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别化活动方案

个别化活动方案

大班个别化学习内容(第7周——第11周)班级:大班主题名称:我是中国人认知与能力:1、了解我国的首都北京,北京有天安门、有长城等。

2、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节日和习俗,感受参加民俗活动的快乐。

3、了解我国许多有名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观察比较:1、了解我国主要的名胜和特产。

2、交流到各地去旅游的经验和感受。

情感与态度:1、培养爱祖国、爱国旗的情感。

2、了解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全国人民的节日。

3、体验庆祝国庆的欢乐情绪。

1、名称:地图拼板(科学)材料:地图拼板、地球仪、各种小图片玩法:◆按难易不同拼地图1、按图示拼地图2、按部分图示拼地图。

3、不看图示独立拼地图。

◆按内容不同找地图1、找地图上的名城、名景,放对应的小图片。

2、找地图上少数民族代表的省市,放对应的小图片。

3、找地图上动物聚集的省市,放对应的小图片。

4、找地图上有代表性土特产的省市,放对应的小图片。

5、还可以扩展,如找班级小朋友的出生地,找当下发生地震、水灾等省市。

◆玩法三:按关系问题探索地图1、探索中国最大、最小的省市。

2、探索哪些是沿海省市。

3、探索中国的邻国。

4、探索地球仪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

观察重点:1、幼儿在拼地图时,其空间概念、方位概念的水平如何,是以什么方式解决问题。

2、幼儿是否具有“地图”“城市”“少数民族”等概念,以及相关知识、经验有多少。

3、幼儿是否有好奇心,能否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2、名称:旅游棋(社会)材料:中国小景点、数字卡片、棋谱◆玩法一:1、两人结伴,轮流掷骰子,按骰子显示的数字行棋。

2、行棋中,正逢停处是一旅游景点,要说“我到**来旅游”◆玩法二:1、两人结伴,轮流掷骰子,按骰子显示的数字行棋。

2、行棋中,正逢停处是一旅游景点,正确说出景点名称,可以获得一张“机会卡”。

“机会卡”奖励内容可以为:前进到X格、连掷一次骰子、向对手提个问题等。

反之,则原地“停一次”最后以谁先完旅游全程和获得“机会卡”多为胜。

观察重点:1、幼儿数概念(唱数、顺序和倒序、单双数、加减法运算等)的特点与水平如何。

2、幼儿对“城市”“土特产”“少数民族”等概念的了解程度。

3、幼儿是否具有关于棋类游戏“奖惩”规则的经验,以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经验。

3、名称:对对碰(科学)材料:1、自制图片1套2、方格底盘3个3、一次性小纸杯若干◆玩法一:幸运对对碰1、将相同的两人张图片分别放在方格底盘上,每格内放一张。

然后将一性杯子倒扣在图片上,开始游戏。

2、幼儿甲同时翻开2只杯子,如所翻出的2张图片内容相同,即可赢走图片。

◆玩法二:记忆对对碰1、观察、记忆图片1分钟后将纸杯倒扣在图片上,开始游戏。

、2、幼儿甲先翻开1只纸杯,根据纸杯内图片内容快速说出另一张图片所在位置。

观察重点:1、幼儿对中国的“名胜古迹”、“土特产”、“少数民族”等概念的了解程度。

2、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有意记忆卡片内容、位置的能力。

3、幼儿的空间方位概念及方位表述的水平。

4、幼儿在游戏中是否有规则意识。

4、名称:百家姓(语言、科学)材料:1、本班和平行班幼儿的姓氏卡片、剪刀。

2、自制“百家姓”版面,班级幼儿的照片(附有姓名),统计记录表。

◆玩法一:找朋友在自己班和隔壁班,找一找和自己同姓的朋友,并把照片插在相同姓氏插卡上。

◆玩法二:统计人数根据操作情况,数数每个姓氏的同姓朋友有几人,做好记录。

◆玩法三:找同姓“名人”教师提供的名人墙上寻找和自己同姓的名人,并把同姓的伙伴贴在名人周围。

观察与指导:1、观察幼儿是否熟悉同班和平行班的同伴的姓名,并能依据姓氏找到正确位置。

2、观察幼儿在记录时是否存在困惑,是否乐意自主探索解决困难。

5、名称:中国筷(健康)材料:1、长短、材质、形状不同的筷子(一次性筷子、儿童筷、长筷、观赏筷、方形筷、圆形筷、两人头大小异同的筷等)2、软硬、大小不同的小玩具或实物(塑料、布或海绵制作的小点心、菜、珠子、球等;生活中的食物,如豆,花生、小核桃等)3、盆子、篮子、瓶子或盒子(要有一定高度、直径大小不一)计时沙漏。

玩法:◆玩法一:夹夹乐用各种材料的筷子夹不同的玩具或实物:1、用相同的筷子夹不同形状、大小、软硬的物品。

2、用不同的筷子夹不同形状、大小、软硬的物品。

3、用筷子夹移动的物品。

◆玩法二:瞄得准1、取一些竹筷,逐一瞄准地上的瓶子或高的盒子(保持一定高度),原地投掷。

2、取一些竹筷,瞄准一定距离的盒子,抛物投掷。

◆玩法三:其他多种玩筷法1、排一排:按各种不同的特征(如长短、粗细材质等)排队。

看一看找一找:世界上有哪些国家主要使用筷子进餐,找出相关图片排一排,或做相应的记录并与同伴分享。

叠叠高:叠一把筷子,按图示叠筷子。

游戏棒:用一把筷子尝试类似游戏棒的玩法。

观察重点:1、幼儿使用筷子的动作技能与相关经验如何,如握筷的方式、夹物的方法、动作灵活情况,以及使用筷子的礼仪、规则等。

2、幼儿探究筷文化的兴趣、情感和态度如何,如好奇心、探究能力、坚持品质等。

3、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能力水平,如观察图示、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同伴协商规则、遵守规则的能力等。

6、名称:京剧脸谱(艺术)材料:京剧脸谱图集、京剧脸谱(空白的)、步骤图、蜡笔、记号笔、颜料、水粉笔◆玩法一:画脸谱1、可以运用对称的方法在面具或卡纸上模仿画脸谱的五官轮廓。

2、可以运用对称的方法在面具或卡纸上模仿画京剧脸谱的五官和花纹。

3、可以让幼儿自由地在面具或卡纸上创作京剧脸谱的五官和花纹。

◆玩法二:按脸谱的意义选色用色1、参考图示,用蜡笔或颜料为相应的京剧脸谱的五官涂色化妆。

2、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为京剧脸谱涂色。

观察重点:1、幼儿对京剧脸谱的基本画法是否有兴趣,如左右对称、用弧线表现五官轮廓等。

2、幼儿是否愿意主动查找资料,了解不同脸谱颜色的意义。

3、幼儿能否细致、耐心地完成京剧脸谱制作的全过程。

7、名称:捏泥人(艺术)材料:1、橡皮泥或轻质粘土;2、无锡大阿福实物和图片3、各种泥塑小工具(塑料小刀、吸管、水彩笔等)4、捏泥人的操作提示图◆玩法一:捏人形——无锡大阿福1、捏轮廓:用橡皮泥团出一大一小两个圆球,再用吸管(小段牙签或小短棍)将其上下粘合。

2、画外形:用塑料小刀印刻或用水彩笔画出五官、头发、服饰等无锡泥人的主要特征。

3、用橡皮泥捏出幼儿自己喜欢的各种东西,如小元宝、鱼、汤圆、灯笼等。

◆玩法二:捏动物——十二生肖1、选择一种生肖的提示图,按提示图选配需要的橡皮泥。

2、按提示步骤,有顺序地进行操作。

3、让幼儿自由地、创造性地捏出不同的动物造型。

观察与指导:1、幼儿精细动作发展如何,是否能协调的使用双手进行团、捏、搓、压等。

2、幼儿是否具有人物和动物形象左右对称的认知经验?是否有根据作品需要适量取泥、分泥等玩橡皮泥的估算经验?3、幼儿是否有捏泥人和装饰泥人的兴趣?能否大胆想象、有创意?8、名称:剪灯笼(艺术)材料1、灯笼图片(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葫芦形等)2、剪刀、手工纸、废纸篓等。

◆玩法一:剪单个灯笼1、观察各种灯笼图片,将纸对折后剪出灯笼轮廓(可剪出椭圆形、长方形等不同形状)。

2、运用对折剪的方法,在灯笼上剪出不同形状、不同排列方式的几何图形或图案。

3、不断增加灯笼的折叠次数,在灯笼上剪出几何图形或图案,并保持灯笼的完整。

4、运用目测的方法,将灯笼下面部分均匀地剪出短直线,成为流苏状。

◆玩法二:剪双灯笼1、对所提供的图片进行分析思考,判断其对称位置,思考并在对折的之上剪出两个连在一起的灯笼。

2、在灯笼上剪出图案和流苏,并保持灯笼的完整。

观察重点:1、幼儿的形状知觉能力和想象力如何,能否比较完整地表现灯笼轮廓,对灯笼内图案的排列构思怎样。

2、了解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

如能否在手工纸上剪出足够大的灯笼,线条是否连续,图案排列是稀疏还是密集,图案是丰富的还是单一的。

3、幼儿是否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能否思考灯笼被剪成两半的原因、能否先构思后剪、能否多次打开并折回后再改进,以及有困难能否向同伴、教师求助等。

9、名称:多彩的民间活动(健康)材料:挑花棒、绳子、方格、沙包、操作提示图。

◆玩法一:挑花棒2人一组,手握挑花棒直立放在桌上,然后撒开挑花棒,在不触动其他棒子的情况下谁拿到的棒子最多谁获胜并记录。

◆玩法二:编绳子一名幼儿用绳子编出图案,另一幼儿破解并编出新的图案,依此类推。

◆玩法三:跳格子石头剪刀布,获胜的幼儿先玩跳格子,从最下面往最上面,先完成者获胜,在此过程中扔出沙包若脚朝地换另一个幼儿。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能否遵守游戏规则,同时愿意开动脑筋,用各种办法取到花棒。

2、观察幼儿是否有探索,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10、名称:民族大联奏(艺术)材料:1、《中国功夫》《大中国》《献上最美的哈达》等歌曲录音、服装等。

2、各种打击乐器,如锣、鼓、小铃、串铃、双响板等。

3、乐曲:《锣鼓谱》的图谱。

4、自制可插式图谱、图谱纸、笔等。

◆玩法一:敲玩小乐器1、敲敲玩玩各种小乐器,区分各种乐器不同的音色,跟随乐曲随意敲打。

2、找出各种不同的民族打击乐器(锣、鼓、小铃、串铃、双响板)◆玩法二:民族大联奏1、欣赏不同的民族音乐,听听、辩辩它们不同的音乐性质,尝试用拍手、敲乐器等体现不同乐曲的节奏感。

自选乐器,尝试为民族音乐《锣鼓谱》《密迪舞》伴奏。

◆玩法三、锣鼓咚咚锵1、跟着伴奏音乐,敲敲并唱唱节奏:仓仓七仓|乙台仓|仓仓乙台|仓—|2、根据《锣鼓谱》的图谱,尝试用锣鼓,为歌曲《爬长城》伴奏。

3、跟随音乐,尝试用不同的节奏,自主设计简单的节奏图谱,玩玩打击乐。

观察重点:1、幼儿能否跟随旋律听准节拍,有节奏地敲击乐器,以及节奏感水平如何。

2、幼儿是否能大胆表现民族舞蹈以及中国歌曲。

3、幼儿是否对不同的民族乐器、民族音乐有探索兴趣和探索能力。

11、名称:十二生肖(科学)材料:十二生肖的动物图片、任务卡。

玩法一:排一排:把十二生肖的动物按照先后的顺序进行排列。

玩法二:比一比:根据任务卡填写不同年份的属相以及记录家人的属相等。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能否正确的进行十二生肖的排列。

2、指导幼儿根据十二生肖转盘推算不同年份的生肖属相。

12、名称:中华建筑师(科学)材料:各种积木,废旧材料,插塑、建筑图片等。

玩法一:造长城:利用积木和废旧材料搭建长城。

玩法二:天安门:用拼插的方法制作天安门造型。

玩法三:我是建筑师:自己设计图纸自己搭建建筑作品。

观察要点:1、2、指导幼儿设计图纸来搭建物品。

3、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搭建。

名称:挂灯笼(科学)材料:灯笼图片、1-6的数字、记录表等。

玩法:1、玩法一:根据数字摆放相应数量的灯笼,练习数字的分成。

2、玩法二:每找到一张算式卡后讲出其所表示的意思,并找到相应数量的灯笼进行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