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创新方案全套精讲精练全册含答案解析下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创新方案全套精讲精练全册含答案解析下
[典例2]A、B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B上,使二者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与B之间没有摩擦力
B.A受到B对它的摩擦力向右
C.B受到三个力作用
D.A给B的摩擦力向左
[思路探究]
(1)两个物体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两者处于什么状态?
提示:处于平衡状态。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全册学案
1.摩擦力
(1)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分类:摩擦力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静摩擦力。
1.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滑动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总跟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D.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解析:选D滑动摩擦力产生于两个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但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运动,A错误;滑动摩擦力总跟物体的正压力成正比,与重力不一定成正比,B错误;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并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C错误,D正确。
(2)产生条件
①两物体接触且挤压,即存在弹力;
②接触面不光滑;
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3)方向:沿着接触面,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4)大小:范围0<F≤Fmax,Fmax为最大静摩擦力。
(5)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一定产生摩擦力(×)
答案:1.×2.√3.√4.×
3.滑动摩擦力
(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
①两物体接触且挤压,即存在弹力;
②接触面不光滑;
③两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
(3)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即F=μFN,其中FN为两接触面间的垂直作用力(压力);μ为动摩擦因数。
2.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
3.摩擦力一定作用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4.静摩擦力一定作用在两个静止的物体之间(×)
解析:摩擦力的产生须具备三个条件,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只具备条件之一,此时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1错误;根据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知,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2正确;两物体相互接触挤压是产生摩擦力的前提,3正确;静摩擦力一定作用在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这两个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情况相同的,4错误。
[答案]CD
[总结提能]
有关摩擦力的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不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可能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甚至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定角度。
(3)摩擦力并不是总阻碍物体的运动,它既可作动力,又可作阻力,它阻碍的是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B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有什么关系?
提示: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等大反向。
[解析]假设A与B之间有静摩擦力的作用,无论方向向哪都不能使A保持匀速运动,所以A与B之间无摩擦力作用,A正确,B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对B没有摩擦力作用,D错误;B要保持匀速运动,水平面给B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F平衡,另外B还受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和A对B的压力,共五个力作用,C错误。
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典例1][多选]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接触的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B.受静摩擦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
D.物体间正压力一定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变化,但有一个限度
[思路探究]
(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2)摩擦力的方向判断。
答案:1.×2.×3.√
考点一
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摩擦力比较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产生
条件
①两物体之间有弹力;
②接触面粗糙;
③有相对运动趋势
①两物体之间有弹力;
②接触面粗糙;
③有相对运动
“相对”
的含义
两物体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
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作用
效果
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
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方向
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运动状态判断法
看物体所受的除该摩擦力之外其他作用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对应(目前主要应用二力平衡的规律),若对应,则不存在该摩擦力;若需要向左的摩擦力才能使物体的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对应,则摩擦力向左;若需要向右的摩擦力才能使物体的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对应,则摩擦力向右。
4.相互作用判断法
若甲对乙有摩擦力,则乙对甲也有摩擦力,并且甲、乙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相反。
(3)摩擦力大小的确定。
[解析]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不一定有静摩擦力,还要看它们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例如,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它们之间就没有静摩擦力;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例如,与倾斜的匀速运动的输送带相对静止的物体,物体与输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所以有静摩擦力存在,但物体并不是静止的;产生静摩擦力时只要与接触面相对静止就行了,上述输送带如果突然加速,物体就可能受到与运动方向一致的滑动摩擦力,A、B错误,C正确;在正压力一定时,静摩擦力的大可以因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这就是一个限度,D正确。
考点二
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
1.条件判断法
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判断摩擦力的有无。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①物体间接触且挤压;
②接触面粗糙;
③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2.假设判断法
若物体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趋势不易判断,可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对运动以及怎样相对运动,以此判断物体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及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进而判断是否存在静摩擦力以及静摩擦力的方向。
(5)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1.只要两个物体之间有弹力产生,又有相对运动,两个物体之间就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一定存在于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
3.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可能是滑动摩擦力(√)
解析:滑动摩擦力的产生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当接触面光滑时,就不存在滑动摩擦力,1错误;滑动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可以是一个物体静止,一个物体运动,2错误,3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