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章后习题解析1.1 一只“100Ω、100 W ”的电阻与120 V 电源相串联,至少要串入多大的电阻 R 才能使该电阻正常工作?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又为多少?解: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100100'===R P I A 所以应有 1120100=+R ,由此可解得:Ω=-=201001120R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为 P =12×20=20W1.2 图1.27(a )、(b )电路中,若让I =0.6A ,R =? 图1.27(c )、(d )电路中,若让U =0.6V ,R =?解:(a)图电路中,3Ω电阻中通过的电流为 I ˊ=2-0.6=1.4A R 与3Ω电阻相并联,端电压相同且为 U =1.4×3=4.2V 所以 R =4.2÷0.6=7Ω(b)图电路中,3Ω电阻中通过的电流为 I ˊ=3÷3=1A R 与3Ω电阻相并联,端电压相同,因此 R =3÷0.6=5Ω (c)图电路中,R 与3Ω电阻相串联,通过的电流相同,因此R =0.6÷2=0.3Ω(d)图电路中,3Ω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 ˊ=3-0.6=2.4V R 与3Ω电阻相串联,通过的电流相同且为 I =2.4÷3=0.8A 所以 R =0.6÷0.8=0.75Ω1.3 两个额定值分别是“110V ,40W ”“110V ,100W ”的灯泡,能否串联后接到220V 的电源上使用?如果两只灯泡的额定功率相同时又如何?解:两个额定电压值相同、额定功率不等的灯泡,其灯丝电阻是不同的,“110V ,40W ”灯泡的灯丝电阻为: Ω===5.302401102240P U R ;“110V ,100W ”灯泡的灯丝电阻为:Ω===12110011022100P U R ,若串联后接在220V 的电源上时,其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同,且为:52.01215.302220≈+=I A ,因此40W 灯泡两端实际所加电压为:3.1575.30252.040=⨯=U V ,显然这个电压超过了灯泡的额定值,而100 W 灯泡两端实际所加电压为:U 100=0.52×121=62.92V ,其实际电压低于额定值而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这两个功率不相等的灯泡是不能串联后接到220VΩΩ 图1.27 习题1.2电路图(a ) (b)图1.28 习题1.4电路图电源上使用的。
若两只灯泡的额定功率相同时,由于灯丝电阻也相同,因此分压相等,是可以串联后接在220V 电源上使用的。
1.4 图1.28所示电路中,已知U S =6V ,I S =3A ,R =4Ω。
计算通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并根据两个电源功率的计算结果,说明它们是产生功率还是吸收功率。
解:(a )图电路中,三元件为串联关系,因此通过的电流相同,因此根据KVL 定律可列出电压方程为:U AB -U S +I S R ,因此可得恒流源端电压U AB =6-3×4=-6V 。
根据这一结果可计算出理想电流源上吸收的功率为:P = I S ×(-U AB )=3×(-6)=-18W ,吸收负功率说明理想电流源实际上是发出功率;理想电压源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为非关联方向,发出的功率为:P = I S ×U S =3×6=18W ,正值说明理想电压源的确是向外供出电能;负载R 上消耗的功率为P = I S 2R =32×4=36W ,两个理想电源发出的功率恰好等于电阻上消耗的功率,分析结果正确。
(b )图电路中,三元件为并联关系,因此端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 中通过的电流为:I ˊ=U S ÷R =6÷4=1.5A (由A 点流出),对A 点列一KCL 方程又可得出理想电压源中通过的电流I ″=3-1.5=1.5A (由A 点流出)。
根据这一结果可计算出理想电流源上发出的功率为:P = I S ×U S =3×6=18W ;理想电压源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为关联方向,吸收的功率为:P = I ″×U S =1.5×6=9W ;负载R 上消耗的功率为P = I ˊ2R =1.52×4=9W ,理想电流源发出的功率恰好等于理想电压源和电阻上消耗的功率,分析结果正确。
1.5 电路如图1.29所示,已知U S =100V ,R 1=2K Ω,R 2=8K Ω,在下列3种情况下,分别求电阻R 2两端的电压及R 2、R 3中通过的电流。
①R 3=8K Ω;②R 3=∞(开路);③R 3=0(短路)。
解:①R 23= R 2∥R 3=8∥8=4K Ω,根据分压公式可求得电阻R 2两端的电压为7.66424100231232≈+⨯=+=R R R U U SR V33.887.662223≈÷=÷==R U I I R mA②R 3=∞时,通过它的电流为零,此时R 2的端电压为808281002122=+⨯=+=R R R U U S R V10880222≈÷=÷=R U I R mA③R 3=0时,R 2被短路,其端电压为零,所以I 2=0,50210013===R U I S mA 。
1.6 电路如图1.30所示,求电流I 和电压U 。
解:对右回路列一个KVL 方程(选顺时针绕行方向): U -1+1×3=0 可得U=1-1×3=-2V 对A 点列一个KCL 方程I -1÷2-1=0可得 I =1÷2+1=1.5A1.7求图1.31所示各电路的入端电阻R AB 。
图1.29 习题1.5电路 3图1.30 习题1.6电路解:(a )图:R AB =2+[(3∥9+6)∥8]≈6.06Ω (b )图:R AB =1.2+4+[(3+9)∥(2+6)]≈10Ω(c )图:R AB =0Ω(d )图:首先对3个三角形连接的电阻进行Y 变换,然后可得R AB =10+[(10+30)∥(10+30)]=30Ω1.8 求图1.32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和电压U 。
解:首先把原电路等效为右上图所示,求出I ′和I ″: I ′=12÷24=0.5A I ″=12÷12=1A 再回到原电路可求出电流I =1×69999+++=0.75A9Ω电阻中通过的电流为1-0.75=0.25A (方向向下),因此U=0.25×9-0.5×8=6.25V1.9 假设图1.18(a )电路中,U S1=12V ,U S2=24V ,R U1= R U2=20Ω,R =50Ω,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方法,求解流过电阻R 的电流I 。
解:由(a )图到(b )图可得 A 6.020121==S I ,A 2.120242==S I ,Ω===20U1I2I1R R R 由(b )图到(c )图可得A 8.12.16.0S2S1=+=+=I I I S ,Ω===1020//20//I1I2I R R R 对图(c )应用分流公式可得图1.31 习题1.7电路a b (a )8ΩΩ(b )Ω(c )Ω6Ωb (d)图1.32 习题1.8电路Ω12V Ω ″习题1.8等效电路图3.05010108.1=+=I A1.10 常用的分压电路如图1.33所示,试求:①当开关S 打开,负载R L 未接入电路时,分压器的输出电压U 0;②开关S 闭合,接入R L =150Ω时,分压器的输出电压U 0;③开关S 闭合,接入R L =15K Ω,此时分压器输出的电压U 0又为多少?并由计算结果得出一个结论。
解:①S 打开,负载R L 未接入电路时1002/2000==U V ;②S 闭合,接入R L =150Ω时7.66150150//150150//1502000≈+=U V ;③开关S 闭合,接入R L =15K Ω时5.9915015000//15015000//1502000≈+=U V显然,负载电阻两端电压的多少取决于负载电阻的阻值,其值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多。
1.11 用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方法求出图1.34所示电路中的开路电压U AB 。
解:利用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互换,将原电路等效为右下图所示电路: 由等效电路可得:U AB =8-4-6=-2V1.12电路如图1.35所示,已知其中电流I 1=-1A ,U S1=20V ,U S2=40V ,电阻R 1=4Ω,R 2=10Ω,求电阻R 3等于多少欧。
解:并联支路的端电压U AB = U S1-I 1 R 1=20-(-1)×4=24V U S2支路的电流假设方向向上,则6.11024402AB 22=-=-=R U U I S A 对结点A 列KCL 方程可求出R 3支路电流(假设参考图1.33 习题1.10电路(a )R(b )图1.18 电路图与等效电路图(c )图1.34习题1.11电路习题1.11等效电路6V S2 2图1.35 习题1.12电路方向向下)为I 3= I 1+ I 2=(-1)+1.6=0.6A由此可得R 3=U AB ÷I 3=24÷0.6=40Ω1.13 接1.12题。
若使R 2中电流为零,则U S2应取多大?若让I 1=0时,U S1又应等于多大?解:若使R 2中电流为零,则U S2应等于U AB ;若让I 1=0时,U S1也应等于U AB 。
1.14 分别计算S 打开与闭合时图1.36电路中A 、B 两点的电位。
解:①S 打开时:5.7262642)12(1212B -=⨯++---=V V5.1042642)12(125.7A -=⨯++----=V V②S 闭合时: V A =0V ,V B =126.14264=+V 1.15 求图1.37所示电路的入端电阻R i 。
解:首先求出原电路的等效电路如右下图所示: 可得1.16 有一台40W 的扩音机,其输出电阻为8Ω。
现有8Ω、10W 低音扬声器2只,16Ω、20W 扬声器1只,问应把它们如何连接在电路中才能满足“匹配”的要求?能否象电灯那样全部并联?解:将2只8Ω、10W 低音扬声器串联以后与1只16Ω、20W 扬声器并联,这样可得到相当于1只8Ω、40W 扬声器的作用,然后与8Ω、40W 扩音机连接在一起可满足“匹配”的要求。
如果象电灯那样全部并联时,只能起到1只3.2Ω、40W 扬声器的作用,就无法满足“匹配”的要求。
1.17 某一晶体管收音机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24V ,现用分压器获得各段电压(对地电压)分别为19V 、11V 、7.5V 和6V ,各段负载所需电流如图1.38所示,求各段电阻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