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梯安装维修安全作业指导书

电梯安装维修安全作业指导书

电梯安装维修安全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目的2使用范围3流程图4危险辩识5风险评价6控制措施6.1 一般控制措施6.2 电梯安装维修具体保证措施6.2.1 施工准备6.2.2 测量放点6.2.3 轨道吊装、调整6.2.4 轿厢拼装6.2.5 对重的安装6.2.6 缓冲器的安装维修6.2.7 曳引钢丝绳的安装6.2.8 补偿装置安装6.2.9 限速器的安装6.2.10 层门安装6.2.11排架拆除附危险辩识表1-1风险评价表1-2电梯安装维修安全作业指导书1 目的通过对作业危险的辩识和评价,采取措施,控制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2 适用范围本安全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垂直梯的安装、维修包括轨道安装,轿厢、对重的拼装;曳引机的安装,控制柜、缓冲器、补偿装置、限速器;厅、轿门的安装,门机和门的安全装置的安装等。

3流程图4危险辩识表1-15风险评价表1-26控制措施6.1 一般控制措施6.1.1新进场人员必须接受入场前安全教育,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6.1.2 施工人员应按规定劳保着装,并佩戴好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6.1.3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非特种作业人员不得从事特种作业;6.1.4 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安全管理规定,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器具,服从安全人员的管理;6.1.5安全人员应坚持现场巡视,发现违规必须及时制止和处理;6.1.6 施工人员发现隐患后,应积极进行整改,无法解决的应及时向上级报告;6.17 施工设备、工器具等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6.1.8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并尽量遵循高挂低用的原则,其固定位置应安全可靠;6.1.9工作行灯必须采用36伏以下安全电压;6.1.10由土建单位搭设移交的施工排架,在使用前应由施工管理部门组织,土建、相关部门联合参加验收,合格后共同签字办理交接;若施工中需对排架进行改动,必须由技术部门出具技术方案和说明,报上级部门批准后方可动工;6.1.11上、下排架及在排架上行进时必须走排架梯道或通道,严禁攀爬排架或埋件;6.1.12起重、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作业前应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6.1.13高临空作业时应在其上下方设安全警戒线并配置专职警戒人员负责监护,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安全警戒区;6.1.14起重作业应设专人指挥并佩带袖标,且指挥明确。

信号清楚统一。

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统一指挥;6.1.15无可靠的防护措施,严禁交叉作业;6.1.16施工用电必须规范使用,所有照明、焊机、电动工具等必须接于带漏电保护的开关之下,并绝缘良好。

6.1.17做好“三工”活动和班前“危险预知”活动并做好记录。

6.1.18现场必须配挂能够满足需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消防器材。

6.2 电梯安装维修具体保证措施6.2.1 施工准备6.2.1.1进入土建部位交付的安装部位前,应对部位的情况进行检查,若存在问题应及时与相关方联系,彻底清理部位上留存的危及作业安全的物品;6.2.1.2 对各厅口的临空面和孔洞应采取的护杆、盖板及悬挂标志牌等防护措施进行检查,不能满足安全施工要求的应补充完善。

6.2.2 脚手架搭设及完善6.2.2.1脚手架要用钢管搭设,凡锈蚀、弯曲以及有裂纹的钢管应予以剔除,钢管要有正规厂家的合格证及材质证明书,6.2.2.2脚手架搭设前要有明确的架设图纸,确认脚手架的结构形式,有关尺寸如四周间隙、横杆间距是否符合要求,承载能力应大于250kg/m2,相邻两层间距不超过2.5m,并增设上下用的横杆.6.2.2.3钢管的接头和卡扣都需有厂家生产合格证和证明书,对变形、有裂纹的扣件应予以剔除,以保证电梯安装施工安全。

6.2.2.4搭设排架,必须报设计图经相关部门批准,排架搭设完毕后由施工管理部门组织技术、安全部门及施工队联合验收后方可投用;6.2.2.5排架的搭设、完善与验收的控制措施按集团公司《排架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6.2.2 测量放点6.2.2.1手持灯具应符合安全要求。

6.2.2.2在各厅门口前设置安全警示牌,禁止无关人员接近厅门口。

6.2.2.3测量放点禁止交叉作业。

6.2.3 轨道吊装调整6.2.3.1施工人员应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自己携带的工具应在工具袋内,大工具用保险绳系扎好,妥善放置。

上下层严禁立体作业。

站立的脚手架上的跳板应用铁丝绑扎牢固。

吊装导轨由专人统一指挥,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吊装时用的棕绳打背扣结,用铆扣与滑车连接,要有足够的人员,防止因劳动强度过大而产生疲劳而发生安全事故。

6.2.3.2起重设备操作人员应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可靠,起重指挥人员信号清楚,指挥明确。

6.2.3.3起重工作业前应对绳索、吊具进行检查,确保绳索、吊具的可靠性,并正确选择和使用绳索、吊具以及捆绑方式。

6.2.3.4焊接作业前应对焊机进行检查,发现漏电情况时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焊把线连接处不得有接头外露现象。

6.2.3.5焊缝打磨时必须戴防护镜,打磨方向不得对准其他作业人员,高空打磨时必须拴牢安全带。

6.2.3.6焊接、切割作业时应清理周围的易燃易爆物或采取隔离措施,作业点与氧气、乙炔保持安全距离,正确操作,避免回火,对乙炔瓶存在漏气现象的必须及时处理或更换。

6.2.4轿厢安装6.2.4.1安装前拆除顶楼以上的脚手架,脚手架拆除之前应将吊装用手拉葫芦挂装牢固。

脚手架拆除至顶楼厅门地面以下500~800mm处重新搭设工作平台,用于轿厢拼装,拼装平台要重新加设钢管加强,以确保人员和整个轿厢的重量均能承受。

6.2.4.2吊装轿厢所使用的工具与设备,应严格地仔细检查,确认完好后方可使用。

吊装前必须充分估计重量选用与被吊物件相适应的吊装工具与设备。

6.2.4.3吊轿厢前应按前述要求选好手拉葫芦支承位置,配好与起重量相适应的手拉葫芦。

吊装时施工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上进行操作。

拉葫芦链条时应按要求提,不准猛拉和硬拉,拉不动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应采取措施,确保安全后再进行操作。

6.2.4.4吊轿厢用的吊索钢丝绳与钢丝绳扎头的规格必须互相匹配,扎头压板应装在钢丝绳受力的一边,对 16mm以下的钢丝绳,所使用的钢丝绳扎头应不小于3只,被夹绳的长度应大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且最短长度不小于300mm,每个扎头间的间距不大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而且只准将两根相同的钢丝绳用扎头扎住,严禁三根或不同规格的钢丝绳用扎头扎在一起。

6.2.4.5在轿厢对重全部装好,并用曳引钢丝绳挂在曳引轮上,将要拆除上端站所架设的支承轿厢的横梁和对重的支撑之前,一定要先将限速器、限速器钢丝绳、张紧装置、安全钳拉杆、安全钳开关等装接完成,才能拆除支承横梁,以防止电梯失控打滑现象,产生坠落的危险。

6.2.4.6在安装轿厢过程中,如需将轿厢整体起吊后,用手拉葫芦悬空或停留较长时间期时,应用两根钢丝绳作保险用,使轿厢重量完全由两根保险钢丝绳承载,这时应松开手拉葫芦的链条,使葫芦完全呈现不承担载荷的状态。

6.2.5 对重的安装6.2.5.1对重架放入底坑时不准碰撞导轨,以防导轨变形和发生危险。

6.2.5.2放置对重块时,应用手拉葫芦吊装。

当由人力搬装时应戴手套,并由二人共同协调配合,防止对重块坠落伤人,或因两人配合不好而压伤手指。

6.2.5.3支撑对重架的台架可采用直径较大的钢管或大截面的木料,树立起来加垫板的方式作支撑,台架搭设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6.2.5.4吊装对重架所用的吊索、手拉葫芦及与吊装轿厢要求相同,参照执行。

6.2.6 缓冲器安装6.2.6.1缓冲器底座与基础的接触面必须平整结实,垫平时应该用与底座接触面不小于1/2面积的垫铁,禁止将手脚深入接触面内。

6.2.6.2 油压缓冲器安装措施参照6.1一般控制措施相关要求执行。

6.2.7 曳引钢丝绳安装6.2.7.1钢丝绳绳头由焊工制作时,应遵守电(气)焊接作业要求,由电梯安装维修工用喷灯作热源做绳头时,必须遵守喷灯的安全操作规程。

6.2.7.2做绳头浇灌合金时,应一次灌好,并在浇灌时轻击绳头,使巴氏合金浇灌密实,待冷却后方可移动。

6.2.7.3在做好的曳引钢丝绳绳头与钢丝板固定好,拆除轿厢底部托梁,在放下轿厢之前,必须装好限速器、安全钳,挂好限速器钢丝绳和将安全钳钳头拉杆与限位器连接好,防止轿厢坠落。

6.2.8 补偿装置安装6.2.8.1补偿绳最好用不易松散和扭转的交互捻钢丝绳,否则容易产生扭转和打结。

6.2.8.2当修理曳引钢丝绳绳头,需将轿厢吊起时,应注意松去补偿钢丝绳的胀紧装置,使轿厢吊起时手拉葫芦不致拉紧补偿绳使葫芦拉力小于补偿绳而发生倒拉现象,甚至发生葫芦被拉断使轿厢坠落的事故。

6.2.9限速器安装6.2.9.1限速器的动作速度,必须按规定大于115%V(额定速度),并经专门测试单位标定后加铅封,以保持限速器不会误动作或到时不动作。

6.2.9.2限速器的轧绳装置反应灵敏,轧绳可靠;采用由限速器停转使限速器钢丝绳被拉住不动的方式时,应加设轧绳装置。

6.2.9.3限速绳受力至少应为300牛顿和安全钳动作所需力的2倍以上,并调紧装置配重重量。

6.2.9.4限速器动作时应能使安全钳开关断开,同时使轿厢左右安全钳在超速打滑时能通过连杆装置带动而同步动作,不许有因锈蚀而产生卡阻或一边动作一边不动作的情况。

6.2.9.5在轿厢安全完毕,拆除轿厢用的临时搁轿厢横梁或脚手架前,应将限速器、限速器钢丝绳、安全钳拉杆和安全钳等全部装好,并保证能在超速打滑下坠时动作,以防止轿厢下坠。

6.2.10层门安装6.2.10.1层门安装控制措施按6.1相关要求执行;6.2.10.2层门安装完工后如需拆除层门口的临时安全栅栏,要确保每层层门除了可以井道内开启外,只有施工人员用专用钥匙从外开启方可进入井道内,进入井道前要防止踏空坠落现象发生。

6.2.11排架拆除6.2.11.1拆除作业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6.2.11.2拆除作业时各厅口必须设置警示标识,防止相关人员误入拆除范围;6.2.11.3排架拆除的其他控制措施按集团公司《排架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危险辩识表1-1风险评价表1-2注:人员含施工人员、业主、监理及其他相关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