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名词解释96391

经济学名词解释96391

精心整理经济学名词解释微经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2、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性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3、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等分配4、权衡取舍:为使社会更加平等,需要在富人与穷人之间重新分配收入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6、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的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经济人:这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抽象。

其特征是每个从事经济活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6、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788、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等能力9、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101010的一个命题1112的下降所引起。

12131415、生产可能性边界(PPF16171718191819、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助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20、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21、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22、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23、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23、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加的两种物品24、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减少的两种物品25、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26、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的观点。

27、供给表: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供给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28、均衡: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均衡价格:使供给和需求平衡的价格均衡数量:均衡价格下的供给量和需求量28、过剩: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态短缺: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状态29、供求定理: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29、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反应程度的指标30、需求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30、总收益:一种物品的买者支付从而卖者得到的量,用该物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来计算31、一个结论: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的需求往往较富有弹性(eg:谷类早餐与防晒霜)奢侈品的需求弹性要大于必需品的需求弹性(eg:胰岛素和加勒比游轮)范围小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往往大于范围大的市场的需求弹性(eg:蓝色牛仔裤和衣服)相对于短期,物品的需求往往在长期更富有弹性(eg:短期的汽油与长期的汽油)32、需求价格弹性取决于: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物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物品的定义是宽泛的还是狭义;时间框架33价格弹性就越小。

34分比来计算35的价格弹性就越小。

36、长期供给价格弹性大于短期供给价格弹性37、需求的收入弹性:3839、价格控制:A、价格上限---B、价格下限---4040.5边际税率:增加1定额税:对每个人等量征收的税收4142、支付意愿:一个买者对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是他原以为这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43、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市场价格44、成本:买者为了生产一种物品而必须放弃的每种东西的价值(也是机会成本),包括所有用于生产物品的资源的成本和卖者对于他们自己时间的评价45、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46、CS(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支付的量=买者参与市场得到的收益PS(生产者剩余)=卖者的得到的量-卖者的成本=卖者参与市场得到的收益总剩余=买者的评价-卖者的成本47、预算约束: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的限制48、无差异曲线:一条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49、边际替代率(MRS):消费者愿意以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50、完全替代品:无差异曲线为直线的两种物品,有不的MRS51、完全互补品:无差异曲线为直角的两种物品。

52、收入效应: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移动无差异曲线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替代效应: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变动到有新边际替代率的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53、吉芬物品: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53.5、代理人:一个为另一个人(称为委托人)完成某种行为的人委托人:让另一个人(称为代理人)完成某种行为的人54、显性成本: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55、隐性成本: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56、会计利润=总收益-总显性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57、生产函数: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58、投入的边际产量:在其他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58、边际产量递减: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59、固定成本(FC):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可变成本(VC):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总成本(TC)=FC+VC边际成本: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60、有效规模:是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规模收益不变:长期平均总成本在产量变动时保持不变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61F企业能够自由进出市场62、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销售量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6364、退出市场:企业离开市场的长期决策65、沉没成本: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666768完全价格歧视:6970、集中度7172737475767778、囚徒困境: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历史,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79、转售价格维持:制造商对零售商制定可以收取的价格下限80、掠夺性定价:一个企业通过削减价格来组织潜在竞争着进入市场或把竞争者赶出市场,这样他便可以收取垄断价格。

81、搭售:制造商将两种产品搭配在一起,并以单一价格出售82、生产要素: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包括劳动、土地、资本83、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84、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以单位劳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85、边际产量值(VMPL):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MPL)乘以该产品的价格(P)::::::还有一些::::::::::::补充::::::排他性:一种物品具有的可以组织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消费中的竞争性: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的特性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公共资源: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搭便车: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开为此付费的人成本--收益分析: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的研究公地悲剧:一个寓言,说明从整个谁会的角度看,为什么公共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宏经87、要素支付: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88、国内生产总值(GDP):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该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89、消费(C):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90、投资(I):投资是对用于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劳务的物品的购买,包括资本设备(比如机器、设备);建筑物;存货(已经生产能出来但未出售的物品)91、政府购买(G):是地方、州、和联邦振幅用于购买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不包括转移支付。

92、净出口(NX)=出口-进口。

出口---代表外国对国内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支出进口---93、名义GDP真实GDP94、GDP平减指数:是对总体价格水平的衡量。

=100*95、消费物价指数(CPICPI=(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96、替代偏向:97膨胀的指数化9899100101102103、自由贸易:内向型贸易---外向型贸易---103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预算赤字:政府支出引起的税收收入短缺112、投资:新资本的购买113、挤出:预算赤字的增加导致投资减少。

政府用借款来为它的赤字融资,使可获得的投资资金减少。

114、未来货币的现值:用现行利率产生的一定量未来货币所需要的现在货币量货币量的未来值:在现行利率既定时,现在货币量将带来的未来货币量115、70规则:如果一个变量每年按百分之X增长,那么大约在70/X年以后,该变量翻一番116、逆向选择:高风险的人从保险的保护中获益更大,所以高风险的人比低风险的人更可能申请保险117、道德风险:人们在购买保险之后,对他们谨慎从事以避免风险的激励小了117.5、发信号:有信息的一方向无信息的披露自己私人信息所采取的行动筛选:无信息的一方所采取的因其有信息的一方披露信息的行动118、股票的价值=股票所有未来红利的现值+未来出售股票的价格的现值119、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资产价格反映了关于一种资产价值的所有公开的、可获得的信息的理论。

120、指数基金:是一种按照既定股票指数购买所有股票的共同基金121、管理基金的目标是只购买最好的股票122、劳动力=就业者+失业者失业率=100*(失业者人数/劳动力)成年人口=劳动力+非劳动力劳动力参工率=100*(劳动力/成年人口)123、周期性失业124、自然失业率125、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寻找最适合自己是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126、结构性失业:由于某些劳动力市场上可提供的工作岗位不足以为每个想工作的人提供工作而引起的失业127、部门转移:个行业或各地区之间的需求构成变动128、失业保险:当工人失业时为他们提供部分收入保障的政府计划129、补偿性工资差别:为抵消不同工作的非货币特性而产生的129、工会:与雇主就工资、津贴和工作条件进行谈判的工人协会130、效率工资理论: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生产率而自愿地支付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130、歧视:队仅仅由于种族、宗教、性别、年龄或其他个人特征不同的相似个人提供不同的机会131、交换媒介:买着在购买物品与劳务时给予卖者的东西132、计价单位:人们用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标准133、价值储藏手段:134、商品货币:以有内在价值的商品为形式的货币135136、货币供给(货币存量):经济中流通的货币量137、通货:公众手中持有的直逼钞票和铸币138139140、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决策者对货币供给的安排141、联邦储备(美联储):美国的中央银行142143、T144、货币乘数:银行体系用1145少的存款146真实变量:按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14714814915050以上151152+真实利率。

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进行一对一的调整,因此真实利率153154155156、边际消费倾向(MPC):家庭额外收入中用于消费而不用与储蓄的比例157、自动稳定器:当今即进入衰退时,决策者不必采取任何有益的行动就可以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158菲利普斯曲线:一条表示通货膨胀与事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159、牺牲率:在通货膨胀减少一个百分点的过程中每年产量损失的百分点160、理性预期:当人们子啊预测未来是,可以充分运用他们所用哟偶的全部信息,包括有关政府政策的信息的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