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六、病句不合逻辑

高中语文-六、病句不合逻辑

“志愿者突击队”。
盾 例7、我断定他大概会做这道题。
例8、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剧 《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院上演,日前 正在紧张地排练之中。
例题引路
1、有近20%左右的同学,在这次考试 中没有及格。
解析:“近20%”与“左右”重复。
2、本公司因业务发展,特向社会招聘五 位业务员,要求年龄在20—22岁左右,男 女不限,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解析:双重或多重否定造成不合逻辑。
例5、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 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否 例6、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 定 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 失 止2009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再发生。 当 例7、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刻苦学习吗?
例8、这个问题你应该原原本本解释清楚, 否则不可能让人产生怀疑。
——不合逻辑
考点阐释
不合逻辑是指在语法上虽然正 确 ,但不符合概念、判断、推理 等形式逻辑以及事理逻辑的一种 病句类型。
考点阐释
例如“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结构是正确 的,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是正确的,“白马”概念 和“马”概念是种属关系。但从语文字面的意思 角度看“白马”应该是“马”才对。
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 不过去,但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它的意思,交 际双方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 认它是正确的。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 不热闹的意思,但实际上等于“好热闹”,甚至 程度还要加深。以上两种都不属于“不合逻辑”。
例5、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 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 生的境地。
4、否定失当
否定失当指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多次运用 否定,结果将本意弄反了。
误例:夜间驾驶,驾驶员要严格控制车速,
适当加大跟车距离,随时准备停车,以防止追 尾事故不再发生。
解析:否定混乱,“防止”“不再发生”所
5、强加关系
复句中分句间总离不开某种关系,而这种
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关联词的使用。在一 些句子中,若没有弄清分句间是否存在某种关 系,就把关联词强加于句子,则易造成病句。
误例:他的文章写得不长,所以艺术成就很 高。
解析:文章“艺术成就很高”与“写得不长” 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关联词却强加了这种关系。
A、这幅画都画好了,只剩下一块山石还需上色。 B、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 C、八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同洪水搏斗了一夜。 D、于丹这个名字,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来说是不陌 生的。
高考典例
不合逻辑
选出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 D )
A、这家商店商品齐全,肥皂、牙膏、文具和洗涤 用品应有尽有。
高考典例
不合逻辑
选出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 B )
A、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快不是改革 开放的结果。
B、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 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 和欣赏习惯。
C、尽管许多梦想没有实现,但我曾真诚地向往过,为此 努力过,付出过心血,自己对这样的经历来说,始终是宝贵 的。
解析:句中“日前”一词的意思是“几天 前”,用于此处与“正在”矛盾。
例题引路
自相矛盾:抓相对词及表程 度、范围的词,看是否矛盾。
1、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
解析:“突然”和“渐渐”矛盾。
2、这增强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无比力量。
解析: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
3应、删他去“是无众比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解析:“20-22”是确数,“左右” 是约数,此处同时使用无法确定它的范围。
规律总结
与数字有关的病句类型 1.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或百分数; 2.数字表述不要出现矛盾,如“近”不能和“余”
同时出现。 3.数字表述不要出现重复,如“约”“大
概”“左右”等用一即可;高……之巨。 4.注意集合名词不和具体数字搭配。如:50多个
解析: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 是“死难中的一个”呢?
例4、下了晚自习,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只有 小王还打着手电在偷偷摸摸地搜索着什么。
例5、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
自 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 相 顽强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 矛 例6、今年,我校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参加了
B、美国要想取信于国际社会,就必须明确此次次贷危机 的责任,必须停止这种以邻为壑转嫁风险的所谓“金融创 新”,必须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建立起一整套制度性机制以 避免次贷危机不再发生。
C、取消文理分科究竟是给学生“减负”还是又一次“增 负”?“减负”之说是不是无稽之谈?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D、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后,新闻大战的硝烟随处可见,世 界各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传媒等机构纷纷派出编 辑、记者参与报道。
例题引路 强加因果,前后两句之
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1、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 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解析: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 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 去了一趟的“结果”呢?
2、周古城先生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 所以最终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历史 学家。
பைடு நூலகம் 不合逻辑
1.概念不清 2.自相矛盾 3.主客颠倒 4.否定失当 5.强加关系 6.不合事理
1、概念不清
概念之间有六种关系,即同一关系、种属关
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运用概 念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关系,否则就要违背 事理。
误例: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
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 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妇女代表”与其它代表是交叉概念。
3、在恢复与建设上,缺乏各项学科专家与各项 人才。
“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部分全体,不能并列。
概 念 不 清
例4、主要的日用工业品如棉花、呢绒、服 装、自行车、收音机、书籍杂志等的供应量, 也比去年同期增加很多。
“棉花、书籍杂志”不是日用工业品,应删去。 ——分类列举,同一标准
1、给病人做手术,过去由医生个人决定, 现在规定重大手术需要集体讨论决定,这就保 证了手术的顺利的进行。
“集体讨论”不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绝对前 提。
2、只要有了水,作物就可以存活,这是最 基本的常识。
“只要有……就”“是”这样的表判断的词,表“水是 作物存活”的充分条件,而这是不合生活事理的。
解析:“名人字画、导游地图、古玩、佩饰
等”不属于“工艺品”,所以应将“工艺品” 改为“商品”。
例题引路
概念不清:抓并列 短语,看是否存在种
属、交叉、重复、对
立的矛盾。
1、人们宁愿吃一些新鲜的梨、桃、瓜果,而不
喜欢服用维生素C药丸。
“梨”“桃”属于“瓜果”,出现了种属矛盾。
2、这次代表大会包括工人代表55人,农民代表 47人,妇女代表39人,文艺界代表13人。
D、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美国和欧洲经济萎缩,一些国 际基金组织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将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中 国,尤其是亚洲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
不合逻辑
1、范围不清 2、自相矛盾 3、主客颠倒 4、否定失当 5﹑强加关系 6、不合事理
抓并列短语,看是否存在矛盾 抓相对词及表程度、范围的词 注意介词“对”、“对于” 注意多重否定、反问及有否定意义的词 出现因果词,查前后有无因果关系 注意表范围、判断、程度的词
概念不清
自相矛盾


主客倒置
逻 辑
否定失当
强加关系
不合事理
[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
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 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2、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 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 示。
3、我们青年人缺乏的就是理论水平不高 和时间经验不足。
否定词之间的搭配导致语意不合逻辑。
解析: 两句之间无因果关系,不合逻辑。
例3、我厂今年重视了产品数量,所以产品质 量下降了。
强 例4、宋朝以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王 加 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宋濂的《送东阳马生 关 序》等作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
笔清新,耐人寻味。

6、不合事理
指语句陈述的事实或表述的观点不符合生 活的常理或人们普遍认同的公理。
高考典例
不合逻辑
选出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 D )
A、这种油,每斤售价125元,价值太高了。 B、我从小就喜欢文学,读过大量文学作品、小说 和诗歌。 C、我想应该是不必叙述,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 D、色彩搭配是否合理,是关系到居室装饰成败的 关键要素。
高考典例
不合逻辑
选出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 D )
误例:为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
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 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解析:不合事理,用词不当,“夷为平地”一 般指把高出来的、凸出来的建筑物铲平、消除, 使成为平地,不能用于“深坑”。
例题引路
不合事理注意句中的一些表示范围、 表示判断、表示程度的词语――查 不合逻辑。 (尤其是带有绝对意 义的词如“全”“都”“凡”“从 来”“历来”“一定”“必须”等)
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 安全教育和管理。
C、他们精神饱满,谁能相信他们都是已年逾古稀 甚至年过花甲的老人呢?
D、我们在本月中旬有个重要会议,时间紧迫,所 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
高考典例
不合逻辑
选出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A、老百姓对一个政党评价,最大的因素就是腐败问题。 对病人来说,治不好肿瘤保不住性命;对政党而言,治不了 腐败保不住政权。
表达的正是“要发生”之意,与上下文的意思 相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