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树的故事

大树的故事

《大树的故事》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孩子们对大树有着特殊的感情。

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

但是本课的包含面广,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这样就不会觉得内容空洞。

引导学生对大树的图片展示、创作实践、自编故事进行丰富的联想,从而使学生有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

本课内容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所需要课时两课时。

2、教学目标:他的整个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课堂评价的主要依据,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美术大纲》我对本课的教学设立三个教学目标:(1)美育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2)知识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地、有个性的用自编故事、绘画方式、肢体语言等去表达对大树的情感。

(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绘画创作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我将本课重点确定如下:(1)在本课中,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是重点。

(2)在认识大树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视野,表现大树的同时培养学生画面构思的完整性,又是本课的难点。

4、教具准备:课件、彩色纸、画笔等。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立、个性鲜明。

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法:1、让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感受大树的美,创造大树的美,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能力表现。

我采用情境教学贯穿始终:2、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的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这决定着学生有可能具有丰富而自由的创造力。

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了探究学习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一些简单的问题为导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创造过程中的问题。

四、说学法“学”是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采用以下主要学法:(1)欣赏、联想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发指导下,初步认识人与大树的关系。

(2)交流合作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让学生仔细思考讨论合作,然后随意交流、发言,这样的学法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明主、自由、开放的气氛中成长。

(3)表演法:学生用语言或动作,表现大树的特征。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五、说教学流程: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教育就要引导、导出,因此教学过程就是“引”的过程,而非灌输。

由此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了课件演示法和示范讲解法进行教学。

这样操作可分为以下七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2分钟)上课教师游戏引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我们一起看看老师自制的拼图”找一位学生上来拼出正确的拼图用游戏的形式引入新课,把学生带进大树的故事,并且感受到树的重要性,让学生初步形成保护树的意识。

(二)讨论交流,引发思维。

(2分钟)1我提出:“你们认识各种不同种类的大树吗?”一起来看图片说说他们的名称。

此时的小朋友们已经都迫不及待的说出自己认识的大树:柳树、松树、菩提树。

课堂气氛出现一个高潮此目的让学生思维空间活跃,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

2、小朋友们的眼力真好,能说出这么多大树的名称,我提出:“那你们知道大树的组成部分吗?”小朋友们回答:树冠、树枝、树干、树根、树洞此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大树的组成部分。

(三)教师引导、欣赏图片。

(15分钟)1、让学生看图片说说大树的色彩我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谁来给大家说说春、夏、秋、冬四季的大树都有哪些色彩吗?”学生回答:嫩绿、绿色、橘色、黄色。

2、让学生欣赏真实的大树的图片,以此让学生了解艺术源于生活(5分钟)3、欣赏绘画中的大树,让学生知道大树可以用不同的绘画方式去表现。

绘画中的大树往往使用了夸张的手法。

(5分钟)4、欣赏教材中的作品,让小朋友了解不仅可以画整棵大树,还可以针对大树的某一部分进行创作绘画(5分钟)这一环节做的主要原因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表现大树的构思和构图,学生也会在素材中获得一定的创作灵感。

(四)看图片,听故事教师出示图片问:“小朋友们,你们谁来先看图片试着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学生试着说出自己编的故事。

教师播放故事内容。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小朋友们学会根据图画内容编故事,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四)创作实践活动(7分钟)利用美术材料来画一幅有关大树的故事。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表演,自编故事(7分钟)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自己画的关于大树的故事,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六)播放有关环保短片欣赏短片,对于短片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的德育渗透。

激发学生保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七)板书设计:大树的故事大树的组成部分:树冠树枝树干树根树洞大树的生长姿态颜色外形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知识特点,又体现本课的教学内容,对本课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六、小结: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是不受时空制约的,美术教学同样不应局限在40分钟之内。

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在课后生活实践中,在有意无意地积累着生活经验,而这些经验本事对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着巨大的作用。

这就是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大树的故事》教案一、学情分析课本以大树彩照及儿童课堂活动情景的照片,充分展现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大胆创造的动机,并给人以充分联想。

面对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新鲜有趣的故事游戏无不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感化孩子们的心灵,作为教师既要明确整体的美术课程目标又要掌握儿童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

因此,本课教学本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原则,横向加强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纵向地拓展美术教学领域,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对大树的认识与理解,提高环保意识,让学生在观察、体验、记忆、想象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及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听、看、“大树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和感受大树的美,和大树的组成部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从小便开始了解绘画表现可以这样画,也可以那样画,不仅方法是多样的,而且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去创造,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在工具材料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启迪了师生的创造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自然万物的友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和与他人的交流、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大树”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挖掘记忆功能、锻炼思维,培养学生“团结、竞争、合作的能力。

难点:感知并讲说大树的故事,大胆、自由地进行造型表现。

四、课时安排与作业安排:课时2课时作业安排:利用绘画工具画一幅大树的故事的图画,并把它编成小故事。

五、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生活的情通过创设富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用充满“情”的双手去创造这美丽的世界、美好的生活。

2.实践体验,感受生活的奇小学生处于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当这两“奇”碰撞在一起时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为学生提供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找到知识、找到方法。

3.共同参与,体验生活的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因此,在教学时根据教材的需要,合理地运用“有趣”的事物或活动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使学习成为一项有趣的活动。

六、教学手段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了情景导入法,谈话法,拟人法,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学习兴趣、学习愿望的氛围,通过大量图片展示和视频演示并配以教师直观讲解演示,辅助学生感受、品味、操作、实践、体验、学会基本的设计制作。

七、教具准备自制课件、范图、电脑课件;教具。

八、教学过程教学思路:游戏导入→ 师生合作→ 启发想象欣赏故事→ 播放视频表现的多样性(一)游戏导入师生合作教师把制作好的大树拼图展示给学生看,并让一位学生上来拼出正确的图案学生参与一起拼出大树→ 游戏(出示范图)引导学生“找一找都有哪些小动物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学生兴趣高涨!随即提问学生:“它们都在哪藏着呢?”以拟人地教学手法引出“大树伯伯”,再一次师生共同合作小鸟的家。

在游戏中引出课题《大树的故事》。

板书课题:大树的故事(二)欣赏思考环保教育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及认知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带领学生欣赏和认识自然界中大树的造型景观。

通过几只调皮可爱的猴子导入本课的知识点:“大树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提出问题:“夏天树上长满了叶子,我们就可以在树下干什么”?问:大树有哪些部分组成?生:树冠、树枝、树干、树根、树洞老师补充后出示大树结构图启发学生和生活紧密相连,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美育真正起到陶冶情操、全面育人、净化心灵的作用。

认识了解大树的色彩师问:“小朋友们,大树呀在一年四季会有不同的色彩,那谁来说说他们在春、夏、秋、冬各是什么色吗?”(三)启发想象分组制作表现的多样性A、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B、分析画面构图。

(如何突出重点)C、你能根据课本上的绘画作品,讲一个故事吗?欣赏学生作品,课件演示:如何突出重点,选取大树的一个部分进行构图。

知道树的作用吗?(生畅所欲言,渗入德育教育)A、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B、分析画面构图。

(如何突出重点)C、你能根据课本上的绘画作品,讲一个故事吗?D、你能根据课本上的绘画作品,再进行创作吗?⑤、课件演示:如何突出重点,选取大树的一个部分进行构图。

(四)作业要求:1.了解认识美术表现的多样性。

2.用绘画或其他形式表现大树3.给自己的作品讲一个关于大树的故事。

(五)课堂评价学生全部到台前,以故事会的形式来展示本组作品,再一次体现同学之间合作精神和与他人合作所取得成功的喜悦。

延伸与拓展:以一段大树故事的道白,向学生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揭示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从而更增强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

九、板书设计:大树的故事一、树的组成部分1.树叶2.树干3.树枝4.树叶点缀颜色二、奇思妙想来创造十、教后记:本课是一节集欣赏、绘画为一体的课程,趣事是小学生最喜欢和最感兴趣的,这节课的内容是围绕大树来展开一个故事,所以在导入时我先给学生讲一个有趣的树用以创设情境,让学生集中精力并产生强烈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己来讲一个关于大树的故事,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整体来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完成作业的情况也比较另人满意。

作业展评时,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与学生互相评价和教师点评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让每位同学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