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方案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方案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方案为规定医院财务收支预算,健全财务收支管理,确保医院预算的贯彻执行。

根据《会计法》《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及《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度和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财务预算的原则医院财务预算编制流程严格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下两上”原则,通过反复的沟通和协调,取得一致意见。

并将各项收入、支出全部纳入医院预算、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医院应按照规定将列入预算的各项收入、支出全部列入预算,不得在单位预算之外另行设立收支项目。

二、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1.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于财务物价科。

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预算的调控决策及仲裁,为医院预算目标严肃、一贯执行提供保障2.预算管理委员会成员:预算委员会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副院长担任,委员会成员由财务科、总务科、供应科、设备科、院办、人事科、科教科、药剂科、医政科、网络信息科等科室负责人共同组成。

三、 财务预算方法:以“零基预算”为基础,采用综合方法编制年度预算,既要考虑到上年度的预算疾患执行情况,又要科学的测算计划年度内各项工作对本部门的影响程度、确定每项工作可能提供的收入或需要安排的支出数量统筹安排预算。

四、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等制度。

(一)预算编制 1. 预算编制程序:医院根据发展战略需求,下达年度预算编制规则。

财务物价科将编制目标分解给各科室,组织各科室编制科室预算。

财务物价科对各科室报送的预算方案进行审查、协调、汇总后编制出医院预算草案,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

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草案进行调整、平衡后,形成正式年度预算方案,下达各科室执行。

王金环孙志明 马洪兰田 青张金玲阎维维张 海 张 遇 陈 洁马景川王 怡 杨 智姚鑫 黄楹办公室:财务科具体流程如下:第一步:每年第四季度,预算管理委员会召开下一年度的预算会议,规划医院明年的发展趋势,并确定下一年的收入、支出、结余规划,并将其下发给财务物价科,由其将指标细化到各个职能科室,由各个职能科室根据医院明年的总体发展目标填制并交予财务物价科,财务物价科按照科室分类汇总,形成各科室预算草案,上报给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讨论、审批。

第二步: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下一年度医院的整体发展规划,并结合各科室上一年度预算指标完成情况及其自身的发展趋势、科教人才培养计划来确定具体科室的收入、支出、结余等预算指标。

第三步:预算指标在11月份下发给各个科室,各个科室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提出补充意见,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

第四步:预算管理委员会二次召开预算,会议讨论由各科室反馈上来的科室预算补充意见稿。

经预算管委会讨论后,并定稿由财务物价科下发到各科室。

第五步:各科室确认预算管理委员会第二次下发的预算指标,并对其复核,经确认后上报委员会,作为明年预算指标,纳入预算体现并严格执行。

2.收入预算编制将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体现预算的完整性。

医院收入预算包括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

医院收入预算编报结合上一年度收入决算情况、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医院年度发展规划等综合考虑予以确定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预算管理委员会核定。

3.支出预算编制(1)医疗支出预算编制①人员经费支出应根据医疗业务科室计划年度平均职工人数、上年末平均工资水平、国家有关调整工资及工资补助的政策性标准,职工福利费的提取标准,提取额度。

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可根据当年末固定资产总额与计划年度拟增加的固定资产,采用相应的折旧方法计算编列;③无形资产摊销可根据相应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政策,计算计划年度无形资产摊销额编列;④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可根据医疗收入乘以相应的提取比例编制;⑤卫生材料费:以收定支,结合“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收入”,以收入予以确定卫生材料的费用,其预算数可根据上年各类材料占相应收入的比例,适当考虑物件变动因素确定。

卫生材料加成率一览表⑥药品费:“以收定支”原则,药品费可根据药品收入预算剔除药品进销差价后编制。

西药,中成药,中草药分开预测。

药品差价率一览表⑦其他费用可在上年度实际开支的基础上,根据计划年度业务工作量计划合理计数编列,其他部分中的业务支出应在上年度实际开支的基础上,根据年度人均实际支出水平为基础,按计划年度医疗业务科室平均职工人数、业务发展计划、经费开支定额计算。

(2)科教项目支出编制:①由人事科上报人才培养计划②由科教科上报科研教学计划(3)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编制:按照具体项目预算编列,专款专用。

(4)管理费用编制: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后勤部门的人员经费和耗用材料的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以及其他各类杂项开支可参照医疗支出相应部分计算编列。

其中,离退休费,按照计划年度离退休人员数和国家规定的离退休经费开支标准编列。

4.预算分解(1)收入预算分解为了保证收入预算的有效执行,必须实行收入预算指标的分解。

医院应将收入预算指标分解。

医院应将收入预算指标:服务人次,人均消费水平等指标分解到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医辅科室。

临床科室:一病区、二病区、创伤科、五病区、六病区、七病区、八病区、九病区、十病区、十一病区、十二病区、外科、十四病区、十五病区、十六病区、十七病区、十八病区、十九病区医技科室:CT、DSA、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康复科、急症、心电、功能科、病理科、高压氧、麻醉科、手术室、眼科、MR 医辅科室:供应科、总务科、设备科(2)支出预算分解医院的各项支出预算应分解到各职能科室、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医辅科室及其科室负责人,将年度预算细分为季度和月度预算,通过分期预算控制实现年度预算目标。

细化后的预算草表样表1样表2样表3:样表5:样表6:(二)预算审批预算管理科室对提交的科室预算查看详细内容,进行审核、修订后,提交预算委员会继续审核修订,最终通过审批后的预算内容下发到科室执行。

1.收入预算执行为了促进收入预算顺利实现,医院应每月、每季度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考核、评价收入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完成好坏原因,发现薄弱环节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保证全年预算的顺利进行。

2.支出预算执行科室执行预算前填写【支出申请】,填写支出详细信息;财务科对提交的申请根据审核通过后的预算进行审核,预算内的予以通过,进行报销针对审批通过的内容,登记在财务系统中。

根据实际需要,将财务系统数据导入预算系统进行核销,或手工录入核销数据。

(三)预算调整在执行年度预算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经营条件、政策因素,经营方针等预算的编制基础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不可抗力,将导致预算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预算方案才可以进行调整。

对预算目标影像较小的例外事项,可以在机动费用预算中,经院领导批准使用,不需要申请调整预算。

每个季度召开一次预算管理委员会,对科室提出的各种只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结合医院的各种具体情况,总结出调整方案,并以书面的形式纳入预算管理档案,一式二份,科室一份,委员会一份,作为调整预算的书面依据。

预算调整的提出:预算执行科室向财务科提出预算调整申请,阐述预算执行的情况、客观因素变化情况,及即将要进行的预算调整对预算执行造成的影响和预算调整幅度。

预算调整的审议财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将需要提交的预算调整申请提交到管理委员会,预算调整申请采用逐级审批方式审议。

预算调整批准预算调整经院领导分析审批通过后,以书面的形式,一式二份,下达财务科,然后通知科室,下达执行。

预算调整方法:计划外调整:追加销减预算,强调原因和审批过程计划内调整:按时间调整:上月预算结转到下月、提前使用后期预算按部门调整:部门业务调整,某部门预算由其他部门执行自动弹性调整:按业务量编制的预算,随业务量变化自动调整。

(三)决算编报:工作年度结束后,将财务决算报表与全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主要考核指标:1.预算收入执行率=累计实际收入总额/累计预算收入总额*100%2.预算支出执行率=累计实际支出总额/累计预算支出总额*100% 其中支出包括:人员经费支出;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其他费用(四)预算分析预算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历史对比分析,执行分析分析原则:按照全年、季度、月度预算完成情况,根据全院级、科室级、项目级、资金流向以数据为基础,分析为中心,改进目标,分析形成的原因,发现潜在问题,作为科室绩效考核的依据,为下一年预算的改进提供参考信息。

分析内容:收入是否与预算相符,如实际收入小于预算时要及时分析原因;对实际支出情况分析,对比,要注意与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对比,根据支出的实现情况,合理预测全年支出数据,若出现支出大幅度增长或下降等不正常情况时,要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确保支出预算的执行。

(五)预算考核主管部门和财务科对医院的外部考核。

主管部门应同财务科对医院预算执行,成本控制以及业务工作量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对医院在岗人员的内部考核。

预算考核结果和年终考核挂钩。

医院定期对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监督等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进行改进措施,防范财务风险,保证预算整体目标的顺利完成。

对于超预算执行、挤占资金、突击用款等失控现象进行警戒。

年度末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找出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来年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样表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