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设计

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名称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设计课程名称电力拖动基础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周孝雄学号0941202031系、专业电气工程系、09自动化指导教师邱雄迩2011年12 月18 日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注: 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教研室审批,指导教师、学生签字后生效;2.此表1式3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1份。

指导教师(签字):学生(签字):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评阅表学生姓名周孝雄学号0941202031系电气工程系专业班级09自动化班题目名称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设计课程名称电力拖动基础一、学生自我总结二、指导教师评定注:1、本表是学生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依据,装订在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的“任务书”页后面;当今,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直流驱动控制作为电气传动的主流在现代化生产中起着主要作用。

直流电动机应用如此之广,主要在于其采用了PWM脉宽调制电路来控制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在这里介绍了PWM脉宽产生的电路。

该电路运用模拟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完成,利用产生的方波信号带动负载转动。

本设计原理简单,易于理解,电路实现简单。

我们先概括介绍了电路中锁需要的电路模块,然后给出了整体的电路图,并做了测试及得出测试结果。

关键词:直流电动机,PWM,三极管1绪论 (7)1.1概述 (7)1.2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理论 (7)1.3直流脉宽调速系统 (10)2 元器件介绍 (13)2.1 SG2731 (13)2.2 三极管C4466 和 A1693 (16)3 系统设计方案 (17)3.1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 (17)4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的测试 (19)4.1 测试步骤 (19)4.2 测试结果 (19)5实验总结 (21)参考文献 (22)1绪论1.1概述直流电机可分为他励直流电机,串励直流电机,并励直流电机和复励直流电机。

它是电机的主要类型之一。

不同励磁方式的直流电机有着不同的特性。

一般情况直流电动机的主要励磁方式是并励式、串励式和复励式,直流发电机的主要励磁方式是他励式、并励式和和复励式。

一台直流电机即可作为发电机使用,也可作为电动机使用。

直流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的机器,它主要作为直流电动机、电解、电镀、电冶炼、充电及交流发电机的励磁等所需的直流电机。

虽然在需要直流电的地方,也用电力整流元件,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但从使用方便、运行的可靠性及某些工作性能方面来看,交流电整流还不能和直流发电机相比。

用作直流发电机可以得到直流电源,而作为直流电动机,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在许多调速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仍得到广泛使用1.2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理论1.2.1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固定部分有磁铁,这里称作主磁极;固定部分还有电刷。

转动部分有环形铁心和绕在环形铁心上的绕组。

体,电流通过转子上的线圈产生洛伦磁力,当转子上的线圈与磁场平行时,再继续转受到的磁场方向将改变,因此此时转子末端的电刷跟转换片交替接触,从而线圈上的电流方向也改变,产生的洛伦磁力方向不变,所以电机能保持一个方向转动这就是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图1-1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理。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归结如下:将直流电源通过电刷接通电枢绕组,使电枢导体有电流流过。

电机内部有磁场存在。

载流的转子(即电枢)导体将受到电磁力f的作用,f=bli.所有导体产生的电磁力作用于转子,使转子以n(转/分)旋转,以便拖动机械负载1.2.2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速n和其他参量的关系可表示式中Ua——电枢供电电压(V);Ia——电枢电流(A);Ф——励磁磁通(Wb);Ra——电枢回路总电阻(Ω);CE——电势系数,p为电磁对数,a为电枢并联支路数,N为导体数。

由式1可以看出,式中Ua、Ra、Ф三个参量都可以成为变量,只要改变其中一个参量,就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所以直流电动机有三种基本调速方法:(1)改变电枢回路总电阻Ra;;(2)改变电枢供电电压Ua;(3)改变励磁磁通Ф。

1. 改变励磁电流调速当电枢电压恒定时,改变电动机的励磁电流也能实现调速。

由式(1)可看出,电动机的转速与磁通Ф(也就是励磁电流)成反比,即当磁通减小时,转速n升高;反之,则n降低。

与此同时,由于电动机的转矩Te是磁通Ф和电枢电流Ia的乘积(即Te=CTФIa),电枢电流不变时,随着磁通Ф的减小,其转速升高,转矩也会相应地减小。

所以,在这种调速方法中,随着电动机磁通Ф的减小,其转矩升高,转矩也会相应地降低。

在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下,不同转速时,电动机始终可以输出额定功率,因此这种调速方法称为恒功率调速。

这种调速方法的调速性能如下:(1)调速方向是往上调,因为励磁电流不能超过其额定值,因此只能减小励磁电流,从而使磁通减小,转速上升。

(2)调速的平滑性好,只要均匀的调励磁电流的大小便可以实现无能调速转速增加,静差率不变。

(3)调速的稳定性好,虽然励磁电流减小时,机械特性硬度下降,但因理想空载转速增加,静差率不变。

(4)调速的经济性较好,因为它是在功率较小的励磁电路内控制励磁电流的,功率损耗小,运行费用低。

但基本采用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供电,则需增加初期投入。

(5)调速的范围因为受机械强度、电枢电压的去磁作用和换向能力的限制,最高转速和换向能力的限制,最高转速一般只能达到额定转速的1-2倍,所以调速范围不大。

(6)调速时的允许负载为恒功率负载。

2. 改变电枢电压调速连续改变电枢供电电压,可以使直流电动机在很宽的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

降低电枢电压时,电动机机械特性平行下移。

负载不变时,交点也下移,速度也随之改变。

优点:调速后,转速稳定性不变、无级、平滑、损耗小。

缺点:只能下调,且专门设备,成本大。

(可控硅调压调速系统)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调速系统。

3. 改变电枢回路电阻调速各种直流电动机都可以通过改变电枢回路电阻来调速,当负载一定时,随着串入的外接电阻Rw的增大,电枢回路总电阻R=(Ra+Rw)增大,电动机转速就降低。

其机械特性如图1(b)所示。

Rw的改变可用接触器或主令开关切换来实现。

这种调速方法为有级调速,调速比一般约为2:1左右,转速变化率大,轻载下很难得到低速,效率低,故现在已极少采用。

调速性能如下:(1)调速方向是往下调。

(2)调速的平滑性取决于调速变阻器的调节方式。

(3)调速的稳定性差。

因为电阻增大后,机械特性硬度降低,静差率增大。

(4)调速的经济性差,因为初期投资虽然不大,但损耗增加,运行效率低。

(5)调速范围不大,因为低速时静差率的限制。

(6)调速时的允许负载为恒转矩负载。

1.3直流脉宽调速系统1.3.1概述脉宽调制——将恒定的直流电压调制成极性可变、大小可调的脉冲电压,实现直流电机电枢端电压的平滑调节。

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由GTO、GTR、IGBT 、P-MOSFET等全控型器件组成的脉冲宽度调制器。

与V-M系统相比,PWM-M的优越性:(1)主电路线路简单,需用的功率元件少;(2)开关频率高,电流易连续,谐波少,电机损耗和发热较小;(3)低速性能好,稳速精度高,调速范围宽;(4) 系统快速响应性能好,动态抗扰能力强;(5)主电路元件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损耗小,装置效率较高;(6)直流电源采用不可控三相整流时,功率因数高。

全控型器件构成的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不同器件具有各自不同的驱动、保护及器件的使用问题。

PWM-M系统和V-M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主电路和PWM控制电路。

闭环控制系统以及静、动态分析和设计基本相同。

脉宽调制变换器是把脉冲宽度进行调制的一种直流斩波器,其基本原理已在电力电子技术中阐述。

自从全控式电力电子器件问世以来,应用于实践的脉宽调速系统,以它的线路简单,谐波少,损耗小,效率高和静、动态性能好等优势,引发了直流调速领域的一场革命。

将直流PWM调速推广到一般工业应用中取代晶闸管相控式整流器调速有着广阔的前景。

只是由于器件的发展,同时带来交流变压变频调速的更快速发展,使得直流PWM调速还没有来得及完全占领市场,几乎是刚刚兴起,就变成了传统领域。

不过,在一些仍需要使用直流电动机的场合,例如电动叉车、城市无轨电车、地铁机车等,直流PWM调速仍有用武之地。

1.3.2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脉冲宽度调制(PWM)是通过功率管的开关作用,将恒定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一定,宽度可调的方波脉冲电压,通过调节脉冲电压的宽度而改变输出电压平均值的一种功率变换技术。

由脉宽调制器向电机供电的系统称为脉宽调速系统,简称PWM-M 调速系统。

直流PWM 调速系统主回路由二极管整流桥、滤波电容、缓冲电阻、斩波功率绝缘场效应管MOSFET 及续流二极管组成,如图2所示。

整流电路因系统输出功率大小不同而异,小功率输入电源多用单相220V ,整流电路为单相桥式整流桥;功率较大的,一般用三相380 V 电源,整流电路为三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输出的整流电压是脉动的直流电压,必须加以滤波。

该系统的直流斩波器采用PWM 控制方式,实现DC-DC 变换,要求直流电源是电压源。

所以一般采用电容滤波中间直流电路除起滤波作用外,还必须在整流电路与逆变器之间起去耦作用,以消除相互干扰。

由于储能电容大,有必要在整流桥的输出端与储能电容之间接一限流电抗器或限流电阻器以限制因接入电源时电容两端电压为零而产生的电流冲击,但在正常工作时如将此限流电阻器一直接在电路中,将引起附加损耗和直流电压的不稳定。

因此,只在接上电源的最初短时间内限流电阻器投入,而后由延时动作的触头将其短路。

图1-2 控制系统结构图该直流脉宽调速的控制系统包括速度调节器、电流调节器、PWM 调制器、驱动器、电流隔离检测器、电压隔离检测器、电流正反馈补偿部分,如图1所示,在电机运行的现场安装测速发电机不太容易,另一方面,即使安装了测速发电机,反馈信号的处理及信号线的引入也会带来不便,所以在该调速系统中采用电压反馈来代替速度反馈,由于直流电机电枢内阻的存在,电机的电枢电势不等于电枢电压²直流电动机的电势平衡方程为:a a=U E I R因此,电压信号并不是准确的转速信号,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且随着负载增大,电枢电流增大,误差也增大,也就是说电压闭环不能补偿电机电枢压降所造成的转速降落,从而并不能真正代替转闭环而实现转速无静差调节。

为此,在系统电压环增加电流正反馈来补偿电机电枢绕组压降所引起的转速降落,如图1所示。

为了使系统静差尽量小,又能使系统稳定且机械特性不上翘,需选择适当的电流正反馈补偿比例以使电压能正确反映电机转速。

对于直流电动机,根据电势平衡方程,可以得到电机电势或转速与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即a a e e n=-I R U C C φφ从上式可以看出,电流正反馈补偿可以完全补偿电枢压降所造成的转速降落,则带电流补偿控制的电压负反馈与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静特性方程[4]完全相当,即电动势负反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