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咨询与治疗试卷

心理咨询与治疗试卷

一.名词解释。

(共5小题,每题4分,总分20分)1.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建立一个具有治疗功能的良好关系,协助有心理问题或困惑的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以维护其心理健康,促进个人成长过程。

2.咨询关系。

咨询关系也称治疗关系,是存在于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与能给予这种帮助的人之间的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通过这种关系达到心里改善的效果。

3.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是指咨询师不以评价的态度对待当事人,不依据当事人行为的好坏来决定怎么对待当事人。

4.反映性倾听。

反映性倾听是指接受当事人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信息,不仅注意外显的内容,更把握到说者内隐的思想和感受。

5.系统脱敏。

系统脱敏是指通过使当事人在放松状态下接触实际的或想象的恐惧对象来克服焦虑。

二.简答题。

(共4小题,每题6分,总分24分)1.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相同点。

(1)目标相同,都在寻求求助者的积极改变和进步。

(2)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相同,都是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行为主义理论与技术以及人本主义理论与技术。

(3)过程相同,都是出诊接待---评估---目标确定---方案实施---结案。

(4)依据的人际关系性质一致,都强调良好的救助者与求助者之间的关系。

(5)对专业人员的伦理要求一致:保密、真诚、尊重。

2.弗兰克关于各种治疗的共同功能的观点。

(1)激起和维持当事人的获助期望。

(2)唤起当事人的情绪。

(3)提供新的学习经验。

(4)增强当事人的“主宰感”或自我效能感。

(5)提供机会,使当事人能够内化并维持治疗收获。

3.需要—价值结构的影响。

(1)影响着人的认知过程。

(2)影响个体的情感体验。

(3)制约着人的行为,决定着人做什么,追求什么。

(4)不仅是认识人的正常行为的重要途径,也是理解个人问题,困难的重要参考系。

4.结构家庭治疗的特点。

(1)治疗针对的对象是整个家庭的界限与互动。

(2)以系统的眼光看待家庭现象。

(3)结构家庭治疗带有较强烈的指导色彩。

(4)结构家庭治疗关注此时此地,但也以栋带的眼光看问题。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改正。

(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1.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扮演中各种角色,比如:示范者,倾听者,支持者,研究者,督促者,信息提供者以及教练等等,但从心里咨询的本质特点来看,咨询师的功能主要是“助长”。

正确2.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当事人和咨询师的价值观不一致尤其是两者相反的时候,咨询师就可以对其进行价值干预。

错误。

虽然在咨询过程中,价值干预具有必要性,必然性以及合法性,但并不意味着咨询师随意对当事人进行价值干预,当遇到上述情况时,咨询师应该迅速察觉价值观的差异,与当事人做公开的讨论。

3.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存有敌意的人在心里对自己说:“这个人对我存有恶意!”从心理防御机制来讲这是一种置换。

错误。

这是一种投射,有些本我欲望或冲动为超我所不容的时候,个体便把自己的这些东西加在一个外人身上,断定是别人而不是自己有这些动机或愿望。

而置换是用一种精神宣泄替代量一种精神宣泄。

4.理情行为疗法是艾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人本主义倾向和教育的倾向,以及强调性、认知的作用。

正确四.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8分,共24分)1.论述行为主义取向的咨询者确定咨询目标的方法。

(1)目标操作化技术。

把目标转化成具体情境下的具体行为,使目标具体到可观察可测量的水平。

(2)目标结构化方法。

形成目标结构可采取“两头开始,中间合拢”策略,即先确定终极目标和现状,然后像中心的阶段目标靠拢,具体操作:确定终极目标、现状评估、设立阶段目标、确定目标的成功指标、把目标结构记录下来。

2.论述咨询的基本阶段。

(1)进入与定向阶段。

这阶段主要工作是:建立辅导关系;收集相关资料,初步界定问题,明确辅导需要;初步了解当事人的个人、环境资源;做出辅导安排。

(2)问题一个人探索阶段。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收集相关资料;进一步界定和理解问题;协助当事人进行自我探索,加深对当事人的了解。

(3)目标与方案探讨阶段。

激发当事人改变的动机;处理好当事人的期望与目标的关系;咨询师明了现有的干预手段和自己能力的局限。

(4)行动/转变阶段。

咨询师根据目标目标和方案,以一种或数种治疗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解释、指导、训练等方式来影响当事人。

(5)评估/结束阶段。

对整个咨询和治疗的结果或进步作一个总结性评价,然后终止咨询关系。

3.对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评价。

积极评价:(1)以人为中心疗法对咨访关系的研究对咨询和治疗科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2)以人为中心疗法对人能力的积极信念推动咨询取得进展,推动当事人发生改变,从而使治疗取得积极效果。

(3)以人为中心疗法强调咨询师这个人,他的人格和态度的作用,而不是方法技巧的作用,对咨询师形成自己的咨询思想有积极意义。

局限:(1)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整个体系透露出一股强烈的轻视理性的气息。

(2)以人为中心有个体主义倾向有可能导致个人至上。

(3)咨询师显得过于消极,易受当事人的操纵。

(4)它排斥任何诊断和评估,不对障碍进行任何分类,也忽视具体策略和技术的运用。

五.案例分析题。

(共1小题,16分李文,男,14周岁,某中学八年级学生,独子,家庭经济条件一般,11岁时父母离异,他判给了父亲,母亲改嫁,但实际上父母离异后,他一直与自己的奶奶一起生活,他成绩很差,上课不主动回答问题,经常不交作业,对学习不感兴趣,同学对他印象不好,老师也不喜欢他,他自己也想改变成绩不好的状况,但是发现虽然用功了,但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而且自己的努力也没有得到老师的承认和肯定,依然因成绩不佳受惩罚、挨批评。

渐渐的就认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低下,不是学习的材料,因而主动地放弃了努力。

上课听不懂就不听,作业不会做就不做,考试卷稍难一点就不写。

同时,父母关系的变故给自己打击很大,自卑多疑,也不好意思与同班同学一起玩。

由于成绩和人际关系不好,常常与各种“好事”如:评选优秀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和社会活动等无缘,这就更增添了自己的受挫感。

现在常常觉得烦躁、绝望、害怕、心灰意懒,对人也冷淡、退缩、被动。

这种状态已持续半年多了,自己很想摆脱目前的状况,但又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前来求助。

请分析李文对待学习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分析:李文在学习上产生了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失败或挫折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的特殊心理状态。

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调节,就容易导致其努力避免失败,力求避免无法实现的目标,情绪抑郁、焦虑,并以自暴自弃的形式表现出来。

李文由于家庭的变故,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时同学和老师的消极评价使林文经常性地处于一种受挫折状态。

久而久之林文就产生一种焦虑情绪,自信心受到伤害,形成“我不行、我很笨”等消极的自我暗示,怀疑自己的能力,遇到困难就放弃努力,产生对学习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并引起抑郁和焦虑的情绪。

根据这些症状诊断为习得性无助。

解决方法:可采用认知疗法和认知疗法和行为矫正方法对其进行治疗。

认知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期的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是行为和情感的基础,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的认知有关。

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看作失败者,他可能会变得抑郁;如果认为自己不能适应某种环境,他就会尽力躲避这种环境。

认知行为治疗就是要通过改变患者关于自身错误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并教会患者一些适应环境的技能,以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行为疗法(或称行为矫正疗法)是实用并且常用的方法。

它以条件反射学说和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一般采用正负强化的奖惩手段来改变或塑造人的特定行为。

其中正强化手段包括口头奖励(如公开表扬)、实物奖励(如发奖金、奖状)等,它旨在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而负强化手段则包括口头惩罚(如当众批评)、实际惩罚(如取消参与某种愉悦经历的资格、实施纪律措施等)。

一、简答1、简述心理咨询的主要原则。

答:第一条,保密性原则。

咨询人员应保守来访者的内心秘密,妥善保管个人信息、来往信件、测试资料等材料。

如因工作等特殊需要不得不引用咨询事例时,也须对材料进行适当处理,不得公开来访者的真实姓名、单位或住址。

第二条,理解与支持原则。

咨询人员对来访者的语言、行动和情绪等要充分理解,不得以道德和个人价值的眼光评判对错,要帮助来访者分析原因并寻找出路。

第三条,积极心态培养原则。

咨询人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来访者分析问题的所在,培养来访者积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让来访者的心理得到成长,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条,时间限定的原则。

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

咨询时间一般规定为每次45分钟左右,原则上不能随意延长咨询时间或间隔。

第五条,来访者自愿的原则。

到心理咨询室求询的来访者必须出于完全自愿,这是确立咨访关系的先决条件。

没有咨询愿望和要求的人,咨询者不应主动去找他(她)并为其心理咨询,只有自己感到心理不适,为此而烦恼并愿意找咨询人员诉说烦恼以寻求咨询者的心理援助的人,才能够获得问题的解决。

第六条,感情限定的原则。

咨访关系的确立和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咨询者和来访者心理的沟通和接近。

但这也是有限度的。

来自来访者的劝诱和要求,即便是好意的,也是应该予以拒绝的。

个人间接触过密不仅容易使来访者过于了解咨询者内心世界和私生活,阻碍来访者的自我表现,也容易使咨询者该说的不能说,从而失去客观公正地判断事物的能力。

第七条,重大决定延期的原则。

心理咨询期间,由于来访者情绪过于不稳和动摇,原则上应规劝其不要轻易作出诸如退休、调换工作、退学、转学、离婚等重大决定。

在咨询结束后,来访者的情绪得以安定、心境得以整理之后作出的决定,往往不容易后悔或反悔的比率较小。

就此应在咨询开始时予以告知。

2、简述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的优缺点。

答:个人咨询优点:(1)、针对性比较强,比较适合处理个人深度情绪困扰问题。

(2)、个别咨询仅需较小空间,有两把椅子或沙发,可以使咨询员和求询者舒服地坐着,可以交谈既可,通常毋需特别布置。

个人咨询缺点:(1)、个别咨询的情境中,人际互动为一对一的形式,非常单纯,深度够而广度不足。

(2)、咨询效率低一次只能一个人来接收咨询。

团体咨询优点:(1)、影响广泛。

团体心理咨询是多向沟通的过程,对每一位成员来说,都存在多个影响源,不仅自己接受来自团体成员的帮助,也可以成为帮助其他成员的力量。

同时,可以学习多个团体成员的适应行为,从多角度了解自己、洞察自己,成员间相互支持,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2)、咨询效率高。

一个领导者同时指导多个来询者,节省咨询的时间与人力,符合经济的原则,提高咨询效率。

(3)、咨询效果易巩固。

团体咨询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为参加者提供了社交机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