。
装置B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F中试剂的作用是。
用一个仪器装上适当试剂后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的试剂为。
12.(2019河南郑州重点中学联考)(15分)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产品,可用于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素药物的中间体,汽车安全气囊等。
Ⅰ.实验室制备NaN3(1)实验原理:①把氨气通入熔融金属钠反应制得氨基钠(NaN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生成的NaNH2与N2O在210~220 ℃下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气体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2+N2O NaN3+NaOH+X,实验室检验X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的。
(2)实验装置(图1)、步骤如下,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已知:ⅰ)NaN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ⅱ)NaNH2的熔点为210 ℃,沸点为400 ℃,在水溶液中易水解。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装置B中盛放的药品是。
②实验过程应先点燃(填“A”或“C”)处的酒精灯,理由是。
③让氨气和熔化的钠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A并关闭止水夹K。
向装置C中b容器内充入加热介质植物油并加热到210~220 ℃,然后按图通入N2O。
④装置C反应完全结束后,冷却,取出a中的混合物进行以下操作,得到NaN3固体:a中混合物操作Ⅱ的目的是;操作Ⅳ中选用的洗涤试剂最好的是。
A.水B.乙醇C.乙醇水溶液D.乙醚(3)图中仪器a用不锈钢材质的仪器而不用玻璃的,其主要原因是。
Ⅱ.产品NaN3纯度测定精确称量0.150 g NaN3样品,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连接好装置后使锥形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NaN3样品与M溶液接触,测量产生的气体体积从而测定其纯度。
已知2NaN3→3N2(NaN3中的N全部转化为N2,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4)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
对量气管读数时,反应前后都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5)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为60.0 mL(N2的密度为1.40 g·L-1)计算NaN3样品的纯度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D解析文中提到的“法”为蒸馏,实验室常用此法分离两种沸点有明显差别的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从(NH4)2S2O8溶液中提取(NH4)S2O8晶体,需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不能用蒸馏法分离,A项不符合题意;丙烯酸甲酯和稀硫酸不互溶,需采用分液操作进行分离,不能用蒸馏法分离,B项不符合题意;从含少量氯化钠的氯化铵中提取氯化铵,不能用蒸馏法,C项不符合题意;对硝基甲苯和甲苯沸点相差较大,且两者互溶,可采用蒸馏法进行分离,D项符合题意。
2.D解析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加热煮沸是为了除去多余的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2HCl CaCl2+CO2↑+H2O,A项错误;向CaCl2溶液中加入H2O2、NH3·H2O,发生反应CaCl 2+H2O2+2NH3·H2O+6H2O CaO2·8H2O↓+2NH4Cl,H2O2的组成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尽管②中结晶的颗粒较小,但是过滤时若用玻璃棒轻轻搅动,会导致滤纸破损,过滤失败,所以不能搅动,C项错误;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微溶于水,也不溶于乙醇,用醇洗涤,可以减少晶体的溶解,同时乙醇容易挥发,可以加速晶体干燥,D项正确。
3.A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除杂、混合物的分离等化学基础知识。
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两种酸均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NaCl和NaClO,故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得不到次氯酸溶液,A项错误;MnO2可增大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速率,B项正确;由于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应,但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故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静置分层后再分液即可达到除杂的目的,C项正确;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可与浓硫酸发生反应Na 2SO3+H2SO4(浓)Na2SO4+H2O+SO2↑,D项正确。
4.C解析加热时碘易升华,因此可通过加热法分离NaCl和I2(s),A正确;浓氨水挥发出的NH3和浓硝酸挥发出的HNO3反应生成硝酸铵固体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因此会产生白烟现象,B正确;润洗锥形瓶,导致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会增大实验误差,不能润洗锥形瓶,C错误;饱和氯化钠溶液可抑制NaCl溶解,而KCl易溶于水,可除去氯化钠固体表面少量氯化钾杂质,D正确。
5.D解析A项中实验体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错误;氨气为碱性气体,而P2O5是酸性氧化物,两者在潮湿的条件下可发生反应,B项错误;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氨水可得到氢氧化铁沉淀,得不到胶体,C项错误;MgO粉末可促进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后得到MgCl2溶液,D项正确。
6.D解析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能够与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不一定为Cl-,也可能是S、C,A错误;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产生,该白色沉淀不一定为Al(OH)3,也可能为Mg(OH)2沉淀,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有Al3+,B错误;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CO2或SO2,该溶液中可能存在C、HC、S、HS等,因此不一定含有C,C错误;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排除了Ag+、C等的干扰,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白色沉淀为BaSO4,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D正确。
7.B解析过氧化钠投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A项错误;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钡溶液中,在酸性条件下二氧化硫被硝酸根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继而生成硫酸钡沉淀,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B项正确;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但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所以氯化铝是电解质,C项错误;此反应的实质为铁离子和硫氰根离子发生反应,与氯化钾无关,所以加入氯化钾平衡不移动,D项错误。
8.A解析HCl极易溶于水,不易溶于四氯化碳,将HCl通入四氯化碳中,避免与水直接接触,四氯化碳有缓冲作用,能防止倒吸,A正确;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橡胶,因此不能用碱式滴定管,应该用酸式滴定管,B错误;二氧化碳气体应长导管进入,图中气体的进入方向不正确,C错误;从FeCl3的溶液中获得无水FeCl3的操作方法是在不断通入HCl 气体的条件下将FeCl3溶液蒸干可以获得无水FeCl3,用题给装置蒸干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水解生成的氯化氢挥发会导致水解趋于完全,最后得到氢氧化铁,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