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教学PPT课件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教学PPT课件
► 曝气池与二沉池是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
25
活
二沉池
性
污
泥
法
的
基
本
流
程
活性污泥法的流程图
废水 初沉池
空气 曝气池
二沉池 处理水
污 泥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废水在曝气池一般停留3-5小时,能去除水中的
BOD为90%左右。
27
活性污泥工艺在污水工艺中的位置
进厂污水 粗格栅
污水泵房
细格栅
沉砂池 活性污泥反应池
► 好氧生物处理的反应速度较快,所需的反应时间较 短,故处理构筑物容积较小。且处理过程中散发的 臭气较少。
► 目前对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或者说BOD5浓度小 于500mg/L的有机废水,基本上采用好氧生物处理 法。
► 在废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好氧生物处理法有
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4
好氧生物处理
剩余污泥
鼓风机房
污泥脱水车间
泥饼外运
UV 消毒 排放
28
曝气池
29
曝气池
曝气池出水堰
二沉池
32
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的过程
活性污泥在曝气过程中,对有机物的降 解(去除)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吸附阶段
由于活性污泥具有巨大 的表面积,而表面上含有黏 性物质,导致污水中的有机 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去。
► 可以降低曝气池前端的耗氧速率,避免缺氧 情况,提高空气利用率。
40
阶段曝气法
进水
曝气池 回流污泥
沉淀池 出水 剩余污泥
阶段曝气法流程
41
吸附生物降解法(AB法)
► 70年代,德国Boehnke教授提出了AB (absorption biodegradation)法工艺。
► 曝气池分为高、低负荷两段,各有独立的沉淀 和污泥回流系统。
分解阶段
主要是转移到活性污泥 上的有机物为微生物所利用。
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过程
污水与污泥混合曝气后BOD的变化曲线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特点
► 利用活性污泥为生化反应的主体物; ► 利用曝气设备提供氧源; ► 对体系进行搅拌增加接触和传质过程; ► 通过污泥回流使微生物返回系统; ► 经常排除一部分活性污泥。
好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
在有氧条件下,有机污染物作为 好氧微生物的营养基质而被氧化分解, 使污染物的浓度下降的处理方法。
2
好氧生物处理原理
有机物+O2+ 微生物
分解, 1/3
能量+无机物 (CO2、NH3)
能量+无机物 (CO2、NH3)
合成, 2/3
80%
细胞物质
20% 内源呼吸
残留物
3
好氧生物处理的特点
► 吸附段(A段)采用高负荷或超高负荷运行, 停留时间短(30-60分钟),主要为吸附过 程,去除BOD达50%以上。
► 氧化段(B段)采用低负荷运行,停留时间2 -4小时。
42
生物吸附法(AB法)
空气 废水
A段 曝气池 中沉池
回流污泥 剩 余 污 泥
空气
出水
B段 曝气池
23
活性污泥系统的指标
3、负荷
容积负荷: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去除BOD或 COD的量,kgBOD/m3·d。 污泥负荷(F/M):单位质量活性污泥,单位时间 去除COD或BOD的量,kgBOD/kgMLSS·d。
24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 活性污泥法由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曝 气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组成。
36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类型
► 短时曝气法 ► 阶段曝气法 ► AB法 ► 完全混合法 ► SBR法
37
短时曝气法
► 加大进口的通气量,然后随有机物浓度的逐 渐降低而相应减少通气量。又称渐减曝气法。
38
短时曝气法
曝气设备
进水
曝气池
沉淀池 出水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短时曝气法流程
39
阶段曝气法
► 把进水点加以调整,使废水沿着曝气池分若 干点流入,又称多点进水法。
►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 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
7
活性污泥的组成
按栖息着的微生物Βιβλιοθήκη :大量的细菌 真菌 原生动物 后生动物
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是以细菌为主体的群体,除细菌 外,还有酵母菌、放线菌、霉菌以及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还挟带着来自污水的有机物、无机悬浮物、胶体物;
活性污泥中细菌含量一般在107~108个/mL;原生动 物103个/mL,原生动物中以纤毛虫居多数。
22
活性污泥系统的指标
2、污泥沉降性能指标
污泥体积指数(SVI): SV不能确切表示污泥沉 降性能,故用单位质量干泥形成湿泥的体积来表 示污泥沉降性能,简称污泥指数,单位为mL/g。
1L混合液沉淀30min的活性污泥体积(mL) SV(mL/L)
SVI=
=
1升混合液中悬浮固体干重(g)
MLSS(g/L)
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微球菌属、假单胞菌属 和动胶菌属以及球衣菌属等。
11
球衣菌属
12
13
动胶菌属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2、原生动物
鞭 毛 虫
纤毛虫
14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3、微小后生动物 ► 轮虫微类小(后ro生ti动fe物rs常) 摄食污泥中细菌、 ► 线虫类(原ne生m动a物to残de骸s)的碎片等。
► 活性污泥法 ► 生物膜法
5
活性污泥法
► 1912年英国的Clark和Gage发现长时间曝气会 产生污泥,同时水质明显改善。
► Arden和Lockett发现了正是这些污泥对水质 改善有着关键作用,所以把这些污泥称为活 性污泥。
6
活性污泥法
► 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是由多种好氧微 生物、某些兼性或厌氧微生 物以及废水中的固体物质、 胶体等交织在一起的呈黄褐 色絮体。
18
线虫
轮虫
19
活性污泥系统的指标
1、污泥浓度指标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表示活性污泥 在曝气池混合液中的浓度,mg/L或kg/m3。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表示 有机悬浮固体的浓度,mg/L或kg/m3。
21
活性污泥系统的指标
2、污泥沉降性能指标
污泥沉降比(SV):取混合液至1000mL或100mL 量筒,静止沉淀30min后,度量沉淀活性污泥的 体积占混合液体积的比例(%)表示污泥沉降比 。该值一般在20%-30%之间。
干固体和水分
含水98%~99% 干固体1%~2% MLSS
MLVSS NVSS
一组活性污泥图片
活性污泥的性质
颜色 味道 状态 相对密度 粒经
黄褐色
土腥味
絮状颗粒 曝气池混合液:1.002~1.003
回流污泥:1.004~1.006 0.02~0.2mm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1、细 菌 ► 直接摄取可溶性有机物; ► 主要的优势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