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美援朝各国军力表

抗美援朝各国军力表

抗美援朝各国军力表这里是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军队列表,暂缺中国人民志愿军介入前信息。

目录[隐藏]∙ 1 志愿军介入初期o 1.1 联合国军▪ 1.1.1 美国▪ 1.1.2 韩国▪ 1.1.3 英国▪ 1.1.4 加拿大▪ 1.1.5 澳大利亚▪ 1.1.6 法国▪ 1.1.7 新西兰▪ 1.1.8 荷兰▪ 1.1.9 泰国▪ 1.1.10 希腊▪ 1.1.11 土耳其▪ 1.1.12 菲律宾▪ 1.1.13 南非o 1.2 中、朝方▪ 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1.2.2 北朝鲜∙ 2 僵持初期o 2.1 联合国军▪ 2.1.1 美国▪ 2.1.2 韩国o 2.2 中、朝方▪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2.2.2 北朝鲜∙ 3 停战前o 3.1 联合国军▪ 3.1.1 美国▪ 3.1.2 韩国▪ 3.1.3 英国▪ 3.1.4 加拿大▪ 3.1.5 澳大利亚▪ 3.1.6 法国▪ 3.1.7 新西兰▪ 3.1.8 荷兰▪ 3.1.9 泰国▪ 3.1.10 希腊▪ 3.1.11 哥伦比亚▪ 3.1.12 土耳其▪ 3.1.13 比利时▪ 3.1.14 菲律宾▪ 3.1.15 南非▪ 3.1.16 埃塞俄比亚▪ 3.1.17 卢森堡o 3.2 中、朝方▪ 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4 注释∙ 5 参考文献志愿军介入初期[编辑]联合国军[编辑][注 1](1950年10月-12月)∙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注 2]美国[编辑]∙(直辖)第10军(英语:X Corps (United States)),军长爱德华·阿尔蒙德。

o3师。

o7师。

o第1海军陆战师。

∙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注 3]。

o1军,军长弗兰克·米尔本。

▪24师。

o9军,军长约翰·库尔特。

▪2师。

▪25师。

▪骑兵1师。

∙远东空军,司令乔治·斯特拉特迈耶。

o第5航空队。

o轰炸机指挥部。

o空运指挥部。

∙远东海军,司令特纳·乔埃。

o第7舰队,司令阿瑟·斯特鲁布尔。

韩国[编辑]∙国防部,长官申性模,总参谋长丁一权。

o(直辖)1师、9师、10师、11师。

o第1军,军长金白。

▪3师。

▪首都师。

o第2军,军长刘载兴。

▪6师。

▪7师。

▪8师。

o第3军,军长李亨根。

▪2师。

▪5师。

o空军,总参谋长金贞烈。

o海军,总参谋长孙元一。

▪第1舰队。

▪第2舰队。

▪第3舰队。

▪训练舰队。

▪海军陆战队。

英国[编辑]∙步兵27旅∙步兵29旅∙海军舰艇、飞机加拿大[编辑]∙步兵第2营∙海军舰艇∙空军中队澳大利亚[编辑]∙步兵3营∙海军舰艇∙空军中队法国[编辑]∙步兵营∙海军驱逐舰新西兰[编辑]∙炮兵团∙海军舰艇荷兰[编辑]∙步兵营∙海军巡逻快艇泰国[编辑]∙步兵团∙海军舰艇希腊[编辑]∙步兵营∙空军飞机土耳其[编辑]∙步兵旅菲律宾[编辑]∙步兵10营南非[编辑]∙空军[1]中、朝方[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编辑](1950年10月-1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兼政委彭德怀,副司令邓华(兼副政委)、朴一禹[注 4](兼副政委)、洪学智、韩先楚,参谋长解方[注 5],政治部主任杜平。

o(直辖)[注 6]▪38军[注 7],军长梁兴初,政委刘西元,副军长江拥辉,参谋长管松涛。

▪39军[注 8],军长吴信泉,政委徐斌洲,副军长谭友林,参谋长沈启贤。

▪40军[注 9],军长温玉成,政委袁升平,副军长蔡正国,参谋长宁贤文。

▪42军[注 10],军长吴瑞林,政委周彪,副军长胡继成,参谋长廖仲符。

▪50军[注 11],军长曾泽生,政委徐文烈,参谋长舒行。

▪66军[注 12],军长萧新槐,政委王紫峰,副军长陈坊仁,参谋长刘苏。

o第9兵团[注 13],司令兼政委宋时轮,副司令陶勇,参谋长覃健,副参谋王彬。

▪20军,军长兼政委张翼翔,副军长廖政国,参谋长俞炳辉。

▪26军,军长张仁初,政委李耀文,副军长张铚秀,参谋长冯鼎三。

▪27军,军长彭德清,政委刘浩天,副军长詹大南,参谋长李元。

o东北军区后勤部前方指挥所,负责人张明远、杜者蘅。

o炮兵司令部,政委邱创成,副司令匡裕民。

o工程兵指挥所,主任陈正峰。

[1]北朝鲜[编辑](1950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朝鲜人民军,司令金日成。

o第1军团▪46师。

▪47师。

▪105坦克师。

▪17坦克旅。

o第3军团▪1、8、12、13、15师。

o第4军团▪41师。

▪海防1旅。

o第6军团▪18师。

▪36师。

▪66师。

o第7军团▪32师。

▪37师。

▪38师。

o第8军团▪42师。

▪45师。

▪76师。

[注 14][2]僵持初期[编辑]联合国军[编辑](1951年6月-9月)∙总司令马修·李奇微[注 15]美国[编辑]∙第8集团军,司令詹姆斯·范佛里特。

o空降187团。

o1军,军长约翰·奥丹尼尔。

▪3师。

▪25师。

▪骑兵1师。

o9军,军长威廉·霍格。

▪7师。

▪24师。

o10军,军长克洛维斯·拜尔斯。

▪2师。

▪陆战1师。

∙远东空军,司令奥托·威兰。

o第5航空队。

o轰炸机指挥部。

o315运输机师。

∙远东海军,同上。

o第7舰队,司令H.M.马丁。

韩国[编辑]∙国防部,长官李起鹏,总参谋长李钟赞。

o第1军,军长白善烨。

o第5军(预备部队),军长李恒?。

o空军,总参谋长崔用德。

o海军,总参谋长朴沃奎。

[1]中、朝方[编辑](1951年10月)∙中朝联合司令部,司令兼政委彭德怀[注 16],副司令金雄、邓华,副政委朴一禹。

中华人民共和国[编辑](1951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同上,副司令邓华(兼副政委)、陈赓[注 17]、宋时轮[注 18]、洪学智、韩先楚。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副参谋王政柱。

o(直辖)▪42军[注 19],同上。

o第9兵团,同上,副参谋王彬、曾辒元。

▪26军[注 20],同上。

o第19兵团,司令杨得志,政委李志民,副司令兼参谋长郑维山,副参谋康博缨。

▪64军[注 21],军长曾思玉,政委王昭,副军长唐子安,参谋长马卫华。

▪65军[注 22],军长萧应棠,政委王道邦,参谋长阮平。

▪47军,军长曹里怀,政委李人林,副军长刘贤权。

▪63军(二线)[注 23],军长傅崇碧,政委龙道权,参谋长杜瑜华。

o第20兵团,司令杨成武,政委张南生,参谋长萧文玖,副参谋邱蔚、赵冠英。

▪67军[注 24],代军长李湘,政委旷伏兆,副军长刘儒林、李永清,参谋长刘苏。

▪68军(二线)[注 25],军长陈坊仁,代政委李呈瑞,副军长宋玉琳,参谋长宋学飞。

o西海岸指挥部,司令韩先楚。

▪50军,同上,副军长蔡正国。

▪38军(二线),军长梁兴初,政委刘西元,副军长兼参谋长王良太。

▪39军(二线)[注 26],同上,政委李雪三,副军长吴国璋、张竭诚(兼参谋长)。

▪40军(二线),同上,副军长邓岳(兼参谋长),副军长徐国夫。

o东海岸司令部,司令宋时轮,副司令陶勇。

▪16军[注 27],军长尹先炳,政委陈云开。

▪20军(二线),同上。

▪27军(二线)[注 28],同上,政委曾如清。

o总预备队,第3兵团,司令兼政委陈赓[注 29],副司令王近山,副政委杜义德,参谋长王蕴瑞,副参谋李懋之。

▪12军,军长曾绍山,副军长兼参谋长萧永银。

▪15军,军长秦基伟,政委谷景生,参谋长张蕴钰。

▪60军,军长韦杰,政委袁子钦,副军长查玉升,参谋长邓仕俊。

o(修建机场)第23兵团,司令董其武,政委高克林,副司令姚喆,副参谋袁庆荣。

▪36军,代军长王建业,政委康建民,副军长张惠源,参谋长樊折佳。

▪37军,军长张世珍,政委帅荣,副军长卫景林、冯梓。

o后方勤务司令部[注 30],司令洪学智(兼),政委周纯金,副司令张明远。

o空军司令部,司令刘震,副司令常乾坤,参谋长沈启贤,政治部副主任李世安。

o炮兵指挥所,主任匡裕民。

o装甲兵指挥所[注 31],主任黄鹊显。

o工程兵指挥所,同上。

o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贺晋年,政委张明远,副司令刘居英、李寿轩、叶林,副政委崔田民。

[2]北朝鲜[编辑](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即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朝鲜人民军[注 32]o第1军团,军团长李权武。

▪8师。

▪19师。

▪47师。

o第2军团,军团长崔贤。

▪2师。

▪13师。

▪27师。

o第3军团,军团长金光侠。

▪1师。

▪15师。

o45师。

o第5军团,军团长方虎山。

▪6师。

▪12师。

▪32师。

停战前[编辑](1953年7月)联合国军[编辑]∙总司令马克·克拉克美国[编辑]∙第八集团军,司令马克斯韦尔·泰勒[注 33]。

o24师o空降187团o炮兵8个团又7个营o工兵6个营o1军,军长布鲁斯·克拉克。

▪陆战1师。

▪7师。

▪25师。

▪炮兵7个营。

o9军,军长罗宾·金肯斯。

▪2师。

▪3师。

▪炮兵10个营o10军,军长艾萨克·怀特。

▪40师。

▪45师。

▪炮兵4个营。

∙远东空军,同上。

∙远东海军,司令罗伯特·布里斯科。

o第7舰队,司令杰塞普·克拉克。

韩国[编辑]∙国防部,长官孙元一,总参谋长白善烨。

o第1军,军长李亨根。

o第2军,军长丁一权。

o第3军,军长姜文峰。

o第5军(预备部队)。

o空军,同上。

o海军,同上。

英国[编辑]∙步兵28旅∙步兵29旅∙海军舰艇、飞机加拿大[编辑]∙步兵25旅∙海军舰艇∙空军中队澳大利亚[编辑]∙步兵2、3营∙海军舰艇∙空军中队法国[编辑]∙步兵营∙海军驱逐舰新西兰[编辑]∙炮兵16团∙海军舰艇荷兰[编辑]∙步兵营∙海军巡逻快艇泰国[编辑]∙步兵21团∙海军舰艇∙空军飞机希腊[编辑]∙步兵营∙空军飞机哥伦比亚[编辑]∙步兵营∙海军舰艇土耳其[编辑]∙步兵5旅比利时[编辑]∙步兵营菲律宾[编辑]∙步兵14营南非[编辑]∙空军中队埃塞俄比亚[编辑]∙步兵营卢森堡[编辑]∙步兵排[1]中、朝方[编辑]∙中朝联合司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编辑]中国人民志愿军,同上,副司令杨得志[注 34]、洪学智,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李志民。

o第9兵团,司令兼政委王建安[注 35],副司令王必成,参谋长胡炳云。

▪23军[注 36],军长钟国楚,政委卢胜,副军长杜屏,参谋长贾若瑜。

▪16军,同上,副军长兼参谋长杨俊生。

▪24军[注 37],代军长兼代政委张震,副军长李家益、陈仁洪。

o第19兵团,司令黄永胜[注 38],副司令曽思玉,副政委陈先瑞,副参谋薛克忠。

▪65军,军长兼政委王道邦,副军长赵文进,参谋长郑三生。

▪46军[注 39],军长萧全夫,政委吴保山,副军长王尚荣、徐其海,参谋长张万春。

▪1军[注 40],军长黄新廷,政委梁仁芥,副军长徐国贤,参谋长杨文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