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室建设规划[2012_2015]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室建设规划[2012_2015]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2012——2015年)一、建设目标我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以“立足校内苦练基本功,工学结合紧密联系实际,顶岗实习锻炼提高”的模式展开。

从2005年3月至2012年6月,我院电气工程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首先,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全部教学活动中。

在新的教学计划的构架下,体现“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的教学以“学中做、做中学”的形式开展。

其次,在现有实践教学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更新教学设施,以满足专业教学需求。

现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训场所主要有: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电工实训场、电子实训场、电子安装实训、机床电气综合实训室、线路安装实训室、电工技能实训室、单片机实验室、机电一体化现代控制中心PLC 实验室、电气实训室、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EDA实训室、GE智能平台自动化系统实训室、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等。

根据教学需要,近两年来,电气工程系实施更新、增加与专业课程建设相关的实验实训场所和设备。

在现有实验实训教学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完善教学硬件资源。

2010年新增加专业机房及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新增电工维修考核实训装置,机床故障与排查实训装置等。

2011年,获得了中央财政支持“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200万,学院配套200万),将增加柔性自动化的先进制造综合实训系统、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等装置,并在原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台套数等。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支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资金80万)和“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资金120万,学校配套60万),经过这些项目的建设,机电专业的教学设施条件更加完善。

2011年8月,我系《机电技术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申报工作顺利完成,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为了拓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面,我院加强了校企合作的力度。

特别是2011年我院与通用电气(上海公司)成功签署设在学院设立的“GE智能平台自动化系统”实训基地合作项目(通用电气上海公司提供935万元设备,学院出资93.5万),目前该项目已经由电气工程系机电教研室负责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和验收的工作。

GE智能平台大学计划共建实验室包含GE智能平台提供包含Rx3i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为主的基础培训装置;Rx3i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为主并结合VersaMax系列远程I/O所组成的总线控制;由GE智能平台运动控制器及FANUC伺服系统所组成的多轴运动控制装置。

这些装置可以满足师生做基础的学习实践、由浅入深,逐步了解GE智能平台产品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了解伺服电机在运动控制领域的应用,了解当今工业现场使用的控制方式、控制流程以及控制工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社会培养工程级运动控制方面以及自动化领域的复合型设计人才、更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该项目的建设必将使我院机电实验实训设备先进性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学校的前列。

新增加的一体化教室、机电实验实训场所和设备将为广大学生和专业课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教学设施的投入,必将丰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锻炼专业教师队伍。

保障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不再严格区分实验指导老师和理论课老师,要求授课教师“一竿子插到底”,不仅要讲授技师理论,还要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实践性操作环节的任务以及技能竞赛的指导工作;不再区分教室、实验室、实习室,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合理选择授课场所,以方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

现有的实验实训场所一览表如下:表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室现状一览表表1-1 实验、实训室名称:中央财政支持《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表1-2 实验、实训室名称:电子安装实训室地点:201场所面积:58平方表1-3 实验、实训室名称:电子实验室地点:203场所面积:108平方米表1-4 实验、实训室名称:电工实验室地点:205场所面积:108平方米表1-5 实验、实训室名称: GE智能平台自动化系统实训室地点:202场表1-6 实验、实训室名称: 现代控制中心PLC 实训室 地点:204场所面积:表1-7 实验、实训室名称: 线路安装实训室 地点:401 场所面积:58平表1-8 实验、实训室名称: 单片机实训室 地点:403 场所面积:108平方表1-9 实验、实训室名称: EDA 实训室 地点:405 场所面积:108平方米表1-10 实验、实训室名称:电工技能实训室地点:407 场所面积:108表1-11 实验、实训室名称: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地点:402 场所面积:118表1-12 实验、实训室名称:机床电气综合实训室地点:404场所面积:100表1-13实验、实训室名称:PLC一体化教室(青) 地点:实501场所面积:表1-14实验、实训室名称: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室(青) 地点:实502场所面积:表1-15 实验、实训室名称:线路安装实训室(青) 地点:工厂楼201场所表1-16实验、实训室名称:电工电子综合实训室(青) 地点:工厂楼203场所表1-17 实验、实训室名称:电工技能实训室(青) 地点:工厂楼205场所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原有的电气实训室(实验楼207),原有的设备有浙江亚龙公司生产的两台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即YL-235和YL-235A(它们是每年的全国和全省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指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比赛项目”用设备。

)在2012年4月因电气系规划建设光伏专业的需要,两台比赛用设备已经转移至实验楼402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

现在的实验楼207室已经改为光伏专业实验室,但其中还有原电气实训室的浙江求实实验设备公司的小车自动往返运行控制模块、4层楼电梯模拟控制模块、立体车库模拟控制模块、材料自动分拣控制模块,传感器与检测实训装置一台,电力电子传动实训装置一套。

二、建设内容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场所建设现状,计划新增设备主要为实施一体化教学提供便利条件。

其中主要考虑的是补充多媒体教学用的投影仪设备。

在实验楼402和404新增黑板各一块,投影仪各一套。

表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室拟新增设备一览表表2-1 实验、实训室名称: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地点:402 场所面积:118表2-2 实验、实训室名称:机床电气综合实训室地点:404 场所面积:100平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近几年招生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9年至2011年每年平均有700多名学生。

而在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数控专业以及相关专业都有在二年级(第三学期或者第四学期)开设重要的几门专业课程,如《PLC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电机及控制技术》等。

就目前满足专业课基本实验情况来看,PLC实验室和单片机实验室有必要再各新建几个实验室。

机电、电设、数控等专业在进行教学改革之后,主要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系部也组织教师围绕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宗旨,编写了多种以模块化任务驱动为载体的教材。

为了真正适应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就目前每年学生人数增多的情况下,应该再扩建或者新建几个专业课程的相关实验室场所,以真正满足“教学做一体化”的需要。

表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拟新建实验、实训室一览表表3-1 实验、实训室名称:智帮主板维修实训室(青)地点:工厂楼204场表3-2 实验、实训室名称: PLC实验室-2地点:场所面积:200平方表3-3 实验、实训室名称: PLC实验室-3地点:场所面积:100平方表3-4实验、实训室名称:单片机实训室地点:场所面积:200平方表3-5 实验、实训室名称:电气实训室地点:场所面积:200 平方米注:实验楼207(原有的电气实训室)已经改为光伏实验室,其中还有一些实训设备和光伏实训设备搁置在同一实验室不是长久之计,402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目前也显得比较拥挤,基本没有地方放置原电气实训室的实训设备,所以非常有必要新建一个电气实训室,再购置五套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比赛设备,以备大专生参加省赛和国赛训练用。

还可以考虑添置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采用三菱的可编程控制器和变频器),用于学生参加全省和全国的中职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比赛。

表3-6 实验、实训室名称: 电工考核实训室 地点: 场所面积:100 平方注:现有的机床电气综合实训室(地点:404场所面积:100平方米)容纳不了已经配备的电工实训考核装置12套,电脑12台(型号THPW-1,每套配置一台电脑),需要新建一个单独的电工考核实训室,增加一套投影仪,专门用于电工实训考核。

表3-7 实验、实训室名称: EDA 专用机房 地点: 场所面积:120 平方米(新注:EDA 、PLC 、单片机等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几门重要专业课程,但是由于目前只设立了一个专用的EDA 实验室,机电专业的学生人数较多,学生上课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室,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情况,现有的专业机房和实验室不能满足学生和教师的使用需求,所以建议新建一个EDA专用机房。

也可以为PLC 应用技术,单片机技术等课程做课程设计,上机考试,毕业设计使用。

三、保障措施作为实验实训场所规划建设的主体单位,学院和电气工程系将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和技术优势,多渠道筹措资金。

除正常办学收入外,通过技能培训、产品开发、技术服务、协作生产、社会捐资等多种方式吸收社会资金。

2011年中央财政对的专项支持,将为建设项目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根据实验室规划建设的要求,结合学院具体实际,需要建章立制加强管理,以保证项目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如制定建设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以指导实验室规划有关项目建设工作的规范开展;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以使得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项目建设有章可循。

电气工程系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一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