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女娲补天》教案2

《女娲补天》教案2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女娲补天-人教部编版《女娲补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字词,感受到人类遭受的苦难,理解女娲补天的艰辛,体会女娲的善良和勇敢。

3、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不懈努力。

教学重点:理解关键字词,体会女娲的远大志向及补天的辛苦。

教学难点:明白女娲补天的原因。

教学准备:课件、生词卡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神话故事,大家来猜猜看是什么。

《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哪咤传奇》等2、除了这些,老师还另外带来了一个新的神话故事,它的历史比前面这些故事更久远,它的内容更加神奇,想听吗?那么现在请和老师一起书空这个故事的题目——《女娲补天》。

3、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看来,同学们对于女娲补天这个故事都非常感兴趣,都很善于提问,会提问的孩子就是会思考,会学习的孩子。

让我们带着刚才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为了鼓励大家,老师准备了一些五彩石,奖励给那些表现出色的孩子,让他帮女娲共同来补天。

二、品读课文,理解女娲补天的原因,体会女娲的善良、勇敢和坚定(一)女娲补天的起因1、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慢慢地走进那遥远遥远的古代,翻开语文书第103页,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生自读第一自然段2、读完第一自然段,你都看到了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条:天塌地陷、山火燃烧、洪水喷涌、猛兽残害3、那么看到这些,你觉得怎么样呢?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一下。

配乐,师读可怕的情景。

孩子们,如果当时你也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呢?生回答。

害怕。

想想看,那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片,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再看看地,它越来越往下陷了,这样的情景就叫做----(天塌地陷)真可怕呀,谁来读读这个词。

让我们接着往下看,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山林大火昼夜燃烧……残害人类。

)王老师听出来他心里的恐惧感了,真是太可怕了,下面请男孩子们一起来读,向他学习。

4、巧抓末字,感受可怕。

是啊,这样可怕的情景不由得让人们觉得----(世界仿佛到了末日。

)读读这个词(末日)。

聪明的孩子们,你们仔细看看这个末字它有什么特点?在《说文》里面是这样解释的:木的上面加一长横就是末,它表示的是树的末梢,也就是顶端了,没有了。

那么,末日就说明日子已经到了尽头了,这美好的世界即将消失了。

多么可怕呀,谁再来读读这个词。

5、再读第一自然段让我们连着再一起读读这个可怕的情景。

过渡:看到这样的景象,作为人类的母亲女娲,她心情怎样呢?让我们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6、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请谁呢?你来吧!生读。

她读得怎么样?(很有感情)7、女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女生们,按照她刚才的读法,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8、女娲是什么心情了?从你们刚才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来女娲的心情了,你来说,女娲是什么心情?(心痛极了)是啊,很难过,而且是非常非常地伤心,再读读这个词(心痛极了)当女娲看到天塌地陷的时候,女娲她----(心痛极了)当女娲看到山林大火昼夜燃烧的时候,女娲她----(心痛极了)当女娲看到洪水喷涌而出,大地一片汪洋的时候,女娲她----(心痛极了)当女娲看到各种猛兽出来残害人类的时候,女娲她----(心痛极了)让我们带着心痛极了的心情,再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9、发誓,理解“誓”字,体会决心孩子们,看老师手上这个词(发誓)请一个同学来读。

他读得怎么样?(坚定)为什么发誓要读得坚定呢?仔细看这个“誓”字,下面是言,和什么有关?(和语言、说话有关)上面是一个折,为什么是一个折呢?听老师讲一个小故事。

我们古人在和人对话的时候,手上要拿一根树枝,边说边把这个树枝折断,以表示自己说话的决心和坚定。

看看我们古人发誓的时候是多么的庄重和严肃啊,所以“发誓”这个词要读得----(坚定)谁再来读读这个词。

谁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10、女娲会发誓说些什么呢?那么,女娲会发誓说些什么呢?假如,你是女娲,你说----(我发誓我要修补好残破的天空。

)过渡:女娲立下了一个坚定的誓言,那她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轻轻地读第三自然段。

边读边拿起笔,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表示女娲动作的词。

(二)女娲补天的过程1、抓住动词,体会女娲的辛苦请一个同学来说说,他标出了哪些动词?(挑选、支起、架起、熔成、填补)先读读这些词。

一起来读这些句子,注意红色的动词要读得重一些。

从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女娲很辛苦)2、以“炼”体会补天艰辛的确,女娲很辛苦,她先做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

----(板书:炼石补天)读:炼石补天大家看看这个“炼”字,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对了,在字典里,它就是用火烧制的意思。

把石子烧成胶糊状的液体,容易吗?3、读第三自然段的前半部分,指名读,齐读。

谁能用他的读书声告诉老师女娲的辛苦?一生读。

一起来。

4、那她炼石是炼了多久,一天?两天?那是多久呢?那她是炼了一颗?两颗?你从哪里看出来呢?(不知炼了多少天火,炼了多少石子)对了,从这些词我们可以看出女娲是炼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炼了无数颗的石子,多么辛苦啊,一起读。

(不知;炼了多少天火,炼了多少石子,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她从不停歇。

)5、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她从不停歇。

这时候,我们仿佛看到女娲累得腰酸背痛,累得直不起腰来了,但她----(从不停歇。

)她很苦很累了,但她却坚持不放弃,多么伟大呀,一起来读。

句式练习:虽然……但是……谁能用“虽然……但是……”说一句话?6、这么辛苦,她为什么不休息休息呢,哪怕一会儿也好啊,女娲在想什么呢?你来说。

(女娲想着早一天补好天,她的儿女们就早一天脱离苦难)7、齐读第三自然段是啊,女娲心疼自己的儿女,想着早一天补好天,她的儿女们就少受一天苦。

我们还记得她曾经发下誓言要修补好残破的天空,为了这个誓言,女娲-----(女娲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天终于补好了。

)8、天终于补好了,可是女娲仍然没有停歇,她还做了什么?让我们来看看第四自然段。

齐读。

在这一段里面,女娲做了什么?谁再来用一个词概括一下(板书:杀龟立柱)9,是啊,天再也不会塌了,这时候女娲看到了什么呢?女娲看见了自己的儿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还有的在……这时候,女娲心情怎么样呢?是啊,她实现了自己的誓言(板书:实现誓言),非常开心,让我们再开心地读一遍课题。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从女娲补天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对女娲说点什么?2、女娲为了完成补天的志向,不怕艰险,让我们感动。

你的志向是什么呢?学了《女娲补天》后,你决定怎么做呢?3、布置作业。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女娲补天人教(部编版)15*女娲补天[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复述故事。

3.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能复述故事,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课时]1课时一、谈话激趣,图画引入1.(课件出示女娲补天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学生自由举手答)这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板书课题)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怎样补天?女娲补好天后,天会是什么样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

)2.轮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纠正字音。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一)学习第1、2自然段1.默读,动脑想一想,动笔画一画描写在天塌地裂前后人类不同生活的语句。

2.小组讨论第一个问题:女娲为什么要修补天地?3.汇报学习收获。

指导学生拓展思维: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一方面教育学生要了解人民的疾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种场面的心情。

)(二)学习第3~5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女娲修补天地的经过。

1.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1自然段来体会。

“女娲创造了人”,所以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大声自由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

了解女娲修补天地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女娲怎样修补天地?3.体会女娲的奉献精神。

(1)理解第3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心把天和地修补起来”。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女娲修补天地的经过。

(用“先……,又……,接着……,最后……”的句式复述)(3)女娲补好天地后,人间的状况是怎样的呢?(天上有了五色的云霞,天再也没有了坍塌的危险,野兽不敢再到处流窜残害人类,地缝也被堵住了,人类获得了新生。

)4.引导朗读这三段话。

5.修补天地之前人间的状况是怎样的呢?请找出描写人间惨状的词语说说你体会出了什么。

(“一道道、黑黝黝、喷涌而出、残害、惊慌失措、四处奔逃”这些词展现了修补天地之前人间的悲惨状况。

天上的大窟窿被女娲用炼好的五彩石补住,地缝也被芦灰堵住,真是太神奇了。

)四、拓展延伸同学们,当灾难来临时,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女娲这样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人,比如……(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所以,我们在敬佩女娲的同时,也要向拥有女娲精神的人学习![教学板书]15*女娲补天起因:天塌地裂高潮:捡来五彩石补天→不怕困难用乌龟腿撑住天→甘于奉献杀死黑龙→用芦灰堵住地缝结局:人类重获新生不怕危险[教学反思]这节课,我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因此,我将课文的第4自然段作为重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女娲补天(人教部编版)15*女娲补天文本分析:女娲补天是我国古代四大神话之一(其他三个是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本文就是根据这个神话故事改编的。

课文主要讲的是天塌地裂后,民不聊生,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找来五彩石,补好了天上的窟窿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感受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想象女娲补天的画面,了解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从而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娲、隆、塌”等6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感受女娲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