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题名称
研究内容。
1•设计“研究方案”模版,为学 生制订研究万案提供指引。
2.设计“调查记录表”
第三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
1.搜集资料
2.问题研究
3.整编资料
1.组织学生到村采访相关人士;
2.给学生一些明确的考察路段;
3.给学生一些考察重点提示;
4.给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 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 理信息。
1•目前我校垃圾污染的现状。2.垃圾污染的主要原因。3.垃圾污染的危害。4•对于垃圾的 治理。5.更好的处理垃圾的设想。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
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1.用办板报的形式向全校进行宣传。
2.用环保绘画,手抄报的形式向身边的人进行宣传。
5.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 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 谋指导作用,保证活动的顺利进 行。
两个星期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环保已深入人心,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体会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开始留 意身边的环境,争做一个光荣的环保人。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 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 天的生存!不能抱着环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别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对保护环境有任何松 懈和怕麻烦的思想。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给定学生一个的主题,帮助学生顺利进入研 究性学习,绝大部分同学很有兴趣地参与其中,但也有极少数学生显得不积极主动,这时 候需要教师们去鼓励和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融入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来。让学生 意识到,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固然负有重要的责任,而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人对此 更是承担了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责任。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 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三)情感目标
感受垃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美丽的学校、美丽的豕园的环境。
(四)认知水平
1.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乡镇垃圾的特点。
2.认识乡镇垃圾的危害。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 影响的因素。)
1.本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学生对于垃圾对人类的危害有所了解。
3.组成垃圾分类小组,回收学生生活中产生的各类垃圾。
4.成立卫生监督小组。
六、资源准备
1.有关垃圾的相关部分资料(图片、视频等)
2.有关现实生活中垃圾污染的事例。
3.学校图书馆、电脑室、多媒体教室。
4•相关评价表。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 培训(初步认识研 究性学习、理解研 究性学习的研究方 法)
1.接触、讨论问题。
2.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 目的。
3.学习了解本次综合实 践活动的步骤、方法、 要求。
1.呈现垃圾污染的照片,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就问题谈感受,提问 题。
3.利用演示文稿介绍本次综合实 践活动的步骤与方法。
一课时
第
阶 段 课 题 准 备
阶 段
提出和选择课
题
1.接触、讨论问题。
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指导方案
课题名称
生活垃圾与环境保护
教师姓名
徐应彩
所在学校
兴华苑小学
所教年级
四年级
研究学科
综合实践
联系电话
4398454电子邮件一、课题背景来自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环境保护应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我们的家 乡,我们居住的村庄,还有我们的学校,都是我们生活的大豕园,我们应该都有责任去维 护它的和谐和发展。目前我国垃圾年产量约1.3亿吨,约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大批的垃 圾不但是资源的浪费,而且是制造脏乱、污染的罪魁祸首。垃圾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在垃 圾堆积场里,各种垃圾因腐烂而臭不可闻,招引和孳生成群的老鼠、苍蝇、蟑螂,从而传 播疾病。垃圾中有许多的病菌和寄生虫卵。它们随着飘尘到外飞扬,污染大气侵占土地, 污染土壤,污染水质和农作物。垃圾中还含有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若处理不当,也会危 害人体健康。因此,全班经过讨论、共同确定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2.了解活动的学习目
的。
3.学习研究性学习的 操作流程,了解研究方 法。
1.组织学生讨论。
2•与学生一起筛选课题,确定研
究的课题。
三至四课
时
成立课题组
1.分小组明确各小组的 任务
(1)信息组:查找有 关垃圾的类别及产生来 源的书籍、报刊文章、 网上报道。
(2)调查组:查找资 料,了解日产垃圾的数 量及处理情况
2•开展研究性学习,形式比较新颖,学生对其有一定的兴趣,能够保持一种好奇的心态 进行此项研究。
3.学生对垃圾的认识不深,对垃圾的处理只挂在口边上,没有实际的行动。
4.学生有一定的小组合作意识,有助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 成这一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2.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出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3.通过写观察日记、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整理提练的能力
(3)追踪组:了解垃 圾处理的先进科学技术
1•在学生自愿成组的前提下,合 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能力较 弱的学生也可以安排到工作。
2•制订合作学习规则(或者合作 学习评价量规)提供给学生。
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 小组成员分工。
形成小组实施
万案
1.小组讨论研究,确定 研究方案。
2.分配研究时间,细分
2.课题的意义及介绍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让学生去了解,作记录,为垃圾的来源、组成、分类及垃圾 处理提出我们的建议,并出谋划策。在研究了解的基础上树立环保的意识,懂得保护环境 的重要性。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 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